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个猎人捕 获了一只鸟。“放 了我。”这只鸟说: “我将告诉你三条 忠告。”猎人答应 了。鸟说:“第一条 忠告是,做事不要 后悔。第二条忠告 是,如果有人告诉 你一件事,你自己 认为是不可能的 就别相信。第三条 忠告是,当你爬不 上去时就别费力 气去爬。”然后鸟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5,(6)
<正>养殖生产成本中,饲料约占总成本的69%-83%。饲料浪费是多数养殖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减少浪费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1、过量投料。投料过多很容易被动物弄出槽外或剩下,造成浪费。2、鼠害消耗饲料。1只老鼠在饲料仓停留1年,可吃掉12千克饲料。因此,畜舍的所有窗户均应安装防鼠(鸟)网,畜舍木门下方50厘米的地方钉上铁皮以防老鼠咬烂。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只鸟论"近日成为高频热词。从目前可查阅的文献来看,"两只鸟论"的内涵是为了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了阐释好这两项内容,习近平曾打了一个通俗的比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是养好"两只鸟":一个是"凤凰涅槃",另一个是"腾笼换鸟"。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到,"调结构、转方式"始终是习近平主政浙江时的一项重要内容。2006年,习近  相似文献   

4.
心境与环境     
正有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苏格拉底搬进了一座七层的大楼里,可他家却是最底层,既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总有人从楼上泼污水、丢死老鼠。可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有人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为何还这样高兴?"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进门就是家,不用爬  相似文献   

5.
喂鼠     
翁和老伴各有爱好。他爱书,藏书如命;老伴爱宠物,养了两只大花猫。然赵翁家的鼠害却尤甚。大白天,阳光透过门窗,赵家窗明几净,老鼠深藏不露。可一到夜晚,众鼠齐出,无有不到之处。那两只大花猫却懒洋洋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旁若无鼠。老鼠在赵家翻箱倒柜,偷吃偷喝,这于赵翁而言,并算不了什么,惟老鼠进了书橱,咬文嚼字,啃得他心疼。为了灭鼠,赵翁想去买几包鼠药,可老妻不准,怕万一药死了猫。为这事,老妻骂过他:“你这老不死的只疼书,就不顾我疼猫。”所以,买鼠药的事就只好一票否决。猫不捕鼠,为了猫之苟安又不便以药…  相似文献   

6.
贪心是祸     
有一则题为<贪心的老鼠>的寓言故事:一只老鼠在墙脚下,偷听到人的谈话: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灭鼠活动……老鼠听罢,吃了一惊,它想:"人灭鼠,还不是因为鼠贪心."老鼠告诫自己:从此不再贪心,次日老鼠见桌上有块肉,便馋涎欲滴,心想:"只贪一次,下不为例."便吃掉那块肉.隔日,老鼠见碗里有条鱼,又想:无人知道,绝对保险,于是美餐一顿.又一日,老鼠在洞边发现两只散发着油香的虾,便急不可待:"送到嘴里的美餐,不贪白不贪."三下五除二便又吃饱了.没想到,虾是毒饵,老鼠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7.
苏小和 《廉政瞭望》2012,(22):69-69
越南诗人阮志天走了,他去了一个永远自由的地方,像一只鸟去到了另外一只鸟里。“一只鸟去一只鸟里”.这是阮志天的一句诗歌,汉语诗歌界对阮志天的作品翻译.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8.
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昏了的老鼠找到了一口盛满大米的缸.面对这难得的收获,老鼠自然不会放过,但想起自己被毒死的三个孩子,它仍然十分警惕,先用舌头舔了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以后,老鼠发现自己依然口不干舌不燥头不疼,反倒觉得有点多虑了.接下来自然是一通饱吃,吃完倒头便睡.不知不觉中这位老鼠就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心里就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再想跳出来也越不过那样的高度了.更要命的是此刻的它已经肥得像一只笨拙的猫,没有多大弹跳力了.以下的结果必然只有两个:不是被粮主人打死,就是饿死在缸中.  相似文献   

9.
近读寓言《生命高度》,感触颇深。寓言说的是一只老鼠掉进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自然不会放过,但饿慌了的它仍是十分警惕的。先用舌头舔一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以后,发现自己依然口不干、舌不燥、头不疼,接下来自然是一通饱吃,吃完倒头便睡,不知不觉,这样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10.
正听得进反对意见,古往今来都在倡导。《晏子春秋》有个典故:齐景公酷爱鸟,他得到一只漂亮的鸟,派名为烛邹的人饲养。可几天后鸟飞跑了,齐景公气急败坏,喝令杀死养鸟人。晏子想制止,但又不能冒犯君威,说话很有讲究。他向齐景公请求:"烛邹罪有三条,让我宣布其罪状再杀。"齐景公允许了。晏子数落起烛邹:"君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罪一。让国君为一只鸟杀人,这是罪二。此事各国诸侯知道了,会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属下的性命,从而鄙视我  相似文献   

11.
临终遗言具有特殊的智慧,这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信仰。《论语》中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一般,有一种自然吸引  相似文献   

12.
鼠猫交易     
花猫吃老鼠吃腻了,想换换口味。一日,它寻见一棵大树枝上挂着一条鱼,垂涎三尺,但又懒得爬上树偷食。怎么办呢?逮老鼠是它的看家本领,它终于在老鼠身上想到了办法。 天黑时分,花猫隐藏在暗处,见到有两只大老鼠探头探脑地出了洞,于是冷不防扑了上去,将它们逮获。两只老鼠“吱吱”直叫,花猫不耐烦地训斥道:“叫什么?今天我还不想吃你们呢!”老鼠一听连忙求饶:“猫大爷,那你就放了我们吧?”“放你们  相似文献   

13.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齐玉朝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  相似文献   

14.
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提法,有的同志认为是不科学的。主要理由:①这种提法不符合客观实际。比如鸟和老虎都是事物,它们就没有什么联系;石头和禾苗都是事物,它们也没有什么联系。②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曾批判形而上学,“只看到一个一个事物,忘掉了事物的互相联系”(《反杜林论》),但这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只"水老鼠"的"威力"有多大?河北省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家中的财产显示:现金1.2亿元,黄金37公斤,房产手续68套。这一消息引发强烈关注。这个"水老鼠"是怎样疯狂敛财的呢?"马矬子"敛财不给钱就不通水企业落户北戴河,需要通水,就得掏钱;给的钱少,立马断水,企业就得关停——马超群就凭着这种"黑社会"式的手法,在当地"无法无天"。马超群,当地人称"马矬子"。作为北戴河供水总公司的总经理,他不仅负责北戴河区、南戴河旅游  相似文献   

16.
在一座谷仓附近,有一只孔雀,旁边还有一只鹅和一只火鸡。鹅和火鸡用嫉妒的眼光看着孔雀,讥笑他的骄傲是荒谬的。孔雀知道自己出众的优点,所以根本不在乎他们卑鄙的嫉妒,展开他那美丽的羽毛,让他们看得眼花缭乱。“你看那只自负的鸟,”火鸡说,“那家伙有什么骄傲值得如此炫耀!世上有过这么一只如此自负的鸟吗?如果从本质上说,火鸡的皮肤比这只丑陋的孔雀更白更美。  相似文献   

17.
文论集萃     
毋忘忠告□魏信德一次,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七种语言的鸟。“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忠告。”“先告诉我,”猎人回答,“我发誓会放了你。”“第一条忠告是,”鸟说,“自己做过的事不要后悔。”“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相似文献   

18.
宋濂《龙门子凝道纪》中有一篇“焚鼠毁庐”的寓言。大意是说,越西有个独居的男子,他用茅草盖房,靠自己耕种得到粮食,柴米油盐都不依赖别人。他经常被老鼠所苦,这些老鼠白天成群结队奔跑,晚上鸣叫、啃东西,直闹到天亮。这男子心中积压着对老鼠的痛恨。有一天,他醉酒回家。刚刚躺下,老鼠便发出各种吵闹声。他勃然大怒,拿起火把四处焚烧,老鼠烧死了,茅屋也烧光了。龙门子去慰问他。他说:“人们不可被积压在心中的愤恨支配啊!”这篇寓言以前读过。最近,又一次想到这  相似文献   

19.
“文革”中,有一位老革命用他的巧手妙笔书画,同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倒行逆施进行斗争:他画了几个螃蟹,侧题:“看你横行到何时?”画了几只老鼠跳梁,眉注童谣一首:“小老鼠,太猖狂,不学好,去跳梁,没有好下场!”这个人就是陈云涛。 中共的早期党员 1906年1月,陈云涛出生于山东黄县一个商人家庭。在青岛中学读  相似文献   

20.
“高薪养廉”何时出笼,不记得了,只记得人们提起此说时的态度。官场上的人说,每月就那些死工资,当干部的太清贫了,所以才会贪。老百姓却说,不贫的,和老百姓拿一样多的钱,过一样的紧日子,甚至苦日子;贪的,就是给他金山银山,他还是照样贪。就像老鼠,吃得再饱,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