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社会组织发展与和谐社会理论考察的基础上,立足和谐社会构建,分析社会组织发展的作用及意义,并阐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包括充分激发社会主体的创造活力、社会资源的效用活力、社会机制的调控活力.  相似文献   

3.
李春红 《青年论坛》2007,1(3):16-1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该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实现党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分层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历史的、必然的社会现象.大到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小到婚嫁观念中的“门当户对”,都与社会分层息息相关.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分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与主题就是社会各阶层.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来解读和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意从分层角度来探讨和分析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晶 《前沿》2010,(8):42-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经济、完善民主、健全法制和建设精神文明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统筹兼顾、整合社会,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明确这些问题,对于研究什么是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我们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与目标任务,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统筹和谐发展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为构建和谐社会积累并夯实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工作基础。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和谐就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但我国目前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因为社会事业投入不足所致.因此,发展我国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事业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整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纳入视阈,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指导性设计,实际上成为了我国新时期的社会整合战略;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标识的社会整合战略的提出,是我国转型时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学习社会管理知识,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景况与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提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对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局势追求分析,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岑鸿平 《传承》2006,(6):19-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治国方略。实现社会和谐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其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就不可能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成为一句空话。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曾强调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我们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