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要提高竞争力,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必须加快建设国际研发之都。香港有条件成为国际研发之都,但要解决好资金、人才、合作等三大挑战。与此同时,中央支持、香港与内地加强合作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CEPA对陆港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PA的签订解决了"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经济定位问题,其正式实施已对两地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并将推动陆港经济的进一步融合.现有的CEPA框架是陆港经贸关系全面发展的良好开端,而贸易便利化则是在CEPA框架下促进陆港经济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式与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在延续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确立新型主导产业优势.它将通过香港大规模投资内地来实现.内地为香港产业结构的调整既提供要素,又提供市场.两种产业优势相互支持和补充,减少了经济风险.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滞后是香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钟韵  洪铠邦 《港澳研究》2023,(1):28-40+93-94
地区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情况,是判断地区产业的国际地位、国际联系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视角。本文立足于全球价值链指标测算,分析1995年至2018年香港贸易及物流业的全球价值链位势及上下游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研究发现,从行业整体情况看,随着香港与内地生产协同程度提高及内地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和香港产业转型发展,香港在全球价值链中位势呈“上升—下降—上升”波浪式发展,上下游贸易伙伴重心呈现由欧美向内地与东盟转移态势。从贸易物流细分行业来看,香港除批发零售业外主要以前向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六大贸易物流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地位均高于新加坡,除水上运输业全球价值链竞争力较新加坡弱外,其余贸易物流行业均比新加坡更具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黄煜  郭策策 《港澳研究》2021,(1):47-55,95
报告从宏观层面对2020年香港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对2021年香港经济发展前景做了展望,对香港经济中期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进行了研判,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分析表明,香港经济在2020年陷入深度衰退,在2021年将迎来复苏,复苏程度取决于疫情防控状况。香港经济未来几年的发展风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中美竞争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政府财政赤字持续等是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将帮助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不下20万的印度尼西亚华侨自中国内地迁居香港;而近30多年来,印尼家务工人亦接踵而至,其在香港的人数现已超过13万人。这两群看似毫不相干的移民,在21世纪全球化以及区域移民的大语境下相遇,共同构建了香港经济活动中奇特的族裔景观,具体包括印尼食品店、服装店、手机店、家具店等等。基于文化背景、语言条件以及香港公民身份等因素,第一代印尼归侨以及千禧年前后开始定居香港的印尼华人或自己充当雇主,或在族裔经济中担任雇员,自然而然成为在港印尼族裔经济的先驱者与主要获利者。本文根据2013年到2016年初的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梳理在港印尼华侨华人的移民背景以及类别,探讨印尼华侨华人如何在印尼家务工人移民潮的推动之下,启动他们的族裔资源,使之成为具有商业用途的资本,从而促进了过去十多年来香港印尼族裔经济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香港经济振兴之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宴真 《当代亚太》2003,(12):39-42
当前香港经济仍处于痛苦的结构性调整期。缺乏带动整体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经济迟迟未能走出低谷的症结。因此 ,制订重整经济策略、多元创新调整结构是香港摆脱困境重塑荣景的必由之路。同时 ,香港应以实施《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为契机 ,继续推进以珠江三角洲为起点的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出发,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竞争的内容、观念、形式和结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并从提高国际竞争力、建立和保护良好的经济结构等几方面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应对国际竞争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字濠 《港澳研究》2023,(4):57-68+94-95
国际化是香港最独特的优势和命脉,是香港繁盛的基石,也是对我国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国家坚持“一国两制”不动摇,支持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在金融、科技、法律、商贸等领域持续巩固国际中心的地位,将中国的影响力传遍世界。然而疫情和中美关系等外部因素对香港国际化表现造成重大影响,尤其与亚太的新加坡相比,香港正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引发民间关于香港是否应继续坚持国际化道路的争议。本文认为,香港必须坚持国际化道路不动摇,立足“两制”和“离岸”优势,充分利用“背靠祖国”的资源支撑,积极对接国家的重大战略,以巩固传统优势与挖潜增量优势双轨并行,重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独特优势的国际中心地位,从根本上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盟友间的争执--冷战初期美英在对华贸易管制上的分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失败已成定局之后,美国政府开始策划利用经济武器向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由于英国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利益以及它治理下的香港在中西方贸易中的重要转运作用,英国在对华贸易管制上的合作成为美国成功利用经济武器的关键.然而,基于对冷战的不同设想和大相径庭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战略,在对华实施贸易管制的初期,美英之间的矛盾斗争显得微妙、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