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1977年,郭老仙逝半年之前。一天,他的老友、著名古典戏剧画家关良拿来一幅《鲁智深醉打山门》的画作,请郭老题诗。郭老抱病为此画题诗一首:  相似文献   

2.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军人出身的乐山市沙湾区供排水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徐顺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了职工们的敬佩和信任。他上任4年来,就使名不见经传的沙湾自来水厂发展壮大,充满生机和活力,固定资产从300多万元增加到 630万元。他多次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连续四年被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今年“七·一”他又被区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沙湾是1985年才建成县级区。1989年初,在部队多次立功的徐顺清转业到沙湾区城环局,后任区房地产开发公司法人代表;1990年调入沙湾区自来水厂筹建指挥部,不  相似文献   

3.
读了贵刊2000年第6期《郭汝瑰领导我们撰写〈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史〉》一文,对卢继东老先生缅怀郭老的情意诚有同感。而对于他文中引述郭老给他复信的一段话之后,又引述台湾《时报》记者贺寿义所谓“海峡两岸的政权,都在宣传中丑化对方”等语,并联系起来,说是“其精神内涵如出一辄(辙)”的见解感到不恰当。  相似文献   

4.
沙湾,一代文豪郭沫若的故乡. 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南宋诗人、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畅游峨眉山、二峨山、三峨山后,吟咏赞誉:"灵山秀山水,沙岸湾环处".大渡河畔的沙湾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5.
<正>沙湾组工人以"坚韧奋进·厚德崇文"的沫若精神,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沙湾在全市和全省山区县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以文化铸魂。"坚韧奋进·厚德崇文"作为沫若文化之魂,凝聚了21万沙湾人民的志向;政治坚定、务实笃行作为站位之本,一直是沙湾组工人的座右铭。我们始终保持对党至信至笃的政治坚毅,率先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树立沫若故里人的地域自信、公民自信和精神自信,以德铸魂、以品为  相似文献   

6.
饶辉明 《学习月刊》2010,(24):51-51
六十六年前,郭老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著名文章《甲申三百年祭》,论述李自成由胜利走向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东升 《实事求是》2007,196(3):67-68
为构建和谐沙湾,新疆沙湾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加快发展求和谐;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以社会安定求和谐;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先进文化求和谐;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求和谐;加强党的建设,以保持党的先进性求和谐,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沙湾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一开始,沙湾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张向东对《南丝路铜河家风家训文化研究》的成书不抱任何希望。以一个区纪委监委的力量,完成一部既具学术价值,又能使领导干部读后有所触动的家风家训教育读本,并不算是一件容易的事。成书多艰辛汉武帝时,朝廷在沙湾一带开铜矿铸币,因而大渡河进入沙湾境内,得名"铜河"。铜河文化也因此而来,是南方丝绸之路上客家文化的代表。张向东早有对  相似文献   

9.
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以沙湾大盘鸡为代表的沙湾县旅游正处在整体突破的阶段,沙湾旅游业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而加快沙湾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竞争力,必须深刻认识旅游文化和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郭老游览剑门关王正理1966年4月20日上午10时,从广元方向驶来一部银灰色的小轿车和一辆北京吉普车,在雄关隘口“剑门关”石碑前停下。下车来的是中国科学院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一行五人。郭老下车后,戴着助听器,拄着拐杖,与早在这...  相似文献   

11.
1962年秋天,郭沫若去普陀山旅行,在梵音洞前捡到一本小型日记簿,揭开封面一看,写有对联一副:“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四个字“春在哪里”。再翻到第二页看,竞有一首绝命诗。郭老对随行人员说:快快寻找这本日记的失主。人终于找到了,原来是个女学生,名叫李真真。郭老对她说:看了你日记簿上的一副对联与横批,可知你是一个知识分子,这副对联  相似文献   

12.
六十六年前,郭老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著名文章《甲申三百年祭》,论述李自成由胜利走向失败的原因。同年,毛泽东同志把《甲申三百年祭》列为整风文献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很 喜欢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之大、意境之深、文字之美、语言之精确,颇令行家称道.但他自己却认为不尽然.1966年6月,他在“西方山洞”(即韶山滴水洞)居住时,韶山同志因当时未找到他1959年回韶山写的《七律·到韶山》手稿,请求他再书写一次,他拒绝了.说:“这首诗还写得不理想,不书写算了.”对其诗词作品的解释,他也不求一改.《七律·到韶山》中有“黑手高悬霸主鞭”一句,有人解释“黑手”指的是反动派,有人解释指农民.对此,我于1966年,趁郭沫若同志陪客来韶的机会,特请教过郭老.郭老说:“1961年出版毛主席诗词英文版时,我曾问过主席,‘黑手’到底指谁,主席回答‘黑手’指反动派.同时,我还问过主席,是否要同时出一本主席诗词和统一解释的  相似文献   

14.
2011年8月底,一个酷热下午。 湖北秭归县沙湾锚地,轴轳千里。 民生公司“民主号”集装箱货轮船长室里,庹林浪正抽着闷烟。  相似文献   

15.
在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前海西岸,座落着郭沫若同志的故居,故居正门上方悬挂着邓颖超题写的金字木匾。院内生长着郭老和夫人于立群亲手培植的银杏、牡丹等花木。郭老的纪念铜像安坐在绿荫环抱的草坪上。沿角道北行进四合院,前排正房西间为客厅,环境素朴、典雅,周恩来等领导人和中外友人常来此处作客。东间为办公室,书桌上静放着郭老握过的最后一支毛笔和随身用的耳机。迎面书柜上方悬挂着毛泽东亲笔写的《西江月·  相似文献   

16.
西沱古镇     
<正>西沱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坐落在长江南岸。因附近江中有一回水沱,又因北周时为施州(今湖北恩施)西境,与临江(今重庆忠县)分界,故历史上称为"西界沱",明代后简称"西沱"。西沱历史悠久,从发现的沙湾遗址、砖瓦溪  相似文献   

17.
我曾在国军22兵团司令部无线电台部门供职,虽是个小士官,但因电台是郭汝瑰司令的耳目,因此,我对当年起义的过程比常人知道得多些。1980年,郭老在北碚领导研究中国军事史期间,与我如知友般常怀旧交谈当年起义的过程,使我对郭老起义前后的情形了解得更详细。潜伏在国军高层的将军郭汝瑰,重庆铜梁人。1927年4月在黄埔军校时,他就受吴玉章指示,回四川到堂兄郭汝栋(时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第2路司令)部任职,阻止杨森出川配合蒋介石攻打武汉。不久,郭汝瑰在綦江任营  相似文献   

18.
<正>长岭村坐落在江西大余县河洞乡,背靠广东南雄和仁化县,面向河洞圩镇,附近山高涧深林密,地势险峻。长岭村沙湾里有栋房屋,是当地农民罗学文的家,房屋土木结构,前后两栋,分为上、下厅。站在屋门口,居高临下,远远对着进村的一条小路,能把来来往往的人看得清清楚楚。1935年4月,就是在这里,召开了决定红军游击队前途命运的一次重要会议,史称“长岭会议”。  相似文献   

19.
马德 《学习导报》2013,(12):40-40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在重庆首次公演时,他在台下观看。婵娟痛斥宋玉:"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听后,感到骂得不够分量,就到后台与扮演婵娟的张瑞芳商量。这时身旁的一个演员说:"不如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郭老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演员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妙手治疗骨坏死凡是对西安中医骨病研究所稍有了解的人,只要一提起主任医师,名老中医郭金铭,主治医师郭万英、马凌凤治疗疑难骨病,便会讲出一大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来。的确,他们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确有一手绝活儿。郭老系清初中原名医郭敬海的第六代传人。几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