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80年代初以来,越南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即经济市场化进程。经过10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实践,越南现已初步建立起具有越南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经济发展速度已超过俄罗斯、东欧甚至我国部分省区。1991年至1995年经济增长率年均达到8.2%以上,1987年至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7%。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向市场经济转变方面,“越南是步伐最快、最坚决、也是最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本文谈谈越南市场经济的特色、过渡方式、现阶段的市场化程度及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自1997年7月1日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两年来,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越南经济形势尚好。这是由于越南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市场经济还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金融市场没有开放、越盾不可自由兑换,为越南竖起了一堵金融炒作的挡风墙;革新开放10多年来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应变基础,社会政治大局稳定,造就了越南经济没有被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垮的主要保障。面对危机的严重冲击,越南宏观经济基本保持稳定增长速度继续居于东南亚地区领先水平,但也明显地出现了滑坡的趋势、1996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面对转型初期的困境,各转型国家迫切需要一种合适的经济理论范式来指导经济转型进程,实践的需求催生了转型经济学这一全新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一越南经济改革的发展是令世人瞩目的,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越南完成了由单一经济向多种经济成份的过渡,非国营经济成份异军突起,在越南国民经济中占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越南正在努力实现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较为成功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社会主义国家,近10年来,越南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从1986年12月的越共六大算起,越南的革新开放至今已经搞了11年.11年来,越南的经济改革经历了无数坎坷,同时也品尝了成功的甜头.同革新开放以来的大多数年份一样,1997年越南的经济形势总体来讲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隐忧.革新开放使越南经济长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在进入90年代以来的6年中,越南经济的增长率平均达到8—9%.然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数量型增长之后,越南经济目前已经到了实现质量型增长的关键阶段.1997年,越南经济的发展就明显地呈现出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6.
越南革新的渐进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底,越共“六大”深刻总结了四届六中全会(1979年8月)以来越南革新探索阶段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正式揭开了越南全面革新的序幕。近20年来,越南革新开放在渐进中摆脱了持续多年的经济社会危机,顶住了前苏联东欧(以下简称苏东)剧变造成的重大冲击,克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开创了政治社会基本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的良好局面,并逐步加快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融入地区与国际经济的步伐,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模式。近20年来的越南革新,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  相似文献   

7.
中东欧国家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已经 1 0年 ,已渡过混乱、衰退的最艰难时期 ,大多数国家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框架 ,转型开始进入攻坚阶段 ,制度基础和金融体系的完善及大中型企业的改造将成为今后的主要挑战。随着地区局势逐步稳定、入盟进程加快 ,中东欧经济增长前景较为乐观。一、转型经济现状(一 )经济转型程度与成效。1、政府职能发生根本转变。目前 ,政府摆脱了“全能政府”的困境 ,走出了完全从经济中抽身的歧途 ,主要通过资源配置、财政政策等手段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利用税收、利率、信贷等手段对国有企业实行间接管理 ,并通过…  相似文献   

8.
1989年下半年开始,苏联和东欧各国政局相继剧变,经济上向市场经济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和前景如何,正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一、俄罗斯及东欧各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作法及经济状况俄罗斯:原苏联是一个最为规范的计划经济国家,由于这种体制缺乏现代经济体制所必备的激励机制,长期困扰着经济的发展.苏联80年代中期开始了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及调整措施与经济结构所固有的种种矛盾积累并激化,经济一步步走向危机.1992年伊始,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采取“快刀斩乱麻”的“休克疗法”治理经济,试图通过这种激进策略,迅速完成经济转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俄式“休克疗法”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缓和预算赤字.采取的措施:一是放开对物价和工资的管制,使价格改革一步到位.除面包、牛奶、石油、煤炭等某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必须品由政府规定了涨价的最高限额外,其余产品的价格全部放开.二是实行高额税率,增加税收,削减赤字.其中,仅企业所得税就高达45%,此外还增设了增值税,出口税等税种.三是在货币信贷方面实行紧缩政策,建立二级银行体制,并从1992年7月1日起,将卢布与美元自由兑换.四是实行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任何企业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从1992年起开始的经济改革,其特点是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以严格的信贷政策和强制性的限制预算赤字为方针的货币调整模式。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发展。在1992年初,由于大规模地推行了价格自由化,使价格指数的螺线迅速旋转上升起来。这实际上是放弃了多年来在国家直接指令性价格调控下发展起来的俄罗斯经济。使这一时期不具有成熟的价格体系。这种条件下,也就是说在这种没有绝对地供应水平不断升高的条件下,建立比较成热的价格体系是不可能的。同时,1992—1993年度俄罗斯经济财政稳定政策的矛盾性也阻碍了这一时期经济改革进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越南经济具有其他发展中国家相类似的特征,它经历了缓慢的经济转型: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种经济转变始于1979年,并于1986年在革新的旗帜下确定下来.除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短暂的时期,越南经济改革的方向和之后的势头从未改变和间断过.这一改革的收获就是过去6年中GDP年平均增长为6%.  相似文献   

11.
越南经济具有其他发展中国家相类似的特征,它经历了缓慢的经济转型: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种经济转变始于1979年,并于1986年在革新的旗帜下确定下来.除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短暂的时期,越南经济改革的方向和之后的势头从未改变和间断过.这一改革的收获就是过去6年中GDP年平均增长为6%.  相似文献   

12.
骆礼敏 《东南亚》2013,(2):106-107
1986年12月,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全面革新路线与指导方针。到如今,越南政治革新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越南政治革新发轫自经济领域。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国内经济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越南通过政治革新承认公有制以外的多种经济成分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作用,并逐渐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越南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张建政 《东北亚论坛》2006,15(1):109-110
中俄两国同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转轨方式的不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效果,科学、深入、及时地对俄罗斯经济改革进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展开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转轨经济学理论,而且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有益的启示和经验.朱显平教授最近出版的<俄罗斯银行体制和信贷企业研究>一书就是一部关于俄罗斯转轨经济研究的拓新之作.  相似文献   

14.
越南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积极扩大出口,努力吸收外资,多方争取外援,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97年以来,越南虽受金融危机冲击,但国内生产总值仍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潜力不可小视。越南目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资源尚未完全由市场配置,政府干预过多,政策多变,法制不健全,使越南市场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本文拟就越南市场特点和我国企业开拓越南市场需注意的问题作一阐述。一、贸易1、银行信誉问题。前些年、一越南政府对进口企业在本国银行开立延期付款信用证管理松懈,企业进口…  相似文献   

15.
1996年6月召开的越共“八大”,总结了1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路线、方针、政策.会议认为,10年的改革开放已取得了初步成就,指出:“国家已经摆脱了经济——社会危机,但在一些方面还不稳固”.越南认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有一个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为工业化准备前提条件,这一任务已基本完成,可以转入实现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时期.新时期的越南经济有两大特点,一是贫穷;二是“二元经济机制”.也就是说,国家仍是处于转折时期的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经济体制方面虽不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但也还不是市场经济.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和使二元经济机制变为市场经济的机制,自“八大”以来,越南在改革和开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老挝”)于1986年实施称为“新经济机制”的经济改革,开始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但在政治方面,仍继续维持着老挝人民革命党的一党体制。由于是缓慢地向市场经济转移,经济并没有经历急剧的变动,其增长也能维持在6%左右。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虽然没有发生激烈的变化,但随着时代的进展,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向市场经济的转移对劳动力市场、相对工资、教育的收益率等产生着影响,因此本文将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越证券交易市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越南证券交易市场发展状况从越共六大到2001年4月召开的越共九大,越南对其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方向市场经济”理论,并把“社会主义方向市场经济”作为21世纪头1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近年来越南经济运行稳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逐年提升,2001年为6.9%、2002年为7.4%、2003年为7.3%、2004年为7.6%、2005年计划增长8.5%,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①。越南在执行2001~2005年5年计划期间,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市场商品供应增加,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为了实行多…  相似文献   

18.
越南外国直接投资的状况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自1986年采取革新政策以来,由于实行了向市场经济转换和与世界接轨的政策,越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避免了社会经济危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带来这种可喜变化的重大原因之一是外国投资的引进。为了推行越南的比较优势经济,外国对越投资作为社会投资的一部分,己成为国内资金的有效流通和利用的一个必要条件。从当初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业绩来看,越南在决策上有了质的变化,即为了实现围绕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一国家目的,也期待外部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中法战争,是法帝国主义吞并越南、染指中国南疆,受到中越两国人民(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官兵)奋勇反击的民族自卫战争。战火虽然首先在越南国土上点燃,但不久战火就烧向中国南疆及福建沿海,给中越两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由于战争的背景复杂、战争的进程曲折、参战各方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策略和措施,给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尤其是近年来越南史学界某些人,为了适应某种政治目的,肆意歪曲历史,更从根本上颠倒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真相。杜文戎的《十九世纪清朝对越南的扩张野心和手段》一文,就是越南史学界无数利用历史反华的奇文中的一篇。对于这类别有用心、毫无学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86年越共“六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来,越南坚持改革、开放方针,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基本克服了由于十年侵柬战争和原苏联停止援助给越南经济造成的困难,经济步入了一个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新时期.一越南的经济改革自1981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1986年以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步子逐步加快,经济上取得了积极的、显著的转变.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越南1986、1987、1988年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4%、5.4%和6.5%.1989、1990、1991年三年中,由于原苏联解体和停止对越援助(每年约10亿美元),越苏贸易也陷于停顿,对越南经济影响极大,经济增长率也分别降为2%、2.9%和4.7%.1992年越南的经济度过了最困难、最严重的时期,增长率达到8.3%,国民生产总值由1991年的138亿美元增至145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约205美元.1993年越南经济持续增长,达到7.5%,国民生产总值约165~170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上升到230~240美元.亚行预计,1994年越南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能达到8.2%.越南经济快速的恢复和发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1988年4月,越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改革农业经济管理的第10号决议,决定实行新的农业承包制,把土地交给农民,取消了原来国家与农业生产单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