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育芳 《世纪桥》2008,(10):148-149
改变农民工命运并充分发挥其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必须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促其成才,并使之制度化。农民工就业培训机制基本框架包括实施主体、操作工具、作用客体、目标等。建设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引导、协调城乡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多方协力做好农民工培训的服务等。  相似文献   

2.
杨伟国 《前线》2023,(10):17-19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从就业能力的视角看,关键是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加快实施终身学习战略;从高校毕业生群体的视角看,关键是全力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理性正确择业观,合力提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支持服务;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视角看,关键是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权利保障和就业条件保障,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待业,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抓住当前农民工返乡待业这一时机,引导和组织农民工接受就业和创业培训,接受职业教育,并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1,(10):39-39
今年以来,我区进一步开展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牧民转移就业援助行动,在促进城乡重点人群就业上取得突破。1至7月份,全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2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75%;通过各种就业渠道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06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81%。1至7月份,全区参加创业培训人数3.31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83%。其中,培训后创业成功人数2.3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20%;创业培训后带动就业7.92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99%。  相似文献   

5.
《理论导报》2012,(6):74-F0004
江西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省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是面向全省残疾人的就业服务专门机构,是协助省政府和有关部门为残疾人就业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服务;发布残疾人就业信息、进行残疾人失业和就业登记、负责盲人按摩行业管理和培训、残疾人法律援助等工作i并承担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就业与培训任务、依法征收中央驻赣和省属用人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统筹指导各设区市、县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开展工作的综合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贯彻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乌鲁木齐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活动正是践行十八大报告精神的现实写照。加强创业培训可以更快更多地培养乌鲁木齐创业型人才,培训促创业,创业促就业已经成为乌鲁木齐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创业培训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凸显,要不断加大创业培训的力度,使其成为解决乌鲁木齐就业问题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7.
《学习月刊》2010,(14):109-109
“就业乃民生之本”,抓好培训是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沙洋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围绕就业抓培训.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县就业培训工作形成了结构逐步优化、资源布局比较合理、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鉴定范围不断扩大、培训质量不断提升的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8.
陈宁 《学习月刊》2014,(8):108-109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党的十八大首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总方针,进一步明确了创业的关键性地位。结合恩施市实情,我们积极探索围绕市域经济建设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就业政策为主线,优化就业服务意识,强化技能创业培训力度,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的策略,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吴亮 《党建文汇》2007,(4):10-10
就业,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围绕这一话题纷纷建言:要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让更多人实现就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级政府应将就业规划、就业投入、就业培训等全部纳入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并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考核“硬指标”加以执行。  相似文献   

10.
就业基地举办订单就业培训,适应了企业人才需要,培训一人、合格一人、就业一人、增收一人,实现了农民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1.
《党建文汇》2009,(6):12-13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外出务工党员因失去工作岗位返乡,各地组织部门及时摸底调查,制定计划,采取培训技能、创造就业岗位、搭建信息平台、出台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等多项措施,帮助返乡党员再就业。针对返乡农民工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弱的特点,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河南等地都把这次回流看成是再就业技能培训、提升返乡党员素质的有利契机,依托本地远程教育系统、培训中心和技能培训学校等,开设服装、电焊、家政等专业课程的培训。同时,各地组织部门不断创新培训与就业的对接模式,不仅帮助返乡农民工党员在家门口寻找工作岗位,还牵头联系外地用工单位、开辟新的劳务市场,并鼓励其自谋职业个体经营。积极发挥就业服务机构、驻外劳务办事机构等的作用,及时掌握各地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就业信息,并利用宣传栏、远程教育网、电视台、招聘会等平台发布,引导、鼓励和帮助返乡农民工党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带动就业。本期摘登湖南、江西等地党组织力促返乡党员就业的经验做法,供各级组织部门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和培训全覆盖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目标,黎平县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集中搬迁入住的实际,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建好岗位信息库,强化培训,多举措拓宽就业渠道,有效实现了搬迁群众稳就业稳增收。摸清底数,健全完善台账。明确第一书记、网格员和“一对一”帮扶干部,对所帮扶的搬迁贫困户人口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身体状况、培训就业意愿等基础信息进行登记,精准掌握劳动力已就业和未就业情况,收集好培训和就业意愿,健全和完善培训、就业台账表册并及时汇总报县人社局、县扶贫办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就业方案。  相似文献   

13.
改变农民工命运并充分发挥其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必须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促其成才,并使之制度化.农民工就业培训机制基本框架包括实施主体、操作工具、作用客体、目标等.建设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引导、协调城乡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多方协力做好农民工培训的服务等.  相似文献   

14.
滨海新区汉沽团委把服务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履行服务青年职能的重要途径,以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创建就业见习堪地、加强团的组织建设为载体,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6,(12):15-15
【储备型就业】 意大利,发展职业培训——储备型就业。意大利十分重视和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培训通常分为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和在职进修3种形式。为适应不同求职者对进修的不同需要设培训机构,根据培训者的不同需要确定不同的培训方法,如讲课、专题讨论会、全日制、工读交替制及函授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支部生活》2009,(4):52-52
为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最近决定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从2009年至2010年,集中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对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促进其实现转移就业或返乡创业;对失业人员(包括参加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留在城里的失业农民工)开展中短期技能培训,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储备性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失去工作返乡农民工,  相似文献   

17.
《党的生活(青海)》2009,(9):I0001-I0001
格尔木市就业服务局成立于1982年,是格尔木市目前唯一一家集服务和管理于—体、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性就业服务机构。主要负责全地区的就业、就业培训(包括社会力量办培训)、职业介绍、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管理、失业保险管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登记管理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及外来劳动力流动就业管理等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严重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就业过程、就业报酬的平等,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这一制度建设包括统一的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就业;住入制度、就业服务制度、就业培训制度、权益保护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20,(1):I0001-I0002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并明确要求"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坚决防止就业歧视"等,全会精神为我们今后抓就业创业工作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深入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基本理论和创业实务知识教育与培训,努力开辟毕业生就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