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安良 《理论探讨》2007,5(6):32-34
毛泽东多快好省方针,对"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起到了前导和借鉴作用;"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多快好省方针的继承、深化、完善和发展.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在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潮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与传统"社会良知"的历史对接.这种对接是精神内蕴和价值诉求的历史对接,也是反思意识和理性精神在现实的对应.  相似文献   

3.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2006年6月,阳泉市城区第八次党代会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区情,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三城十区"的发展战略,即通过五年时间,把城区打造成为经济文化区、文化经济区、教育先导区、人才聚集区、税收诚信区、市民文明区、管理规范区、消费洼地区、平安和谐区和窗口形象区,建成开放文明城、诚信服务城、繁荣和谐城。两年多的实践证明,"三城十区"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化、实践化,是实现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选择,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本文从分析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的角度出发,辨析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联系与本质区别,探寻"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为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社会稳定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观念、统筹兼顾、以人为本、长效机制等方面,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维稳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刘冰 《理论探讨》2008,1(2):7-10
社会正义是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世代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深层次基础.从社会正义的全新视角来解读"以人为本",对于进一步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执政理念,构建分配公平、司法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伟庆 《学理论》2010,(1):190-190,200
<正>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李立新  赵贵民 《学理论》2010,(22):35-36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能又一重要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郑红蔓 《理论导刊》2007,46(7):60-6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次理论创新。对“以人为本”的理解目前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从价值视域、理论视域及实践视域正确、全面解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段培君 《学理论》2008,(19):62-66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以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理论与实际、与政策相结合的层面把握中国发展新模式的现实依据、主要特征,并且推动中国发展新模式深入发展,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性的贡献:(1)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新的概括、提炼和深化,并使之在发展理论中的位置更加凸显,解决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关键问题,并直接影响着"如何发展"的问题;(2)形成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解决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的问题;(3)把社会公正放到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同时,又形成了对中国社会许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思路。(4)适应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形态上看,完整的概念体系、严密的理论逻辑结构、所涉及的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发展空间的开放性,使得科学发展观成为全面、严谨、有生命力的科学发展理论。从对现实社会的有效度看,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战略同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发展的基本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中国发展进程有序、稳步地向前推进。科学发展观能够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有关发展的一切问题最终都归结为人。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在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前提下,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必须将社会和谐理念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之中,特别是贯穿于社会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3.
古代的"治世"、"盛世"与"大同"社会都是人们所希望的理想社会形态,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治世"、"盛世"又和"大同"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一种治理国家的水平和达到理想的治理结果:后者则主要反映了民众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设想和勾画,带有很大的空想性.前者是一种现实层面的努力和对治理过程的一种总结和反思、修正;后者则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4.
把长株潭城市群设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具有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成功示范经验的重大意义."两型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动力,要走的是一条"内生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从这个逻辑出发,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进行研究,对"两型社会"的机制创新有较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基层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为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洛阳作为一个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这些年来的发展充分说明了,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国有企业就有方向,就有活力,就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王铭 《学理论》2008,(8):80-8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这是非常值得赞许的.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中,由于-些人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从而出现了-些不和谐的声音和做法,特别是将以人为本等同于以民为本,这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严重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因此,正确认识和区别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5)
我党在深刻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同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最精辟的总结,该理念指导并启迪着我们在各方面的发展思路。高校教师在发挥服务社会职能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升思想境界,集中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力量,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龙春平 《学理论》2009,(12):40-41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展开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固然需要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同时解放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中解放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