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期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有的行政型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在市场化的改革中渐趋失灵,而正在试点的中介型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由于外界环境和自身改革的不成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构建新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型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增值及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有资产监管的提出目前,从“国有资产”这一名词的使用情况看,可以将“国有资产”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国有财产或国家财产.狭义的国有资产,它仅指投入经济领域从事生产经济活动的国有财产,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讲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本文使用的是狭义的国有资产概念.  相似文献   

2.
所谓老工业基地,是指计划经济时期依靠国家投资建设而形成的门类比较齐全、相对集中的工业区域.所谓中西部地区,是指除东部沿海地区之外的内陆省份,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战略性调整最为艰难和敏感的地带,因此,加快其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加快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历史要求.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整体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全面理解和贯彻这一方针,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坚持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有哪些意义建国五十年来,国有经济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换成市场经济体制,难点主要在哪里呢? 第一个难点,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我们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使国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难在两点:第一,国有企业的机制必须发生一  相似文献   

5.
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国企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十五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和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明确对老工业基地的国有经济布局和企业改组加大支持力度,这对解决我省国企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难得的机遇,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对我省经济整体搞活意义十分重大。我省是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20年来,国有企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国有经济战线长,分布过散,有限的国有资本不能支撑庞大的经济盘子。要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用改革攻坚破难,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主体建构开始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转向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经营自主的路径。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与国有经济“共同发展”的同盟者地位,这清晰地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现阶段的中国,多元所有制结构和多元经济主体格局被正式认可。其后,我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启动,北方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进入大调整时期,南方沿海开放城市民营经济又有了长足发展,我国经济主体的建构从此步入新的历史时期。严峻的现实同时…  相似文献   

7.
杨励 《探索》2006,(5):75-78
本文从国有经济角色的角度,对发生于20世纪最后20年的非国有化浪潮及其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配置变化的影响建立起一个分析框架.文中先后探讨了发达国家非国有化的深层动因,列举了非国有化的诸种方式,描述了非国有化前后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配置变化形态,并着重论证了发达国家非国有化的经济本质在于其国有经济特殊角色的回归与调整,是一个旨在克服国有经济不合时宜的产业配置,并发挥适当功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国有经济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我国目前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经济应保持多大比重以及在全国经济中如何分布才能更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呢?这既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想就此问题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以往关于国有经济改革的诸多思路,大都是以保持国有经济现在的性质和地位为前提的。这就难以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绝不仅仅是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问题。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企业的经营机制,说到底是由社会财产制度和所有制关系所决定的。目前在《条例》贯彻过程中许多政府主管部门对《条例》赋予企业的自主权截留  相似文献   

10.
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原计划经济体制中所形成的规模庞大的国有经济正在逐步缩减。非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是中国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与经济持续高速成长相对应的是中国国有企业艰难的生存现状。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实际部门到理论界,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国有企业的产业调整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实际上,这个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确定其发展的范围和规模界限?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不断促进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极端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目前,由于国有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弊端还没有完全克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充分发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我区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出现了市场疲软、结构失调的新情况。对我国失衡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去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中现出了通货紧缩、市场疲软、产品供给相对过剩等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调。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面面俱到,配置重点不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竞争性行业的非国有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但从计划经济承接下来的国有经济面面俱到的配置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应  相似文献   

13.
周云 《实践》2003,(12):28-30
一、经济过渡实践呼唤过渡经济道德观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变迁工程.不仅是体制模式的过渡,而且是发展模式的过渡,不仅是经济过渡,而且是道德过渡.中国当前既不是停留于传统计划经济阶段,又没有进入现代市场经济阶段,而是正处于一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大过渡阶段.这是一个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相并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现代化发展与市场化改革相交织,“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携手共舞的新历史时代.   ……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路径的产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龙  杨越 《学习论坛》2005,21(1):54-56
中国的改革经历了重新界定产权的过程。这在中国体现为一个分权化的过程 ,包括政府向企业放权和中央向地方分权两个方面。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产权状况的基本特点是“政 (府 )事 (业单位 )不分”、“政 (府 )企 (业 )不分” ,政府全面介入经济和社会。政府作为政治组织 ,承担着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任务。产权制度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 ,它的建立是从分权开始的 ,分权又催生了私有产权 ,中国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对私有产权的保护。中国正在建立的产权制度的特点是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并存 ,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 ,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监管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王葵 《理论学刊》2001,(3):56-57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体制改革“攻坚战”的重要内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 ,“十五”期间要把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方针。因此 ,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一、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党的十五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主要是指国有经济的调节能力和保障能力。具体来说 ,…  相似文献   

16.
国企改革被公认为是我国经济改革中最难的环节之一.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制度基础,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强有力的支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壮大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竞争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提升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三个阶段.与此相伴随,国企改革大体上也经历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三个阶段.从党对经济体制理论探索的整个历程来看,关键问题是国有企业如何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情况,直接影响或决定了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反过来,国企改革的自身要求和生动实践,也促使我们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准确认识和科学界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问题,是正确发挥和有效实施公有制主体作用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政策基础。由于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是“主体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因此,发挥公有制主体作用,首先要解决好国有经济如何发挥应有作用的问题。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都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有关国有经济作用的最高度…  相似文献   

19.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根据十五大精神,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是我党认真总结二十年改革经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贯彻落实这个指导方针和战略部署,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突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我国国有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国有经济规模过大、战线过长、分布太散、机制  相似文献   

20.
实现国有经济控制力与竞争力的"两力结合"是正确理解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而科技创新又是实现国有经济"两力结合"的关键.通过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社会条件机制、经济利益机制、主体建设机制和中介组织发展机制,就能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控制力与竞争力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