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关系到农业的发展 ,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民的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 ,“三农”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从目前形势来看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转移速度、转移渠道和转移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昌吉州从1993年开始进行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十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依据调研数据,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昌吉州经济社会的影响、制约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加快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化解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弱质和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加之传统跨越式转移模式的局限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难度越来越大。鉴于此,重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就成为必然选择。在当前情况下,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双梯度转移更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它更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步骤、持续渐进、科学合理地转移。  相似文献   

4.
交易成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二元经济的转换进程,本文应用制度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交易成本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农民是理性经济人,在对转移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后作出迁徙选择,转移成本直接影响转移的绩效.提出,劳动力产权的弱化、信息的不对称和地方政府职能缺位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较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交易成本、实现其合理有序转移的简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向红 《学习论坛》2007,23(9):51-53
河南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女性劳动力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村潜在和现实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分。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努力为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女性的整体素质;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使农村女性劳动力由自发转移为有组织转移;快速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加强维权,建立信息平台,优化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宁夏需要从限制开发区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会越来越多,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模式就是适应这一变化的一种农村人口转移模式,它对促进农村人口职业转变和空间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地区城镇化步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贾愚  孙友然  江游  朱素阳 《唯实》2008,(8):101-106
在对江苏农村人口未来十年间转移趋势判断的基础上,针对江苏待转移就业的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和已转移就业质量不高等特点,根据对江苏城镇转移就业的承载力分析,提出有序推动江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茜 《世纪桥》2007,(2):29-30
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条件。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关系到库区的发展与稳定,但其目前尚存在一定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重庆市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该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制约红河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就加快红河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如果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以下特点:高度倾斜性;兼业型;粗放型;布局分散、结构低、层次重复;剩余劳动力由隐性变为显性再到转移;多层次、多样性;不平衡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乡镇企业的吸纳能力减弱;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欠发达严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社会体制约束;制度法规约束。  相似文献   

11.
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口环境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当前影响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 人口环境因素,主要是农村人口数量大,整体素质低,人口结构不合理。因此,必须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控制农村 人口数量;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劳动人口充分就业,增加收入;努力提高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 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困境、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能够得到比较可靠的社会基本保障,不仅是现实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现状以及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的需要,更是维护农村大局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农村传统的土地养老保障和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民需求,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宁夏,60岁及以上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10.98%,和7.20%,说明宁夏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2%,意味着宁夏农村养老以及养老模式的构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作为经济先发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相对较早,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两种:农村人口适度转移;农村人口基本不转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使这两种模式更加完善与良性发展,必须更新观念、强村富民、提倡新风。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减少农民的数量,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分析农民工流动的利弊及制约因素,加大户籍改革制度的力度,规范和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大量隐性失业和盲目的人口流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城乡之间制度性差别等问题,成为影响构建劳资双方之间的和谐、社会稳定和城乡居民之间和谐的诸多障碍。因此,只有切实地解决农民问题,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已陷入困境。从长远来看,只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新农民筹资模式,加强对农村养老基金的运营管理,不断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法治建设,才能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离不开农村信息服务的有力推动。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信息服务仍然存在组织和引导力不足,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寻找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路径变得刻不容缓。分析大学生村官带动农村信息服务的优势,通过经验总结和案例引用等方法探寻大学生村官带动农村信息服务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是乡村社会政治发展的一种新型政社权益关系结构状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目标和长远机制,而吸纳农村妇女参与政治则是实现乡村治理的必然要求。目前,虽然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意识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却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机制制约和现实困难,如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权和平等话语权保障机制滞后、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民主和法制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为此,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全面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状况:一是构建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权益保障体系,二是培育乡村社会女性公民主体性政治文化,三是加强和改进乡村社会女性公民组织化机制,四是完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动力保障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刚刚过去的一轮通货膨胀中,农村的CPI涨幅持续高于城市。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给农民带来更重的负担,也会阻碍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一是根据一价法则,农村市场价格有向城市市场价格加速收敛的需要;二是农村市场自身不完善;三是政府的财政投入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对农村市场不利。面对这种局面,要从财政投入、完善和规范农村市场制度以及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