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隐合作者”,在叙事学研究中被广为阐释,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却包含了作者、读者等各种主体关系;但关于其具体含义和所指在理论界也存在不少争论和混乱,如否认“隐含作者”的主体性或把它等同于作者。本文通过对“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具体分析,肯定了其主体性质,并准确把握“隐含作者”和作者这两个主体问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小说的交流实质。  相似文献   

2.
刘继兴 《各界》2013,(9):9-11
张恨水的众多小说中,有一部长篇小说《虎贲万岁》(又名:《武陵虎啸》)是纪实小说。 这是张恨水一生唯一的一部纪实小说。张恨水一直以来不主张以小说去纪实,他说:“小说就是小说,何必去惹下文字以外的枝节。所以我取《金粉世家》的背景,完全是空中楼阁。空中楼阁,怎么能作为背景昵?再换个譬喻,乃是取的蜃楼海市。蜃楼海市是个幻影,略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虽然是幻影,但并不是海怪或神仙布下的疑阵,它是太阳摄取的真实城市山林的影子,而在海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3.
岳路 《瞭望》2005,(48)
近期《瞭望》新闻周 刊在国情国策中刊载了 《城市地下水污染状况堪 忧》一文,文章中,作者 借权威专家之口向我们列 出一组组令人惊心的污染 数据与化学名词,而总的 事实就是,我国很多大中 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情况正 在不断加重,而水污染造 成的严重后果已经在民众 身上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信用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在本刊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中国社会信用的历史沉思》一文中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作为家族社会所具有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情、义、忠、信。其中,“情”是最基本的。由此发展出“忠”,衍生出“义”及“人情”,而“信用”仅仅作为一种从属的社会关系而存在。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这些基本纽带如何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直至现在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变化。从而论证信用危机的现实原因以及建设信用社会和深化改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指标》课题组和国家统计局社会司的一份调查报告,可作为本刊1988年第21期发表的《城市居民心态录》的续篇。通过对万名城市职工的问卷调查,本文揭示出在1988年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 最突出的问题: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 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党风不正、物价上涨太快、分配不公 社会矛盾冲突的“热点”:物价进一步上涨  相似文献   

6.
周勇 《理论导刊》2001,(6):56-57
今年是巴黎公社革命130周年。130年前巴黎公社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防止政权变质而自觉保持社会公仆本色的伟大创举,至今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对新时期担负重大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实行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制度巴黎公社革命的本质是无产阶级建立民主制度的国家政权。这个政权最显著的特征是“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7页)。而“真正民主制度”的基本目标则是实行人民当家做主。因此,人民群众的民主选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就是民主制度最核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才子佳人小说、“名教中”人”撰的《好逑传》,一名《侠义风月传》或《风月好逑传》,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它列于“明之人情小说”一章里;孙楷第因清初人夏二铭在小说《野叟曝言》里曾引过这书,认为它是清初人所作。(见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报》2月22日第193期刊登赵春明同志的《谁先提出劳动竞赛主张》,发表了与恩格斯不同的看法,引人注目。恩格斯于1844年说过:迄今“只有傅立叶一人”对劳动竞赛“作过一些说明”。作者却指出:在傅立叶之前,“早在18世纪中叶”,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布利就已经提出了未来社会实行劳动竞赛的主张,并且引用他于1789年(这该算18世纪后期,而不是中叶--笔者注)出版的《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书中关于要把劳动竞赛的奖品授予优异的农夫、牧人、工人等七种人的一段话为证。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剥削制度的重要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2页),这个运动的目标,就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第130页),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人是生而不自由的”这一命题,伟大思想家卢梭在其巨著《社会契约论》中开宗明义地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而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类为获得在自然界中的自由而建立了社会,社会的建立又给个人带来种种制约。制约与自由相互对立、相互矛盾,却又相互统一、相互转化。历史地考察制约与自由的关系,我们发现这样一条发展轨迹,即社会对个人的制约日益严密,个人在社会的自由日益扩展。这里,制约与自由的矛盾统一,是以人类的二难境界为前提的。一方面,人要生存发展,就必然要建立并置身于社会。因为人要吃…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新青年》时,曾信心十足地对“亚东”老板汪孟邹说,只要杂志办成,只需十年八年功夫,就会对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影响。但或许他也没想到,这个杂志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实现了他所想的“推动中国人思想观念与文化风气变革”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新青年》的同人作者们可谓功不可没。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作者们同仇敌忾,团结一致,使《新青年》真正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一时间销路大增,杂志声名鹊起。但是,  相似文献   

12.
袁莉 《学理论》2009,(31):188-189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其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塑造的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这一超人般的艺术形象,是作家的“自画像”,是一曲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本文结合存在主义观点解读《马丁·伊登》,分析主人公马丁·伊登在追梦过程中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指出在“上流社会”背后隐藏的虚伪性。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杰克·伦敦以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3.
《斩鬼传》是明末小说《西游补》的影响下,在清初出现的一部集魔幻、讽刺、荒诞、写实于一身的小说,它是神魔小说创作的一种新形式。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小说,长期以来并未得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试从《斩鬼传》作者的考证、版本和刊行、文本的纵横比较研究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使《斩鬼传》得到更好的研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编辑老师好: 近日阅读贵刊2013年第8期电子版,61页《有用是个大智慧》这篇文章中有个错误:鲁迅在文章《落花生》中写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而不是鲁迅,希望编辑查阅一下。  相似文献   

15.
精、气、神,系人之三宝也。人死了,最通俗的说法,就是“没气了”,可见气之于人,是多么重要。汉代大学者王充早就指出: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性不均,则于体不同。由人组成的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倘若不是正气充盈,而是弥漫着乌烟瘴气,则社会必然呈现“气性不均”、“于体不同”的病态。“随气而动”的社会形象,必然时露陋丑。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首气壮山河的正气歌。岳飞临刑前壮志未酬,慷慨引吭,发出“还我河山”的呼号;文天祥大义凛然,一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字字铿锵掷地有声;谭嗣同为…  相似文献   

16.
徐燕燕 《各界》2006,(12):56
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著名的小说家。悲剧的理想和现代小说的现实意义在他的小说熔为一炉,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的悲剧,产生了与古典悲剧同样强烈的悲剧效果和美学价值。因此,哈代被称作“一位用小说形式写作的伟大悲剧家,用悲剧精神观察和描写生活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尤其以“环境与性格小说”为代表,丰富了悲剧美学。他所塑造的人物以其震颤心灵的悲剧而产生巨大的美感。该文以哈代悲剧小说中的最典型的主人公,《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为例,探求哈代悲剧小说的的悲剧效果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企业领导要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笔者认为在企业中抓好管理多出效益,就是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就是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就是为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贡献。要多出效益,必须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一、突出“严”字,干部是关键古往今来,“严师出高徒”、“对人宽,对己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等,论的无非就是个“严”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需要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和社会环境,而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经济,我们要实现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就要求建立起相应的法…  相似文献   

18.
这里议论的笑话,并非《笑林广记》中的那些妙趣横生的笑话,亦非民间流传的那些令人捧腹的笑话。那些笑话虽然可以使人笑得前仰后合,但大约是不致于笑出毛病来的。我所指的是笑话人的“笑话”,也就是嘲笑的同义语。 笔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现在有些人是很会笑话人的。你艰苦朴素,他笑话你“土气”;你廉洁奉公,他笑话你“死板”;你不会走门子,他笑话你“没本事”;如此等等。有的甚至把你的言行“贬”为“笑话”来加以笑话。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这就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开拓了前进的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其宗旨就是要实现生产资料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分配原则;彻底消灭阶级和三大差别的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消灭贫困,达到整个社会共同  相似文献   

20.
旧区改造工作事关民生改善和城市发展,是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其中动迁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是一项涉及群众基本利益的重要社会管理工作。当前制约旧区改造动迁工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既有政策法规配套问题,又有资金房源筹措问题,还有队伍素质以及社会舆论环境等问题,但“拆的是房、动的是人”,当前动迁最突出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做群众工作,妥善解决居民配合旧改动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