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在农二师二十九团625座日光温室大棚里,菜农们出"奇"制胜,种植的蔬菜在库尔勒蔬菜市场独领风骚。沼气大棚收入高在八连李明的温室大棚里,李明高兴地说:"看样子,今年挣10万元又是小菜一碟。"2003年,李明自筹资金20万元和工会贴息贷款3.2万元,建起6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他利用时间差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也年年递增。去年,他在大棚边又建起了沼气,养了一群猪、  相似文献   

2.
7月25日,笔者慕名来到二师二十九团园十连张新超的枣树大棚,只见大棚外,挤满了前来购买红枣的车辆,大棚内,一串串果实累累的红枣挂满枝头,张新超一边忙碌地采摘着红枣,一边开心地说:"大棚种枣树,4月开花,7月收获,红枣可提前上市近一个多月,满足了消费者提前吃枣的愿望。按一亩地结2吨来说,1公斤批发50元,我可以挣10万元,可比大棚蔬菜强多了。"张新超算起了种植账,脸上挂满了笑容。  相似文献   

3.
<正>4月中旬的一天,在二十九团一连147座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温室大棚区,拉菜的车辆排成了长队。走进张华的温室大棚,张华一边给自家大棚里的西瓜藤苗喷施微肥,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由于我们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标准种植,生产出的蔬菜不出大棚就全部被乌鲁木齐等地客商订购。"  相似文献   

4.
<正>11月23日,在农二师二十九团一连197座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温室大棚区,拉蔬菜的车辆排成了长队,客商们在各个温室大棚来回穿梭,抢购蔬菜。在职工张华的温室大棚外,只见一箱箱、一筐筐装好的辣椒、生菜堆放了一地,正待装车外运。走进张华的温室大棚,张华一边给自家大棚里的西瓜藤喷施微肥,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由于我们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标准种植,没有使用过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国家禁用农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09,(5):33-33
为了鼓励发展设施农业,上级出台了好政策:一亩标准棚补贴8000元,还有3万元的低息贷款。喜讯传来,蓟县侯家营镇南富家屯村(当地人简称南富屯)党员刘振认定了发展蔬菜大棚有好的前景。可正当他准备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一件事让他改变了单干的主意。  相似文献   

6.
"听完团举办的有机蔬菜种植讲课,我对今后有机大棚蔬菜前景充满了信心!"最近,农二师二十九团十连大棚职工杨道中兴奋地说。据了解,该团依托城郊经济的地缘优势,自2005年建棚以来,已建日光温室大棚720座,占地面积1800余亩,平均每年销售蔬菜在2100余吨左右。为推进团场有机蔬菜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7.
韦先生在村里承包了一块地,种下了几亩速生林。树长得快,眼见着往高里窜。这片树林的旁边是同村张先生承包的土地。张先生在这块地上盖起了蔬菜大棚。2006年夏季的一天.突然刮起了大风。韦先生家的树被刮得东倒西歪,地边上的几棵大树砸在了张先生家的蔬菜大棚上,把大棚上的塑料膜全给压坏了。大棚被毁损失上千元,张先生又急又气。他找到韦先生,要他赔钱。可韦先生不肯,于是张先生把他告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8.
曹军鹏 《党的建设》2011,(10):50-50
“我家今年依靠政府帮扶,新建了3个墙体钢架大棚,一年四季都能种菜,冬春季是大棚蔬菜、夏秋季是露地蔬菜,靠种菜一年可收入3.6万多元!”华亭县神峪乡吉家河村村民马耀林在自家菜棚里感慨地对前来参观的人说。目前,吉家河村已经有80%以上的农户靠种菜走上了致富道路。  相似文献   

9.
7月2日,六师共青团农场兵团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里,大棚承包户张太和在忙着为客商采摘西红柿。今年上半年,张太和繁育菜苗、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已超过5万元。"发展设施农业让我走上了致富道路,日子越来越红火……"几年前,30出头的张太和与妻子还是从甘肃陇西县农村来到共青团农场的打工族,曾经做过建筑工地小工、泥瓦工、卖过菜,夫妻俩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偶然一次到该场设施农业基地,看到几个同乡靠蔬菜大棚过上了富裕的日子,让他萌生了种植大棚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在农二师二十四团,如果有哪个职工想发展大棚致富,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王雪山,大伙都喜欢先到王雪山管理的大棚内学习参观一番,学点经验,然后再作打算. 1998年,王雪山在和硕县清水河农场种植蔬菜大棚,当年,他投资30万元在60多亩土地上建起了40座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再加上老天爷不给力,那年冬天,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焉耆盆地,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持续了10来天.  相似文献   

11.
杜浩 《党的建设》2011,(6):32-33
2010年7月22日,一场罕见的大暴雨突袭我省平凉地区。道路冲毁、山体滑坡、用水中断,位于低洼地带的蔬菜大棚被来势凶猛的山洪变成了“沼泽地”,连续4天的强降水让华亭县神峪回族乡吉家河村一时“遍体鳞伤”。看着凝结着自己大量心血的蔬菜大棚面目全非,吉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禹生礼并没气馁,他一边组织抢险救灾、安抚受灾群众,一边抓紧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从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节目,看到京郊某村干部将一村民的蔬菜大棚擅自拆除了,按合同承包的地也被强行收回了。该农民与一收菜商有正式合同,如果逾期不能提供蔬菜的话,将要承担10万元的违约费。村干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电视台记者为此采访了乡干部,一位乡干部张口就说:“这是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初夏时节,霍山县与儿街镇大沙埂村村民汪军正带着几个返乡民工在蔬菜大棚里忙碌着。前年,在村党总支的支持下,他用外出务工挣的钱承包了村里的70多亩土地发展大棚蔬菜,取得了成功。十七届三中全会鼓励土地流转,他备感兴奋,准备再承包100亩土地,扩大蔬菜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9月5日,走进农七师一二九团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女职工唐联淑夫妇俩正在给大棚内种植的辣椒除草。她一边忙着一边高兴地说:"现在尽快把里面的杂草除掉,防止养分浪费,达到早座果、多座果,早上市的目的。"今年37岁的唐联淑,精明能干,1999年参加土地承包,又品尝了承包亏损的酸楚,她总结经验,不懂就问,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5.
谭坊镇庄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薛光太是个公认的大忙人:刚组织了村入党积极分子远程教育课堂培训,又组织他们来到自己的蔬菜大棚中手把手地教技术……  相似文献   

16.
阳春三月,积雪还未消融,却已到了大棚蔬菜育苗春栽的时候,这几天是七师一二九团二连大棚种植户、兵团"三八"红旗手张仁花最繁忙的时候,她一边要忙着为刚栽好的西红柿幼苗浇水,一边还要为果园队大棚种植户们指导栽苗技术,脸上挂着汗珠,心里却在盘算着新一年的丰收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杨鹏杰 《实践》2010,(8):29-29
<正>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蔬菜基地的温室大棚,绿油油的黄瓜、红彤彤的番茄、紫莹莹的茄子……使你目不暇接。刚刚摘满一盆青翠欲滴的尖椒的菜农兴奋地说:"今年呼市菜价不错,我种的两棚反季节蔬菜,前后收了两茬,毛收入2万来块呢。"作为呼和浩特地区的蔬菜主产地,赛罕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大力推行蔬菜保护地反季节蔬菜的种植,让蔬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角",丰富了首府"菜篮子"  相似文献   

18.
初春时节,走进什芥县磐安镇李家坪村,千商蔬菜刚区内,一座挨着一座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大棚里一垄垄萝卜、黄瓜、两红柿长势喜人,满目滴翠,空气中散发出诱人的菜香。宽阔平坦的产业路上,一辆辆满载蔬菜的农用车欢快地奔驰着。村委会里,党员群众正通过远程教育设备认真学习党的惠农政策、农技知识;村文化广场上,一群妇女正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村小学校阅不时传出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村里处处呈现出一派和谐文明舞小康的新农村气象:  相似文献   

19.
忙罢秋收,在汝阳县城关镇武湾村一个连一个蔬菜大棚内,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党支部书记李二朝高兴地说:“俺村种的蔬菜,除了满足县城居民供应外,还销到周边市县了!”  相似文献   

20.
仲春时节,温煦的阳光洒在冀南大地上。成安县长巷乡温村的蔬菜大棚里暖意洋洋,绿油油的甘蓝菜长势喜人。温村党支部书记程传海说,再过1个月,这些甘蓝就可以上市销售了,预计集体收入将增加5万元。在村集体的粉皮加工厂里,伴随着"咔嗒咔嗒"的机器运转声,一张张软韧透明的粉皮依次从轧辊上滑下。正在工作的程燕芬说:"咔嗒声听着一点也不麻烦,我们是计件工资,每响一声都是钱,一天能挣100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