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取前苏联在国际战略上失误的教训左凤荣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一诞生就遭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敌视,企图用武力把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14国武装干涉失败后,他们不得不承认苏联的存在。苏联长期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第二次大战结束...  相似文献   

2.
彭沛 《理论导刊》2007,(11):123-124
自苏联解体以来,中俄关系经历了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建立建设性伙伴直至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年以来发展良好。2006—2007年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更是将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并为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一 历史性的机遇和较量建立国际新秩序并不是某些政治家的外交词令,而是一场关系到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在未来世界战略棋盘上地位的大角逐;是一场关系到整个世界前途与命运的历史大较量.当历史的车轮即将跨入21世纪时,世界发生了战后40年来最深刻、最剧烈的历史性变化:东欧剧变、华约军事组织解散,两德实现统一,苏联解  相似文献   

4.
申明远  李芬芬 《学理论》2011,(18):31-33
理论建设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旗帜与方向,指导思想事关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一个国家没有正确的发展理论做指导,没有适合本国国情的意识形态做依托,那么,这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与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回顾苏联解体的历史进程,有其历史必然性,是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然而,思想上的教条和僵化,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苏联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导致了苏联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最终使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最终的解体。苏联在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选择上的偏差与失误对我国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发生在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给世人带来巨大震撼,影响深远,而且发展趋势很难预测.作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加上地缘政治的影响,俄罗斯与中国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这些革命的发生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客观背景.中俄两国从各自的战略利益角度来考虑,都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革命,认真思考美国的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在中国发生的大革命,同共产国际和苏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蓬勃发展和胜利,体现着共产国际和苏联指导大革命的历史功绩;它的惨痛失败,也蕴蓄着共产国际和苏联指导大革命的失误。过去我们在总结大革  相似文献   

7.
吴恒同 《学理论》2012,(11):1-3
1919年11月,十月革命胜利两周年之际,列宁发表演讲,总结了苏维埃政权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要正确地对待农民"的论断。但是,这条用流血换来的教训并没有为后来苏联领导层所认真贯彻,以至于在农民问题上失误一再出现。这是今天东方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在农村和农民工作中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在实践逻辑上,以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治理问题及多民族国家发展问题等社会现实问题为根本导向。在结构逻辑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良好国际环境,中华民族共同体则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强后盾,三者构成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结构。在价值逻辑上,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关切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原则,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价值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腐败的源头在于选人用人失误.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暗箱操作"中走出,①眼睛向下--决定干部命运的意识转换;②民众推荐--选拔前的群众基础展现③民意测验--任职"公示"制的启示,④民心向背--使用后的测评反响和信息反馈⑤直接选举--范围的扩展和力度的加大.  相似文献   

10.
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内因主要有一是国家贫困和严重贫富不均,破坏了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二是官僚腐败严重破坏了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政府权威的公信力;三是缺少适应经济生活转型的国家意识形态,使国家转型过程出现比较混乱的现象,人民群众对执政政府的良性预期大打折扣;四是世界民族分立主义泛滥,为"颜色革命"火上浇油.发生"颜色革命"的外因主要有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领域的全面渗透,大力输出"民主"的结果;二是国际宗教政治势力大力渗透,为"颜色革命"推波助澜;三是国际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在"颜色革命"中扮演了冲锋陷阵的角色.认真研究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成因,对于我们抵御和平演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21,(Z1)
正"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合作倡议,旨在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动的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达到了冰点,受到西方经济制裁,国家经济遭到重创。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迅速"转向东方",开始重视与亚太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合作,中俄两国达成了战略共识,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大战略思想主要包括命运共同体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战略、"2+7"战略等。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首先是生存、安全共同体,其次是发展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侧重于以海洋航路为骨干和线索,辐射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东正教成为俄国国教已有一千余年,俄国自认“第三罗马”、莫斯科被称为“君士坦丁新城”也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弥赛亚使命”教义被大肆宣扬,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低估。斯大林的“苏联中心主义”具有“弥赛亚使命”的一切主要特征。与列宁截然不同的是,斯大林一向把苏联的国家利益和“历史使命”视为高于一切,把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机制视为贯彻“苏联中心主义”的工具。苏联时期诸多超出常规的理论观点和实际行动,都可佐证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4.
李晓燕 《理论导刊》2008,1(2):29-31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榕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历史命运的科学判断,将这一判断释义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原意.与此相关,在"两大主义"尤其是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上,"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这一判断,比"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表述,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也更符合<共产党宣言>的有关思想.  相似文献   

15.
郭凤海 《理论探讨》2007,55(3):38-42
揭示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和最高理想。然而,受恩格斯影响,列宁在哲学上表现出的“自然哲学”倾向,使他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与马克思存在差异,并对日后苏联哲学的面貌产生了深远影响。斯大林以政治权力和特定的哲学模式强势介入哲学领域,造成苏联哲学向否定自由从而否定自身演变的必然逻辑。苏联“解冻”时期领导人和哲学界挽救苏联哲学的努力,并未使其从旧框架中“突围”出来。而苏联哲学长期充任当政者“强迫自由”的政治工具,最终导致其曲终人散的历史命运,为后人看待哲学与自由的关系留下了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源和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倾覆以后,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问题,议论非常之多,甚至连20年代(马克思主义刚传入中国的时候)的所谓“少谈些主义”这个旧命题也重新搬出来了,仿佛今天已经可以为那场争论作结论——马克思主义并无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我说,作这样的结论为时过早。如果仅仅因为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某些失误而断言马克恩主义已宣告失灵,乃是过分匆忙之举。事实上,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黄泳 《瞭望》1991,(50)
华盛顿专电 苏联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之后,美国对苏政策有何变化?苏联的变化对国际局势有何影响?最近,记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曼德尔鲍姆教授及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约翰斯顿博士。曼德尔鲍姆教授还兼任美国外交委员会东西方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约翰斯顿博士曾在国防部担任要职,他们均是美国颇有名气的苏联问题专家。 苏联国内局势不容乐观 曼德尔鲍姆教授和约翰斯顿博士首先谈到了他们对苏联局势发展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苏联正处于国家彻底分裂,社会剧烈动荡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提出在出版物和党的文件中不使用"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其主要考虑是因为斯大林、苏共对中共提出的"毛泽东思想"不认同,苏南冲突的压力,与以苏联为首的民主阵营保持一致以及争取苏联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援助,还有毛泽东对这一提法不赞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把"真正共同体"描绘为摆脱了劳动异化和利益冲突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它是对市民社会物质利益共同体、国家虚假共同体的扬弃与超越,其形成基础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物质利益的所谓普世伦理或准宗教信仰,而是全人类的普遍利益。马克思断定:拥有共同利益是维系共同体存在的核心纽带;调控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是虚假共同体的出场语境;消解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是"真正共同体"的实现路径。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为当代中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哲学的当代意蕴是在他回归到对"哲学"本性的历史追溯过程中实现的.在他看来,所有的哲学含义上的问题都以特定的方式同哲学本身持存着始源性的关联,这种始源性本质关联显现着哲学的内在规定以及这一规定所承载的哲学命运.海德格尔对当代哲学发生作用的功能与方向都内在地包含于他对"哲学"的诠释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