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是否应把劳动价值论扩展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的问题。一种看法是: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也同样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同样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另一种看法是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虽然重要,但并不创造价值。(二)关于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物化劳动不仅转移价值,而且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从单个主体看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是从社会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劳动哲学的双重扬弃,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当代西方学者将非物质劳动理解为价值的来源,试图否认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根本上混淆了财富创造和价值生产的本质区别。作为一种直接劳动,非物质劳动只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价值的实体依然是去除一切质性规定的抽象劳动。同样,所谓知识价值论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概念,不论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知识,还是被资本吸纳的知识或资本化的知识生产,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抽象劳动仍是价值的最终实体和来源。从这个角度而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不可代替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宏翔 《求知》2002,(3):16-17
目前存在着一些对马克思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误解。首先是对劳动含义的误解,有不少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劳动指的是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劳动,排除了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的劳动,因此认为劳动的概念需要拓宽、发展,这是对马克思劳动的含义的误解。马克思所论述的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的劳动,从来都不是仅指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而是包括了科技人员在内的脑力劳动者的劳动。  相似文献   

4.
一、单项选择鹿(从每题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l、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④) ①生产力。②生产方式。③上层建筑。④生产关系。 2、商品的价值是(①) ①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②人们对商品的利用和意义的评价。③人的脑力 和体力劳动的凝结。④人们在特殊形式下支出的劳动凝结。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④)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②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③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④以上 三者都不对。 4、资本主义工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他的整个经济理论,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却有不同的概括。从以下几例中我们便可以看出: 第一例。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就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所包含的四节;第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第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第三,价值形态或交换价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谈到生产时,一股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由于生产要花费时间,所以马克思在考察产品的生产过程时,又划分了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占用的多少,决定其它时间的剩余。这样就提出一个问题,生产时间和剩余时间(非哲学意义上的时间)是从哪儿来的呢?如果没有生产,就没有生产时间;没有生产时间,也就  相似文献   

7.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经历了一个从强调自我意识到强调社会特质,再到强调自由自觉的劳动,直到最终强调现实社会关系中的物质生产劳动的思想发展过程.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不仅以物质生产劳动将人与动物相区别,而且也以现实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现实存在.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应该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规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并阐述了一些经济管理思想。其主要内容是:经济管理产生的必然性、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形式和管理的职能等。 一、关于经济管理产生的必然性 经济管理做为一种客观事物,是有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的。马克思认为,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共同劳动需要管理,产生了管理。“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论述了管理的本质和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这些论述,在管理的思想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占有重要地位。 一、管理的二重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管理”范畴的论述,是从分析管理的二重性入手的。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章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社会生产的一般性,“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  相似文献   

10.
劳动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理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从劳动发展史上找到了“了解社会一切历史的钥匙”①按照马克思的学说,每种生产方式都有自己的劳动社会属性。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和劳动关系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有过著名的论述。他指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资本的政治经济学,而后者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②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看来,剥削既是一个生产关系范畴,也是一个生产力范畴。剥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迅速发展,具有历史正当性。资本家对绝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是剥削,而对相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则不属于剥削。资本家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资本家的劳动具有二重性,资本家的劳动也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个人是不需要为剥削关系负责的剥削者,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如何解释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价值决定问题,对传统劳动价值论意义重大。笔者对经济学基础理论长期而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四本专著。本文提出一个重要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即发展和完善了劳动价值论。与传统劳动价值论相比, 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传统劳动价值论只有一个理论支柱,即劳动二重性学说。而发展了的劳动价值论在坚持这一理论支柱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另外三大理论支柱。这三大理论支柱是:劳动本质论、劳动智力浓度论和劳动形式演进论。  相似文献   

13.
经济管理二重性是经济管理原理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反复阐述了这一理论。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时指出:“说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性的,——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8—369页)。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职能时说:“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  相似文献   

14.
孔扬 《理论探索》2012,(2):34-38
"资本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把资本理解为特定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划时代的世界观,即把世界理解为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考察《资本论》对古典经济学唯心史观的批判、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思想和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存在论基础三个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把资本理解为社会关系的经济学方法,只能是奠基于以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新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资本主义的狭义生产劳动是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广义 劳动是能给资本家提供利润的雇佣劳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狭义劳动是直接或间接从事物 质资料生产并能为社会提供剩余产品的劳动,广义劳动就是营业性劳动。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8,(11)
要真正走进马克思哲学视野之中,有必要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重新解读。《巴黎手稿》是最重要的文本,部分研究者对费尔巴哈的哲学地位存在着双重误读。其一,认为马克思高度重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学说,误以为费尔巴哈理解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二,在解读《手稿》时忽略了马克思阐述的劳动实践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费尔巴哈化"。这有悖于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劳动辩证法的历史发展逻辑。前者导致了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被高估,后者导致了马克思哲学的被低估。马克思在随后发表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鲜明地提出了区别旧唯物主义的"革命的实践"观点,系统地阐明了劳动实践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塔克-伍德命题"引发了人们对"资本剥削劳动是否不正义"的争论,揭开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序幕。在这场争论中,分析马克思主义内部形成了以"现实唯物主义"为标准认为马克思反对"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反对派"和以政治哲学的最高价值为标准认为马克思赞同"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赞同派",从而产生了所谓的"马克思正义悖论"。"马克思正义悖论"的实质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二分,是抛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造成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事实描述和价值判断的割裂。解蔽"马克思正义悖论",重构马克思政治哲学,需要回到马克思理论的自身逻辑,在内容、方法和本质上还原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原貌。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0,(7)
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投入到生产领域,大量的产品通过机器人生产出来,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现实中关于机器人生产产品的争论和研究也越来越多,学术界出现了一些声音认为"机器人会取代了工人参与生产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还有的学者认为"机器人生产产品的劳动创造了价值"等等,如何正确认识机器人生产的价值属性和社会价值成为当下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物质丰裕的消费社会在使我们感到喜悦的同时,让我们感到更多的是压抑和无助,人们通过劳动生产的产品反过来成了统治人的力量,即劳动的异化或物化。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研究视角,探究和解读了当今社会潜在的一些由异化和物化带来的拜物现象。最后,要对异化和物化进行扬弃,才能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本质上,马克思理论不是经济决定论,而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不是一个经济决定论者。马克思重视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但把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形式的劳动看作是生命活动和主体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和确证。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哲学是文化的本质,它根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于现实生活,具有相对的独立自主性。文化有自己的谱系,即文化有自己的历史、道路和传承。不同的文化模式既跟文化的自主性有关,也跟不同的民族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