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6月15日,明媚的阳光洒落在一师一团二十五连院落里,空气中弥漫着桑葚和杏子的香甜味道,这里即将迎来一师阿拉尔市总工会机关干部的亲戚们,他们从130公里外的五团十连赶来,参加一师阿拉尔市总工会开展的观摩少数民族庭院经济和多元增收示范家庭活动。工会干部的14户亲戚28人先后走进吐逊·麻木提、吐尔洪·买买提  相似文献   

2.
<正>在农二师二十七团四连,提到马振勇、李美英夫妇,那是人人皆知。他们的家庭和谐、夫妻恩爱、邻里团结、教子有方、儿女孝敬,他们的行为深深地感动着四连的广大职工群众,让大家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农二师二十九团十三连一个平凡而朴实的5口之家。邵道理和刘海兰夫妻都是二十九团十三连的普通职工,他们育有一儿二女。66岁的母亲一直跟随着他们生活。他们生活在一起20多年,家庭中所有的成员都在为这个家全身心地付出,一切都是那么普通而又寻常,在这个家中,他们相互照顾、相扶相携和睦相处,演绎着人间最真、最平淡的幸福。2009年、2010年他们的一家被师、团授予"和谐小康家庭"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4.
<正>农七师一二三团六连职工李和民一家4口,夫妻俩都是连队的一线承包工人,儿子李世豪是团中学初一学生,父亲李宝珍今年已84岁了,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一家人三代同堂,生活非常幸福。他们家庭曾多年被团授予  相似文献   

5.
<正>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不断完善职工帮扶机制,特别是团、连职工帮扶中心(站)的成立,为职工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去年,团工会先后为260户困难职工建立了档案,全团147名党员领导干部与基层单位149户困难职工结成了帮扶对子,筹资金、定目标,帮助困难职工谋划脱贫思路、寻求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没有赚钱的工具,就赚不了钱;有了赚钱的工具,不一定会赚钱。农一师五团十六连职工马书兵买了一台大马力机车,半年就挣回8万元。 马书兵今年32岁,湖北枣阳人,1989年进疆,先后在十五连、十六连开拖  相似文献   

7.
正听说十四师四十七团第七作业区区长项传江家庭和睦,妻子贤惠、孩子懂事,在四十七团远近闻名,促使笔者走进了这位中年汉子,了解这个家庭。项传江,中等个,黑黑的皮肤,今年43岁,中共党员。2003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十四师四十七团六连技术员、副连长,现任第七作业区区长。妻子巴哈古丽·佧斯麦是一名普通职工。女儿乖巧懂事。他们家是一个幸福和谐的三口小康之家。项传江出生在一个民汉结合的  相似文献   

8.
济南军区某团"红一连"的前身是党所掌握的湘赣边界的一支农民自卫军。1927年9月,该连被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二连。1928年4月,该连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师三十团一连。连队先后参加战役战斗436次,屡建奇功,并荣获"英勇连"、"百战百胜"等荣誉称号。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8次、三等功33次。连队党支部多次被中组部、总政治部、军区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6月连队党支部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9.
<正>农二师三十团三连工会以积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宗旨,在本连工会中开展了以"争创先进工会、争做优秀职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并成立了帮扶领导小组,专门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为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积  相似文献   

10.
<正>在农二师二十九团园九连,领导干部敲职工群众的门,倾听群众的意见、关心群众的疾苦,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得到全连职工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1日,农二师三十四团十连副连长徐文斌来到职工彭士清的承包田中,观看棉花长势、指导棉花摘心工作。像徐文斌一样活跃在连队一线的科技人才,在这个团有200余人,他们被职工形象地称为"农业生产参谋"。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54岁的陈树忠,是第七师一三一团园林果蔬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七连连长。他当过兵、承包过土地、干过业务、当过制鞋厂的副厂长,先后在3个连队任主要领导。由于成绩突出,他多次被师、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2010年,荣获"自治区  相似文献   

13.
农一师五团六连农民工张学成是到该连打工的,如今, 他不仅有房子住,而且孩子也在五团小学就读。这是该团为保障到团场务工的新职工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给他们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一个缩影。在团,像张学成这样的内地农民工有1500多人,他们到连队有住房,子女们有学上。  相似文献   

14.
王占新是二师二十五团七连连长,今年48岁,先后在二十五团林园队、种子站、七连担任过指导员、连长等职务,多年来,她以党性强、作风正、清正廉洁、一心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为已任,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成为二十五团干部、职工们交口称赞的一位巾帼好连长. 2011年9月,王占新调往该团七连,七连是二十五团最大的农业单位,也是该团农业单位的一面红旗,要想挑好这副担子走在全团农业单位的前列,她的心里还是有些压力.  相似文献   

15.
陈毅担架连     
<正>1947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向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指挥军队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3月,寿光县临湖、泊东两区由27个村的民兵骨干和部分县区干部组成了一个123人的担架连,从寿光开赴桓台县的索镇,接受了渤海区支前委员会的整编,编为渤海子弟兵团担架队2团3连,连长为单连桂。整编后,他们随华东野战军7纵21师转战于山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1月22日,兵团工会副主席陈超迪一行先后到十二师一○四团七连、畜牧连工会调研,与一线职工和基层工会干部亲切交谈,听取汇报,实地走访职工书屋、女职工示范户种植的温室大棚、畜牧连哈萨克女职工手工编织展厅,详细了解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女职工工作和职工书屋  相似文献   

17.
今年,农一师十团三连的职工书屋异常"火"了起来,每天来科技书屋挖掘致富‘金点子’的职工络绎不绝。近年来,十团不断加大农业连队文化阵地基础设施投入,先后投资100多万元,为基层连队修建综合活  相似文献   

18.
正"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农九师一六八团的1700多名女职工中,一批女能人、女致富带头典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该团充分发挥女性职工在各项工作中的半边天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组织女职工参加了团连举办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利用冬闲,向女职工传授小麦、蔬菜、果树的种植技术、家庭畜牧业的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知识。通过各  相似文献   

19.
银花缘     
一幢漂亮的新房,室内考究的装修和崭新的家具,连同墙上鲜艳的喜字,宣告又一对幸福的结合。 “人家说千里姻缘一线牵,我们却是棉花做媒……” 虽然新婚也过去了,但谈起他们的婚事,主人还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 男主人叫丁一疆,原农五师八十三团十连农工,现在八十三团轧花厂工作;女主人叫袁霞,原农四师六十六团职高学生,现在八十三团加工厂工作,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在二师三十三团十六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文化、爱科学、善经营、懂管理、敢闯敢干,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劳务输出的过程中率先致富,并带动连队职工共同致富。他们根植于连队,创业于连队,致富于连队,对职工的示范作用大,带动效果好,已然成为连队里的致富"急先锋",职工致富路上的"领头雁"。棉田里的"领头雁"2009年,王富井从河南老家来到三十三团十六连承包了100亩棉田,连续5年棉花单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