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昔日的戈壁荒地披上了绿装。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辛勤为农场绿化而工作的职工们,更离不开带领职工埋头苦干的好领导——西山农牧场林业站站长安宏喜。 由于西山农牧场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大、土层薄,加上人为因素,植树成活率一直比较低。1999年安宏喜调到农场林业站当站长,他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农场林带管理办法。针对连队的林带管理,将过去由连队自行管理改变为由林业站统一管理,并与林管人员签订了承包管理合同,彻底改变了农场以往春天  相似文献   

2.
张高峰,今年52岁,1993年3月从河南来到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五连,承包土地80余亩。近年来,西山农牧场兴建了一批滴灌设备,引导职工发展节水灌溉农业,2011年农场推广滴灌种植模式,张高峰积极响应号召,承包了30亩滴灌地,种植了地膜土豆。为了把膜下滴灌土豆种好,他从连队职工书屋借了10多本关于地膜技术和土豆种植  相似文献   

3.
水是农业的命脉,对于干旱缺水的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来说,水更是农工的生命。西山农牧场水管所刘建国,便是执掌农场农业命脉的人。刘建国今年35岁,他于1990年7月毕业于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水利系,同年被分配到西山农牧场,现担任水管所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19.97年夏,农场遭受了旱灾,同时也是太平渠引水枢纽  相似文献   

4.
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工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于2月28日正式启动,。农场工会按照师工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整体要求,结合农场实际,建立"三个一"工作要求,即成立组织机制、制定一套简单明了的工作方案;制作活动联  相似文献   

5.
正"听说农场工会有困难职工创业帮扶资金,然后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申请,没想到申请批下来了,真是特别高兴。"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四连职工肖学军高兴地说。6月6日,西山农牧场举行2016年困难职工创业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发放仪式,10名困难职工各获得1万元的困难职工创业帮扶资金。据悉,此项困难职工创业帮扶资金是由十二师工会组  相似文献   

6.
正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毗邻216国道,距离乌鲁木齐市区26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是由农场原太平地区一、二、三、八、十连五个连队整合后成立的,是一个兼有兵团中心连队性质的新社区。小区内现一期建设182栋住房,总占地415亩。2011年10月连队职工开始搬迁入住,现烽火台小镇有职工110人。  相似文献   

7.
正"我来农场已经五年了,这五年里,我的每一步都是踩在大地上,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内心充满了踏实和欢喜……"3月19日,西山农牧场一连连长李正涛深有感触地说。李正涛是一名选派生,2012年7月从塔里木大学毕业来到西山农牧场,先后担任农五连副连长、农业科科员,农四连连长,在今年2月9日的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一连党支部委员会选举工作中被选为副书记、连长,他正是农场积极引进人才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工会紧贴农场"三化"建设实际,在组织建设、民主管理、困难帮扶、服务职工等工作中大胆创新,取得了新成效。——组织建设全覆盖。随着农场成立一些公司、社区和连队集中整合工作的开展,农场工会及时在基层新成立单位中组建成立工会组织。从2011年起,场工会每年发展新会员50人,3年来  相似文献   

9.
<正>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西山农牧场人,在农场学校教书育人30余载,她不仅桃李满天下,还有一些没有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汉族的儿女,她就是西山农牧场退休的回族教师杨淑兰。"妈妈",一名维吾尔族女子喊着身旁满脸洋溢着温暖笑容的杨淑兰。不知情的人看着她们亲昵的样子都以为是母女俩呢!其实,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不同民族的她俩为什么会以母女相称呢?说起其中的缘由,要追述到30年前。那时候杨淑兰在西山农牧场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2月21日-25日,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工会、农业科、司法办3个科室组成两个培训组,对全场干部和基层十四个农业连队的职工进行了“科技之冬”培训。西山农牧场每年都利用冬闲时节,狠抓“科技之冬”培训。但今年与往年比,“科技之冬”培训有三大创新:一是农场党委重视“科技之冬”培训工作,把“科技之冬”培训引进机关,组织  相似文献   

11.
4月29日,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煤矿外来临时务工人员杨江锋领到了第二个月的工资1670元,这位来自甘肃的28岁的农民工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杨江锋是今年2月来到西山农牧场煤矿务工的。在参加为时一个月的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于3月1日正式与煤矿签订劳动合同,当得知农场将从3月份为他缴纳“五保金”后,杨江锋激动地说:在我多年的打工经历中,从来没有哪个单位为我缴纳五保金,甚至有的私营企业拖欠的工资至今仍未结清。近几年,西山农牧场经济迅速发展,在农场的基本建设上,农民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场…  相似文献   

12.
<正>卫新华是2004年调入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水管所工作的。为了尽快熟悉水管工作环节,他向老领导请教,向有经验的老职工请教,加班加点,早出晚归深入一线闸口观察水情,认真记录每个闸口的水量变化,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年仅23岁的冯冰从富裕的农八师一四七团来到贫穷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的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从她担任农场团委书记、工会办公室主任后,就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农场发展的事业中,把职工的利益和冷暖放在心上。她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一片爱心赢得了广大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拥护,2003年2月,她当选为农场工会主席。 为了群众的利益 作为工会干部,冯冰把群众的利益看得至关重要。2000年冬季,九连职工集体上访,反映九连承包人多收职工的土地费。得知这一情  相似文献   

14.
2月中旬的一天,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二连办公室里,前来参加农场职工冬季培训的七连困难职工申秀梅正在认真地记笔记。她学习的内容是如何提高马铃薯滴灌栽培作业质量。今年申秀梅种植的35亩马铃薯将全面实行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这是他今年冬季参加的有关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栽培的第三期培训班了。  相似文献   

15.
从2005年2月1日起,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煤矿的11名患职业病职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这是西山农牧场煤矿企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第一批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职业病职工。新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把职业病纳入工伤保险,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分散了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维护了职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尤其是丁权,他自己也种地,和我们一样。像水上面有个啥事,啥该卖了?行情咋样?贩子给的价行不行?他都特别操心。豌豆、玉米、南瓜一下来,都是他把贩子带到地里来,让我们商量价格赶紧卖。"1月9日,十二师西山农牧场职工宋洪华涛涛不绝地说着,改革之后,她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两委"和职工的利益挂钩,作风发生转变,给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职工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职均收入每年保持两位数地增长。在这其中,涌现出了一批批的致富能手,刘保明、赫东升就是其中的典型,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致富的答案。科技种植引领致富:刘保明是该场农二连职工,1989年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二连承包土地。他在科学种地上舍得下功  相似文献   

18.
李兆宙是江苏无锡人,今年67岁,当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成为千百万来疆支边青年中的一员,1959年西山农牧场建场后便投身到了建设农场的洪流中,2001年从农场农业科退休的他却退而不休。作为老龄委委员他经常找老同志谈心,了解他们日常生活情况,对自己无力帮助解决的困难,他才去找农场领导帮助解决,即便是遇到较为棘手的事,他也从不推诿,对个别老同志提出的不符合政策的要  相似文献   

19.
<正>段德华,男,汉族,1964年出生,西山农牧场二连职工。他踏实肯干,在农业种植上谦虚好学,勤奋钻研农业科技,大胆试种新品种、运用新技术,从一名普通职工发展到现在的致富能手,近3年每年纯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成为全场干部职工学习的典型。  相似文献   

20.
马义军是农十二师西山农场蔬菜站的一个回族职工。1991年蔬菜站刚开始成立,他们一家人响应农场号召,由农场畜牧队搬迁到蔬菜站,从事大棚蔬菜生产。如今,他已是老蔬菜种植户了,可是他从不摆老资格,与周围的邻里职工,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同志都相处得很融洽,只要有人求教于他,他都会毫无保留地把生产技术传授给别人。2002年他与本站汉族职工合作,尝试了彩色辣椒的种植,获得了成功;2003年他又与本站汉族职工辛增峰合作,进行食用仙人掌的种植,市场销路十分好;2004年他又积极推广春桃、圣女果等新品种的种植,为本站职工增收拓宽了思路。马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