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重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观─—学习邓小平公平效率思想的体会袁继富公平是一个内函丰富、外延宽泛的范畴。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追求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目标,就一直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愈...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它改变了过去“效率与公平相统一”这一实质上是平均主义的提法而确立的新的分配原则。这个分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清,是一个正确的分配原则。笔者认为,正确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必须注意从下述三个方面加以引导。一、在微观方面体现效率优先原则,在宏观方面体现兼顾社会公平原则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  相似文献   

3.
公平和效率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 ,处理二者关系是各国都面临的难题 ,社会主义要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公平和效率 ,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必然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创新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 ,如何结合就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点和难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的共同问题 ,是市场经济中核心问题 ,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也必须面对这个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公平和效率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处理二者关系是各国都面临的难题,社会主义要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公平和效率,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必然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如何结合就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点和难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市场经济中核心问题,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也必须面对这个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力目标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实践中表现为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从理论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兼顾公平与效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从实践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不尽如人意,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就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谈谈社会主义公平顾振楠社会公平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分配不公几乎同腐败一样受到一而再的愤然抨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经济工作的根本原则。问题在于,对这个“公平”,我们如何认识它、理解它,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不仅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思想内涵。但是当前生产的低效率与社会分配不公,成为阻碍深化改革和推进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8.
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几个问题赖德胜关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段话实际上包含着三方...  相似文献   

9.
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中共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都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六大报告同时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上,对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有了新认识和新举措,即突出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简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庞立平,朱艳秋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所;医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  相似文献   

11.
1997年,我国宏观经济在“稳中求进”、总量适度从紧,以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等政策推进下,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1998年,有了十五大对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的跨世纪的战略部署,许多实践中和认识上的不一致和模糊不清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然而新的一年,我们面前仍然有着一些既老又新的难题:效率与公平问题。这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一大难题。本期的余源培《对公平与效率的哲理性思考》一文对此作了解析,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进程中,效率并不是高于一切,社会公平仍是调节器,要…  相似文献   

12.
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着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差距的拉大,公平与效串的关系问题,在当今的中国已不再只是一个理论家们沉思的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已成为一个极为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认真研究邓小平公平与效率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益的关系,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善本一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规定效率是指资源或劳动投入与产品、劳务的对比关系,人们讲求效率,其实质就是要大力发展生…  相似文献   

13.
公平的根本问题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不论是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还是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它们都是互为前提、并行不悖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坚持以社会公平为主导的价值取向,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一个国家而言,所有制结构决定其基本分配制度,而国家基本分配制度决定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演变及伴随的个人收入分配变化的实证分析,有助于科学认识我国社会收入公平问题的根源.目前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注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高效率发展,必须建立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因此,建立和完善各项有关市场竞争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反垄断法律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安全制度。当前,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内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开征社会保障税,重新建立全新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条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基础保障,必然会造成社会不安定、经济损失,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的公平与效率。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  相似文献   

17.
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党在如何发挥市场经济的效率追求与社会主义的公平、人民共同富裕之间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弥足珍贵的驾驭市场经济的基本经验。从思想观念和认识、发展实践和创新、职责任务、方法途径、环境、态度和心理六个角度进行深入探析,有助于把握中国共产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具体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原则、框架结构,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民族地区经济、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社会生产、流通一个组成部分的民族贸易民族用品生产企业,它的生产经营成效和其他行业一样,受自然、环境、条件等多种…  相似文献   

19.
高一思想政治课第五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学目标,最主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前,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认真考虑。一是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对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把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具体化,在某些方面有了进…  相似文献   

20.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较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为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比较坚固的社会基础,也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比较稳定的社会条件。深入考察分析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对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