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年春天楚国大夫屈原奉命去选拔贤才。回乡后屈原进行了一场奇特的考试,推出了一道新奇的考题:在考场中,每个考生都领到一个小布袋。考生们打开一看,有一小包谷粒,还有一张纸条,上书“秋后交卷”。   秋收后,考生们争先恐后地到屈原那里献上了大包大袋的颗颗粒大饱满的谷子。只有一位考生,双手捧着一个装谷的小土罐交给屈原。屈原问他:“你怎么只收了这么一点谷子 ?”这个考生答道:“大人发的谷种有 97颗不发芽,只有 3颗长成庄稼,成熟后共收获了 900多粒谷粒。”众考生哄笑不已,然而,只见屈原上前一步拉住…  相似文献   

2.
凡人不凡──记金台区纪检委驾驶员田宝明许旭有一个人,多年从不迟到早退,加班加点的时间累计超过30O多天。却从来没有补休过,也不领加班费,连正常的补助有时也放弃了。真是一个"怪人"象一撮泥土,他普通得让人很难把他从绵延千里的黄土高原中区分出来。田宝明,...  相似文献   

3.
﹃树痴﹄吴志胜赵小平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共产党员、挂马沟林场场长吴志胜,人称“树痴”。几十年来,他把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自己酷爱的造林事业。1984年,领导把一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已经在林业战线上奋斗了20多年的吴志胜:在挂马沟建场,营造10万亩涵养针...  相似文献   

4.
正7月22日,记者走进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只见群山环抱,壁立千仞,栈道蜿蜒,荷叶田田。回到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岩门脚,穷窝窝,一年只收一撮撮,娶个媳妇要挪窝。"一首民谣唱出了红渡村过去困窘。对于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地老百姓又编了一首新民谣:"红渡坡,幸福窝,南来北往旅客多,旅游带来金银宝,城市的人们都挪了窝。"让一个偏远山村发生巨大变化的,正是新民谣里提到的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5.
香山的红叶     
王峰 《理论文萃》2007,(1):63-64
深秋十月,该是看红叶的时候了。算来,认识红叶,还是儿时的事了。十几年来,物是人非,现在的红叶,仍然是山峦顶上那一撮迎风摇曳的风情吗?那曾经燃烧的火焰,能否仍然释放出夺目的辉煌呢?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成为热门话题。其实,公共空间禁忌是个复杂的话题,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我们来看看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1972年,我离开十校,来到湖南省临湘县云溪镇,成了一家部队化工厂的一员。当初听到关于这家工厂的介绍,说是一家大型化工联合企业,完全现代化,坐火车上下班,闻之神往。不料到了那里才知,不过是山沟一片。一条大山沟进去,又分出许多小沟佾,各条沟岔编了号,里边要建一座厂。譬如,2号沟是02厂,将来生产锦纶;3号沟是03厂,将来生产涤纶;4号沟5号沟分别是腈纶厂和橡胶厂。此外,当然还有电厂、水厂、机修厂、物资总库、运输大队以及医院、研究所等等。  相似文献   

8.
还礼     
刘卫 《党员文摘》2008,(1):13-13
高考后,贾局长花钱把儿子送进省城一所不入流的大学,并举办谢师宴,请了校长、老师。自然,本局上上下下,几乎一个也没落下。既然是赴宴,当然不能空手。据说,光这次谢师宴,贾局长就收了好几万元。  相似文献   

9.
在成都金堂县栖贤乡梨花沟村,79岁的易胜怀从2002年起.坚持一个人将梨花沟廖家松林的山间小道拓宽,并在山间开辟新路。在这9年的时间里.他用坏了四五把锄头和10多根钻子,修成了一段长2.5公里、最宽处接近3米的盘山路。  相似文献   

10.
正"有了这条水渠,今年汛期终于不用担心房屋进水、菜地被淹了。"5月12日,龙里县冠山街道平西村下西边组村民陈先华站在沟堤上说。沟堤旁,是修葺一新的沟墙。过去,这里乱石凸起、杂草丛生,方圆3公里山上的雨水都流经这里。2019年9月,突如其来的一场大暴雨冲来的泥石流导致望来所山洪沟改道,一到雨季,沟两边的房子就会被洪水淹。尤其是沟前的菜地和稻田,每逢雨季,沟里的洪水把乱石、杂物冲进菜地和稻田。  相似文献   

11.
正网子沟村是朝阳市建昌县和尚房子乡的一个贫困村。胡青贵是和尚房子乡纪委书记,网子沟村村民更愿意管他叫"胡千尺",因为他总是随身带着一把千分尺。2019年4月17日下午,"胡千尺"又来网子沟村了。村里正在进行危房改造,他过来瞅瞅。2016年建昌县遭受水灾,和尚  相似文献   

12.
饶洪桥 《湘潮》2011,(10):1-1
再过一年,我就要退休了。人到了这个年龄,就会不自觉地想起许多往事,包括学生时代的事。有惦念,有伤怀,有悠然,更有油然生出的感恩之情。 上小学时,抄写课文、写语文作业,规定必须用毛笔,可许多人买不起。忘了是哪位老师发明了自制毛笔:用鸡毛或牛毛绑扎成一撮,再往细竹棍的顶部一塞,就做成了,这项手艺很快就被同学们掌握。  相似文献   

13.
陇东汉子楼着月亮暖和身子贴着地皮酿造欢乐一条赶山鞭甩出白云朵朵一声信天游兔子追赶山雀喷呐眼眼里流尚着陈年喜事追着春天在山梁上放歌在草窝里打纯在马尾上挽耍活岁月在心尖尖上变幻沟沟洼洼憋满希冀小米酒熬着季节老驮捅驮着梦想一张弯弯木犁翻出十里红火铜钱厚的老茧磨光了岁月打开窑门存进三分收获七分留在振上待来年收刻所有的窑洞土炕上水灵灵的民俗像蜂哲了一样陇东民俗陇东的黄土地除了长五谷杂粮还生长密密麻麻的民俗收割民俗 收刽民俗 像割韭莱一样 刻了一茬又一茬 唾手可碰的民俗 让你手心发烫 山道赶驴 犁头入土 都有民俗伴…  相似文献   

14.
茶·人生     
王峰 《理论文萃》2007,(3):64-64
一只玻璃杯,晶莹剔透,一撮茶叶,清香盈鼻,开水冲下,顿时上下翻腾,浮起的一片片沉下,沉下的又努力浮起;一片片的茶叶在开水的作用下,变成一簇簇嫩芽,齐刷刷的立在杯底,甚是好看。清澈的水,因茶而绿,碧绿的茶因水而明。  相似文献   

15.
高炬 《党的建设》2012,(2):27-27
走进正宁县永和镇罗沟圈村,一排排新建的小康住宅拔地而起。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连家通户。在村子里,听到的是邻居们亲切友好的问候声;在农民文化广场上,看到的是优美的舞步;步人农家书屋,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学习氛围……罗沟网村的这些变化,都与村党支部书记巩志华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南于他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才把一个“烂杆村”建成了乡风文明的小康村。  相似文献   

16.
来宝沟村,一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曾经是庄河市塔岭镇的贫困村。刘忠德,黑红的脸庞,质朴的笑容,一个土生土长的来宝沟人。已近花甲之年的刘忠德在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凭着一份坚毅与责任,带领乡亲们把昔日的穷山沟建设成为独具山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来宝沟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群众的事儿办好、办明白初中毕业后,刘忠德先后担任过村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7.
杜美 《学习导报》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18.
背景:柳某在居民小区开了一家小食杂店,逢年过节小区内总有些居民把用不了的礼品烟酒等拿来兑换现金,尤以春节后最多。这些礼品价格不菲,一瓶茅台酒、一条中华烟,一经转手,可赚得百八十元。现在,大街小巷打“礼品回收”招牌的摊点越来越多了。他们不但收高档烟酒。还收购物卡、苹果系列的数码产品……柳某不知做这类买卖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19.
莱芜市高新区郭家沟村是我市近几年涌现的由乱到治的典型。这个村原先班子软弱涣散,村民因为集体账目问题不断上访,还发生了聚众打砸抢驻村铁矿、围堵市政府等群体性事件,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乱村、上访村。2004年现任村支书徐祥新上任后,通过抓班子带队伍,短短几年就把郭家沟变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和谐富裕文明、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农村。郭家沟的变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五年前,当张福恩从枣庄矿业集团离岗到刘沟村任支部书记时,党员群众对他避而远之,甚至扬言把他撵出刘沟村,但在两年后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在不久前结束的刘沟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全村20名党员齐刷刷地把票投给了他,58岁的张福恩再一次以全票实现连任。是什么让党员群众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是什么让党员群众如此信赖一位"外来"的村支书?事情的原委还得从刘沟村说起。2006年以前,刘沟村群众上访不断,六年换了三任村书记。党员群众中流传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