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策》2016,(1):35-37
<正>"十二五"时期,湖北"三农"黄金时期实现了黄金作为,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亮点,为湖北"竞进提质",加快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时期。湖北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三农梦"将会成为"湖北梦"...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是党中央从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的实际出发,对"三农"问题的地位作用和战略任务所作出的新定位。浙江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三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 农村稳,天下稳。”中国的问题首先是“三农”问题, 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是农民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三农"工作水平的高低,将决定杭州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算大小、成色多少。杭州将科学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对"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坚定发展信心,找准问题短板,持续精准发力,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为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创造》2019,(5):6-8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一书最近在全国发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6.
时美英  毕霞 《前沿》2003,(10):94-9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比较低,城乡差距在拉大."三农"问题极大地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北庄优选     
正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今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六个"一号文件"。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文件还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实现农村产业化是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带动农村人口、环境、生活方式及社区治理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做好“三农”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农民经济利益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民减负、农业增收、农村稳定、农政效率已成了“十五”期间经济发展中的大问题。农民的经济利益是“三农”问题的根本体现,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我们在思考新时期浙江“三农”发展问题时,应该把率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梦”作为新的奋斗目标.这是浙江“三农”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如何关键看"三农"。桐庐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决策精神,从"压舱石"和"战略后院"的高度抓好"三农"工作,努力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成为"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最鲜明特征和最亮丽底色,争当全省乡村振兴排头兵。  相似文献   

13.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乡村振兴与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温卓文 《人大论坛》2008,(12):25-2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建设、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相互连结在一起的。因而,“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对整个“三农”问题的深化。我国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旗(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作为旗县工作的同志,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大意义,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领旗(县)域“…  相似文献   

16.
《人民论坛》2020,(2):10-11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这一年,我们既要攻克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完成既定的脱贫目标,也要补上全面小康在"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这一年,我们要以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姿态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为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五”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业现代化工程的进展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仁 《群众》2014,(4):13-15
<正>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全局中谋划,把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连续多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9.
<正>省委书记刘赐贵指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最大的短板在农村,最薄弱的基础是"三农",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好不好;并提出"让海南乡村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产业兴旺,槟榔是我省重要热带农作物之一,槟榔产  相似文献   

20.
《新东方》2016,(5)
践行"两学一做",务必做到从严要求自己有高标准,从实做好工作讲真实效,基础在学、学有所获,关键在做、做出实绩。推动发展热带特色高效现代农业的思路和建议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实力、加强统筹农业发展能力、夯实可持续农业发展潜力、提升品牌农业发展张力、提高脱贫农业发展活力,推进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三农发展目标,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