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反围剿比较全面地尝试和集中展示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中十大军事原则主要思想,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在红军战略战术乃至整个中国革命战争中的主导地位,在中国现代史乃至当代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战略影响。  相似文献   

2.
罗坊会议在红军反围剿战争史、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罗坊会议强调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罗坊会议期间,毛泽东还作了深入细致的兴国调查,身体力行地展示了我党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向实际学习,根据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作风。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深化对罗坊会议的研究,对于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主要代表。从1927年9月秋收起义到1931年9月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毛泽东坚持从实际出发,善于向实践学习,为红军建军原则和战略战术原则的初步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两个原则相结合,构成了毛泽东军事路线的主要轮廓。因此本文仪就这两个原则的形成作一探讨.一、红军任军原则的形成中国红军从1927年8月1日审昌起义创始,到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红军中的共产党通过同各种错误思想和强大的敌人作斗争,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红军的建军原则。由毛泽东主持起草并为红四军九大一…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反“围剿”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是诱敌深入作战方针的胜利,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为保卫苏区合力歼敌的结果。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的全过程中,从毛泽东“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提出、周密部署到正确实施,都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毛泽东“诱敌深入”军事思想在红军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湘潮》2007,(6)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在作战原则、作战理念等方面的对比,阐述了《孙子兵法》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影响,并进一步论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孙子兵法》内容和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旨在通过这一初步研究,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启迪中,加深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解,更好的学习和运用这一宝贵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红军四渡赤水发生在1935年1月至3月间70多天的时间里,是长征途中毛泽东军事指挥的得意之笔.但实际上,四渡赤水期间的,红军并非势如破竹、屡战屡胜,其绝妙之处在于实事求是,不拘俗套,根据形势灵活机动地调动部队,最终为长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既是审时度势的正确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即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对红军作战的决定性作用的重新确立.  相似文献   

7.
熊轶欣 《世纪桥》2020,(1):18-20,69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建军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发端于八七会议,相对成熟于古田会议,包含了独立领导武装力量、开展人民战争、建设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红军作战指挥原则等思想。本文从历史文献特别是毛泽东著作的角度,对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06,(4):60-61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同时决定以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为三人小组,全权指挥军事。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卢保亮 《求实》2012,(Z1):12-13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我军的成立、发展、壮大乃至最终取得革命政权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中单从作战指挥运筹思维的角度看,其胸中有"数"、举重若轻的作战运筹思维样式更折射出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一、毛泽东胸中有"数"作战运筹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指挥军事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后,军事路线、军事战略指导方针和作战指挥由秦邦宪、李德所包办,造成了红军作战的屡屡失利。在遵义会议上,秦邦宪、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被撤销。遵义会议以后,虽然毛泽东进入了中共中央领导核心,重新回到了红军领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时期,朱德承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对红军游击战争进行了可贵探索,确立了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领导了中央苏区游击战争的成功实践,为红军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扩大和巩固革命根据地、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朱德游击战争思想与实践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因为毛泽东的正确指挥和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红军中指导地位的确立,保证了长征的最后胜利。经过长征军事实践的检验,毛泽东军事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史文苑》2010,(6):56-56
罗坊会议在红军反“围剿”战争史、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罗坊会议强调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罗坊会议期间,毛泽东还作了深入细致的“兴国调查”,身体力行地展示了我党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向实际学习,  相似文献   

14.
该书是国内第一部从军事史的角度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专著,填补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该书实事求是地阐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及指导意义,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建军、战争和作战、国防建设的理论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5.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同时决定以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为三人小组,全权指挥军事。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说明:《画说长征》(三)图2、图3、图7为通道县委宣传部张建国供稿)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  相似文献   

16.
湘江战役的反思和红军过广西的反思实践,通过总结历史教训,为红军确立正确的军事路线开启了一个窗口。这对在反思的基础上构建红军的整体军事战略思想,推动毛泽东军事思想从"枪杆子出政权"、"上山"军事理论到"积极防御"军事理论的转变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央红军进到黔北,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特别是解决了最主要、最迫切、最关键的军事问题,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3人组成的军事小组全权指挥军事作战行动,从而在这个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  相似文献   

18.
周沙 《党史文苑》2012,(4):11-14
"十大军事原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正确认识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点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我军作战指导原则进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总结。以彭德怀、贺龙、粟裕、罗荣桓、曾中生等为代表的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其光辉的革命生涯中,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战略思想,并以多年的战争实践和指挥战斗、战役作战经验,为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十大军事原则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中央苏区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是由毛泽东亲自指挥的,并取得了胜利。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时,王明“左”倾错误排斥了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但传统说法是,毛虽然人不在,但其思想在。第四次反“围剿”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由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红军中的影响。笔者认为:一个如此大的战役,仅仅是靠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影响,而没有朱德、周恩来等英明的指挥员,没有周密的作战计划,以及战时的机动果断措施,要想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1934年1月,中华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王震作为湘赣苏区代表团党支部书记出席了大会。他这次来瑞金,还有向中央汇报湘赣苏区军事工作,讨论湘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作战方针问题的任务。此时,王震的心情是相当沉重的。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中共临时中央和李德继续推行军事冒险主义,强令红军“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单纯防御路线代替积极防御路线,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运动战,完全抛弃了毛泽东在实践中给红军制定的一整套战略思想和军事原则,结果使红军很快陷入被动地位。湘赣苏区的情况也是十分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