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山村位于宁乡县东北部,辖16个村民小组,共626户,2660人,村域面积4.94平方公里,水田面积1557亩。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080元,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8年以来,关山村在土地综合整治中通过土地整理、村庄整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机制创新这“三板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土地投资强度,搭建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探索出了一条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支部生活》2008,(6):8-8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从楚雄试点取得的经验看,一是有利于促进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子,实现了减工增效、降耗增效、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有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生产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民素质都得到提高,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三是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烟草部门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构建和谐烟草新村相结合的思路,整合项目资金,积极改善农村人畜饮水、卫生、文化教育条件,整治村容村貌,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搞好农村土地整理,不仅能够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三增”,即增耕地、增产能、增价值,而且能够帮助实现农村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同时能够帮助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在新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做好土地整理工作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敏 《奋斗》2006,(4):53-5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这是党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又一项伟大历史任务。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省是农业大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事业、有力助推新农村建设,是农业保险部门必须深入研究和破解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来抓。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难题,为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创造经济条件,使得农村经济社会能全面发展,农村的整体面貌能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6.
对农民持续增收有效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来抓.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难题,为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创造经济条件,使得农村经济社会能全面发展,农村的整体面貌能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已经载入十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祝金水 《学习月刊》2009,(20):94-95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湖北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调整思路。推动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改善。回顾这60年的发展历程,我省农业历经了五个阶段.实现了五大跨越。  相似文献   

9.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投入,必须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大包大揽的投入政策。要在南方逐步改变粮补直补投入政策,将粮食直补资金集中直接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联村.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农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稳妥地为农民开展信贷服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各级财政对农民投保给予保费补贴,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对农民自愿出资投劳兴建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适当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大力推广理事会管理建设农村和农业产业的运作模式,独立操办农民自发集资、捐资而建的基础项目。  相似文献   

10.
雷景贵 《奋斗》2006,(3):38-40
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投入,必须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大包大揽的投入政策。要在南方逐步改变粮补直补投入政策,将粮食直补资金集中直接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联村.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农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稳妥地为农民开展信贷服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各级财政对农民投保给予保费补贴,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对农民自愿出资投劳兴建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适当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大力推广理事会管理建设农村和农业产业的运作模式,独立操办农民自发集资、捐资而建的基础项目。  相似文献   

12.
创建农村绿色家园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农村建设规划滞后、污染加剧、投入不足、农民居住条件仍然比较差,传统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为此,应以自然村为单位,统筹规划,开展村庄整治,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应用市场机制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和污染治理,探索建立农村绿色家园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小军 《学习月刊》2013,(23):45-45
开展新型农民培育活动是提升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全面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加强.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4.
冯忠 《支部生活》2006,(9):15-15
在宁蒗彝族自治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抓牢农业丰收这个根本不动摇目前,宁蒗农业还处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状态,农民缺粮缺种。新农村建设必须围绕农业丰收这个根本来进行。一是改善基础设施。必须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风险能力。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稳  相似文献   

15.
郑文 《支部生活》2006,(11):17-17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抓住“六个关键”:一是推进产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牛产是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要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通过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措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基础设施搞不好,农村面貌变不了。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要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要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三是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潜力。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农民富则天下富,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限制性条件是农民增收空间有限,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一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示范宣传,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二要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三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要实施民生保障工程,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是农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07,(8):52-52
松原市政协部分委员反映:近年来,我省农民科技素质有所提高,科技意识明显增强。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被农民所掌握,并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了农业效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民靠科技进步所获得的收入也在逐年增长。但目前农民的科技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已经载入十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基本目标,就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三改一化”的历史任务,即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现代农业;把农村传统村落改造成为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有理想的现代农民,形成城乡互助、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这个基本目标.第一位的任务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又在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抓住要领,把握重点,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中心任务,始终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