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保安》2012,(2):65-66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名物业公司的保安员,上个月公司以我擅自离岗为由扣了我200块钱,其实那次我因为拉肚子去了厕所,只是临时离开,也告知了同班的队友,但是公司方面仍然坚持扣钱,我总觉得200块钱扣的有点多,我一个月才1400元。但是公司方面说就是这么规定的,我总觉得公司的这一做法不合法,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近视眼     
近视眼王刘生我已记不清是在高中哪一个年级开始戴上眼镜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在这之前,我是挺羡慕班上几位戴眼镜的同学的,每瞧他们那模样儿,总觉得比别人要神气潇酒!加上他们中又有几位成绩还特别的好,老师每次批评我的时候,就总少不了要把他们做模样儿,说人家成绩...  相似文献   

3.
下课了,同学们围着我说:“老师,你上课光举外地的例子,我们总觉得离我们远,看不见,摸不着。”从那以后,我除了举外地例子外,总还要有针对性地讲些身边的例子。在讲《人生的价值》一课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5岁的郭学文烈士,生前是我校学生,中学时代就立下了为四化作贡献的弘愿。毕业后,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参了军。由于工作出色,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0年4月5日在平息阿克陶县巴仁乡反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4.
心灵的镜子     
人们常说心灵是一面窗户或镜子,心地善良就会映射出爱与包容,心地丑恶则折射出人性的卑劣卑劣。而我觉得,孩子的心灵更是一面镜子,他反映出更多的是天真和爱心。一次,我在电视中看到一个“电梯里的镜子有什么作用”的节目,心里非常感慨。电梯里的镜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我于是向我的学生也提出了这个问题。经常出入电梯,就会发现许多电梯里都装了一面镜子。最初,我觉得这面镜子可能是为了整理衣冠之用,或者是为了扩大空间感。然而,我那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却给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一个小妹妹晃着头告诉我:“每次我和妈妈乘电梯的时候,妈妈总…  相似文献   

5.
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一线的中学政治教师多一些,也就经常听到对于政治课程的一些抱怨。政治课不符合实际、学生没兴趣等等言论不绝于耳。按照这种逻辑,政治老师不受待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样的说法,初听来还觉得有点道理。到后来越来越觉得刺耳。学生不喜欢政治课,是谁之过?政治课程、政治教材,还是课程制度?政治老师不受欢迎,是谁之过?学科原因、个人魅力,还是努力程度?最近听到的一则案例,或许可以让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点新的思路。一位担任班主任的政治老师,在开学之初就细致地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和科任老师的生日,为集体庆祝生  相似文献   

6.
刘秋云 《半月谈》2004,(24):58-58
老师教出的学生多,被称作“桃李满天下”。但在众多“桃李”当中。谁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呢?在许多老师的眼中,首先是当官的。经常被老师挂在嘴边的往往是当了乡长的某某、当了县长的某某,等等。其次是特别有钱的。当上大老板、大富豪的某某,捕有上百万、上千万固定资产的某某。也经常被老师夸奖有加。让老师骄傲的这些人,其实无形中就会成为后来学生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学习新课或复习作业中,总会有一些迷惑不解的难题需要解决。往常都是学生向教师提问,并要老师为其解答。而一个偶然的尝试机会使我们觉得,学生提问学生答,效果更好。1.改变“学生问、老师答”的传统答疑格式,激发了学生──学习主体的竞争参与意识,调动了他们问答以及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2.既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3.然助提问学中解决了疑难问题.也触发了答问者想为他人解难释疑的自我表现欲望,进而促使学生共同努力学习。那么,学生提问学生答有哪些情形呢;(1)课内课外学生提出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8.
玩伴难寻     
吴凯松 《乡音》2011,(4):48-49
上小学的女儿迷上了打羽毛球,上学时天天和同学一起打,放了假就老是想拖着我们俩去打。我是一个在运动方面能懒则懒的人,孩子的爸爸呢,觉得闷在一个羽毛球馆里大汗淋漓地运动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刚接班的第一次作文课上,面对有些学生从来就没有写过作文的情况,魏老师就读一篇文章,让学生记,不会写的字用汉语拼音代替,拼音不会写的,用"○"代替,哪有学生连"○"都不会画的呢?就这样,学生慢慢地学会写作文了。  相似文献   

10.
安勇 《传承》2008,(23):53-53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自己也没有看答案,就出给了学生。题目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热自动化专家、东南大学名誉校长钱钟韩教授在谈及治学经验时说:“我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觉得还是某些公认的‘蹩脚教师’对我帮助最大。他们每次讲课,只能提出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由于他讲不清楚,就会引起我的注意,把脑筋集中到真正的难点上。听课之后总觉得不满足,就只能自己去学。” 钱教授的话当然不是鼓励我们的老师都去做不能解决问题、讲不清楚的“蹩脚教师”。那么,是不是教师解决问题能力强、能讲得很清楚,就一定是“高明先生”呢?非也! 我认为,教师应具备能解决问题、能讲清楚问题的能力,但又…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位刚调入我校的女教师,每当学生遇见她说“老师好”时,这位教师不仅很有礼貌地向学生点头微笑,而且回敬一句 “你好”。当这位教师说完“你好”后,我发现刚才说“老师好”的学生喜不自胜,那表情似乎在说:“老师对我挺有礼貌呢!”每当我看到此情此景,总使我思忖良久,浮想联翩:是啊,在平时学生见了老师总是“老师好、老师好” 的,而我们的老师又有几个  相似文献   

13.
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根本不做笔记;有部分学生的笔记是在书本上从头到尾画横线;部分学生将老师板书照抄下来,一字不缺。我觉得这样的“笔记”作用不大。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提高学习效率呢?第一,在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课堂“骨架”笔记(专用的学习笔记本或者直接记在课本上)。这类笔记一般比较简洁、精炼。笔记纲要如果做好了,学生复习时就能一目了然,更能认识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利于学生将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而且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政治知识的脉络。第二,在做“骨架”的同时,应筛选比较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感悟聪明     
前几天政治课上,讲到合理调节情绪时,我问学生们:“当你走进考场由于过分紧张而无法答卷时,你应如何调节情绪呢?”一个学生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把监考老师赶出去”,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如此这样的事还发生过几次。我真觉得这个学生既闹又笨。 今天又是这个班的政治课,我心中有几分发愁与无奈。心想:不知这个调皮鬼又会出什么新花样,我用什么招术来对付他呢?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教室前,只见他站在讲台上,手中舞动着直尺和量角器。见此情景,我顿时表现出十分生气的样子,猜想他又在搞什么鬼把戏。我一步走向前去,准备问个明白,…  相似文献   

15.
那天,孙子拿着他的老师布置的一道作文题来问我,题目是《什么是幸福》。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他:“我告诉你,有一个叫林清玄的作家,他觉得他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汽水给他喝到能够打嗝。而你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水源遭受了污染,自然水也就无法正常饮用了。而如果把社会的风气比作河流,那么那些不公正的现象,想必就是种种的污染源;而破坏到水源的污染源,又会是什么呢……我曾听说过一位法学院的老师在课堂上被学生当堂“质疑”的经历。那天,老师在课堂上引领分析案件,要求学生们从诉讼法理和实体法理和实体法理两个角度对该案的法律文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敞开你的门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老师放下架子, 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融为一体,对教学活动 的开展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拉近老师与学生的 距离呢? 1.敞开办公室的门。学生对老师自古就有 敬畏感,大多数学生不敢接触老师,这无形中 使师生产生了距离。敞开办公室的门,让更多 的学生敢于走进来,愿意走进来,或请教问题, 或吐露心声,视老师为朋友,增进师生之情,拉 近师生距离。  相似文献   

18.
政治老师往往记不住学生姓名,这是客观事实。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有:一是老师一般都担任多个教学班教学工作,老师多数在上课时才与学生接触,平时难得在一起,因此,客观上造成老师识记学生少。二是有的老师不注意对学生姓名的识记,他们认为:我上课学生听课就行,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心思去记他们的姓名。但我觉得,熟记学生姓名决不是多比一举。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讲记学生的姓名:一是接班初游览学生的花名册识记;二是通过考勤识记;三是通过课堂个别提问识记;四是通过个别辅导谈话识记;五是通过面对&批改作业识记;六是通…  相似文献   

19.
由于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教师的课堂结构起了很大变化,“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即由“老师讲学生听”变成了“老师问学生答”。热闹是怪热闹的,但并非都能收到“令其善疑,诱以审问”的效果。一般来说,有计划的课堂提问均是由教师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这样,一个个问题就像一个个路标,牵引着学生前进。自然,教师的主导性是加强了,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相应地被忽略了呢?会否造成“教师提问——学生略答——教师讲解”,问答不止、讲解不止、循环往复的局面呢?实际上“提问”不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八年,安阳市周家营小学一年级收下了一个失去双臂的孩子,他叫赵庆丰。夏天天热,庆丰用脚写字,一会儿就累得满身大汗;冬天酷冷,光着脚丫子,经常冻得冰凉发木。赵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就常去火上烤烤手,然后抱住庆丰的脚给他暖暖。老师的举动,就是最好的榜样。全班三十二名同学被老师的行动感动了。他们想,怎样才能减轻赵老师的负担,为庆丰做些事呢?一天,袁爱民在上学的路上拣到一个石头蛋,心想,要是把石头蛋放在火上烤热,放在庆丰的脚旁,冷了就用脚捂着暖暖,多好。从此,一下课,同学们都争着去烤石头蛋。但是,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