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刑事拘留、逮捕、收容审查是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对付犯罪分子或嫌疑犯的三种重要的武器。在刑事诉讼中,通过采取拘留、逮捕强制措施,给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以及人身自由的必要限制与暂时的剥夺,对防止其逃跑、自杀、串供、隐匿或毁灭证据等,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那些无法采用拘留、逮捕或依靠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无法达到目的的特殊犯罪分子,即流窜作案及有流窜作案嫌疑的人犯,通过采取行政性的收容审查措施,以查清其犯罪事实,取得必要的证据。因此,刑事拘留、逮捕、收容审查是公、检、法机关同犯…  相似文献   

2.
关于刑事拘留的条件和范围,在我国《逮捕、拘留条例》第6条和《刑事诉讼法》第41条中,已有明确规定。但在具体实施时,各地区、单位所掌握的标准却不尽相同,这主要是由于对刑事拘留的条件和范围认识不一致。因此,笔者想就如何理解刑事拘留的条件和范围问题,谈一些浅见。一、刑事拘留的条件和范围。《刑事诉讼法》第41条已经明确规定了刑事拘留的条件及其范围,即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具备了该条所列的七  相似文献   

3.
当前,收容审查存在过多、过滥的现象,收审把关不严,质量不高,超范围、超时限收审仍带有普遍性。各地都严重存在着把收容审查作为办理刑事案件的常规手段,无视收容审查范围的规定,大量地把应该用刑事拘留措施的人犯采取收容审查措施,甚至把违反治安管理的人都以“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名义收审起来。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一些警员业务素质较差,在刑事拘留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无法把呈报逮捕所需要的证据材料调查补充完毕,因而只有先把案犯收审起来,以留下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从客办案。2、以收代侦、以收代罚的现…  相似文献   

4.
收容审查(收审)是公安机关用来对付流窜犯罪分子和流窜作案嫌疑分子的一项行政强制措施。其对象是有流窜作案嫌疑或有犯罪行为又不讲真实姓名、住址,来历不明的人。理论界关于收审利弊问题争论较大,成为公安机关及社会有关方面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收审的由来及其演变 收审是公安机关同流窜犯罪斗争实践的产物,六十年代初期,农村经济遭到破坏,大量人口外流,在这些流浪人口中,少数不法分子混迹其中,进行偷盗、拐卖、抢劫、破坏等违  相似文献   

5.
刑事拘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拘留是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运用最为广泛和普遍的一项强制措施,也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打击刑事犯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由于刑诉法自身规定的不明确以及相关补充规定有与刑诉法相悖之处,加之执法者主观因素等影响,导致司法实践中违法适用现象普遍。为此,有必要对刑事拘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拘留是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它与逮捕一起被广泛适用。当前,我国拘留制度实施中,主要存在拘留对象被不当扩大、拘留期限延长较为普遍及拘留适用程序缺乏监督制约等三个问题,而拘留功能的异化、拘留实质条件的缺失及拘留期限延长的失范是其重要因素。为此,可以从协调现行拘留与逮捕的制度功能、对拘留与逮捕进行一体化改造及强化对拘留适用的监督制约等方面来完善拘留制度和程序。  相似文献   

7.
收容审查,作为公安机关普遍使用的一种措施,多年来对其性质、利弊、存度等问题,有关各界争论不休,理论上和实践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不少。笔者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收容审查措施始于六十年代初。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盲流人口剧增。为了制止盲流,整顿社会治安秩序,在大城市设立了“收容遣送站”,以民政部门为主负  相似文献   

8.
收容审查是长期以来我国治安和司法实践中存在问题颇多的一项措施,也是目前理论界争论较多的一个内容。 一、收容审查的现状 (一)收容审查的立法状况 收容审查源于收容遣送工作。收容遣送工作最早始于50年代初期,原本是一项社会救济方法,主要用于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  相似文献   

9.
收容审查是对那些在刑事拘留时限内无法查清主要罪行和取得必要证据的嫌疑人所采取的强制性行政审查措施。收审的对象是特定的,同时又是一种严厉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其目的在于继续审查被收审人的其它违法犯罪事实。因此,国务院对收容审查的审批及时限作了明文规定:收容审查审批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党组、党委批准,对于有流窜作案嫌疑的必须在一个月内查清事实;案情复杂或跨省、区作案在一个月不能审查清楚的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审查期限一个月;如果仍不能审查清楚而又有延长审查期限必要的,可以报请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公安机关办案程序的原因,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法律依据缺位,对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后引起的国家赔偿和检察机关赔偿监督造成很大的困扰,文章提出解决现实困境的设想:公安机关撤销指控或出具《侦查终结告知书》。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下依法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拘留的条件和期限作了很大的修改,使这种强制措施发挥了打击犯罪,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作用。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办案的实际需要,仍存着需要完善的地方。笔者此文中讨论其中三个较为明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实践经验的结晶。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更加有利于打击敌人,惩罚犯罪分子;更加强化了对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更加明确、具体地规定了公安、检察、法院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就公安机关而言,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重大改革,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调整公、检、法三机关的案件管辖分工,公安机关侦查任务更加繁重;二是完善刑事强制措施,取消收容审查;三是律师提前介入,防止和…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原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拘留的有关规定作了较大的修改,放宽了刑事拘留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使在理论和实践上更科学、更合理。我们从刑事拘留的条件、期限及享有刑事拘留权的机关方面,加深理解会更有效的发挥刑事拘留的作用,克服弊端。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拘留措施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公安机关采用刑事拘留措施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把留置作为拘留的补充措施,先留置后拘留以延长拘留审查时间;在批捕前的拘留审查期限内无法达到批捕证明要求的,都将案件扩大解释为“三类”案件,从而将案件拘留审查期限延长至30日;对“有重大嫌疑”的解释随意。其法律成因是:拘留措施法律规范自身存在的不足;拘留权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因此有修改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它对公安机关侦查破案,防止犯罪分子逃跑、串供、隐匿毁灭罪证,迅速、及时、有效地打击犯罪活动提供了很大方便.但在执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对公安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广大干警的执法活动一直是一种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刑事拘留制度在司法实践运行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刑事拘留强制措施适用的工具化、拘留期限过长的普遍化、羁押期限的极限化、拘留适用的随意性,这极大地损害了犯罪嫌疑人权利。这些问题归因于我国立法规定的冲突、拘留标准过低、拘押合一制度、司法审查缺失等。因此,应当对我国刑事拘留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拘留措施或者超期拘留,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但案件要进入国家赔偿程序,其前提条件是依法撤销案件.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公安机关办案程序的原因,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法律依据缺位,对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后引起的国家赔偿和检察机关赔偿监督造成很大的困扰.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在适用刑事拘留强制措施时,无理由或理由不充足而延长拘留期限的现象十分普遍,其原因在于有关拘留的法律规范自身有冲突,公安机关的考核制度牵制了诉讼,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为此,有必要改革延长拘留期限制度,统一有关法律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考核制度,并建立司法审查制度和司法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9.
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都是由公安机关对具有违法或犯罪的人作出或执行的。司法实践中,两种拘留有连续使用的情况,这不利于保护人权。应以刑事拘留时间折抵行政拘留时间,并在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23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这里所说的“书面答复”,即行政复议答辩书。本文就行政复议答辩书的制作与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