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党内法规是规范党组织、党员关系的一系列制度规范的总称,国家法律是调整公民之间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制度的总称,二者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都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一方面,需要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让党内法规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成为党廉政建设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包含党内法规在内的各领域规范的一个有机整体,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间既有区别,也有一致性,所以,党内法规体系建设需要与国家法律建设相辅相成,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需要统筹推进,乃至一体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国家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要求把许多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关系以明确、正式的形式确定下来,增加对人们行为进行指导的确定性、可预测性和有保证性,从而把法律调整提到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温绍娇 《学理论》2009,(15):72-73
西方国家均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宏观经济调控具有某些共同点。由于各国市场发育程度、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阶段及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使其市场经济模式各具特点,宏观调控存在差异。比较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之异同,可以为建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供许多借鉴。  相似文献   

4.
褚尔康 《学理论》2023,(1):93-96
作为一种要素复杂的、结构多样、体系严密的社会现象,法律本身具有高度的系统性特征。同时,法律作为一种系统体系,其自身复杂性决定仅仅通过研究静态的法律规范来理解法律系统,将无法深刻把握内在的复杂运行规律。作为一种系统体系,法律秩序规制外部秩序法律系统的产生和分析框架本身是作为研究法律现象的工具和方法。而系统要素本身是从现实社会关系中提炼而来,不能脱离社会实践本身实质内容而抽象谈论概念的运行特点,必须紧密关注概念与所调整社会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正是基于系统性分析原理和分析框架,以及系统法学所具有的独特分析手段和解释能力,实现了系统法理学研究范式从纯粹哲学视域向系统解释学和分析模式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法的宪法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调控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确立经济法宪法地位的必要性 ,确立经济法的宪法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 ,是实现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需要 ,也是消除实践对经济法错误认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田富荣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用各种法律来保证经济活动的公开和公正,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调整、引导、保障、约束市场经济规范化运行,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德龙 《理论探讨》2007,18(2):13-16
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对社会主体的作用力。宪法效力的发挥依赖于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和谐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需要宪法和法律来调整,宪法和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本身就是其效力发挥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刘芷含 《学理论》2015,(5):76-77
法律功能的概念在学界还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但是其分类却是法学界不断研究的议题。由于其划分的标准不同,导致法律功能存在的类型不同,深入研究法律功能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适用法律解决社会关系的矛盾与可能存在的问题。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各种影响法律功能实现效果不断涌现,归类分析其对法律功能实现效果的影响,将有助于法律功能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建设问题,也相应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立法行为需要理论引导,有关创设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可行性研究也就不可或缺,这种研究在法学界尤为活跃。由于市场经济基本运行规律的趋同,以及经济发达国家市场法律体系调节的有效性,在如何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框架的问题上,人们不约而  相似文献   

10.
关于信息立法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提荣 《理论导刊》2001,(11):42-44
一、信息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信息业迅猛兴起,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法律科学给予回答,这些问题大致如下:①条块分割问题:目前我国信息机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信息资源建设对象也自成体系,互相封闭,同时各部门内部割据严重,互不通气,缺乏统一协调和领导,结果导致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与信息资源闲置并存,信息系统建设低水平重复等一系列问题,成为目前中国信息业发展的最大障碍。②信息市场规范化问题: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息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用法律规范信息市场以保证信息市场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制建设应以调整好“利益关系”为最基本的着眼点王先勇法制涉及到"法律"与"制度"的关系问题。国家法律是调整(或规范或安排,下同)国家制度的形式和手段,国家制度是国家法律对有关社会关系加以调整的结果。如果无国家法律这种形式和手段,国家的有关制度就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制是一个薄弱环节。但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实质上只能是法治社会。即必须以法律来调整各种社会经济关系。才能体现出市场经济的公平、效率原则。本文拟就法律创制方面进行价值领域的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3.
法律伦理学是一门法学与伦理学交叉学科,其对于食品安全法的考察,可以为这部社会性法律提供新视角。食品安全法在建构其法律体系的过程中,也应足够重视来自伦理学角度的评价。运用法律伦理学方法考察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加强法律部门的协调性,明确食品安全法律主体的权力、权利及责任关系,完善社会共治的法律保障体系三方面,构建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伦理耦合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有企业所有制和企业组织形式两种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双重企业立法体系。以所有制为标准的企业立法体系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和WTO国民待遇原则相违背。我国应以企业组织形式这一单一标准重构企业立法体系,这需要从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让个人独资企业法适用于外资企业,制定股份合作制企业法,完善国有企业立法,重构外商投资企业立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不能抛开全国统一的法律体系另搞一套,追求地方、部门所谓的“法律体系”,既不能在每个法律部门内形成各自的“母法”和“子法”,各地方、各部门也不能搞自己的“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该是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组成的协调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6.
王俊杰 《求知》2002,(4):47-48
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劳动雇佣关系的调整、劳动力的保护、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监督与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学》是我国法学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关于劳动法律制度和理论的一门科学。学习劳动法律制度,掌握劳动法学知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吴建辉  施红美 《学理论》2009,(15):84-85
和谐社会的诸多关系中,干群关系是核心,而警民关系是干群关系最重要的维度和标尺之一。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关系都在调整和重构中,警民关系也不例外。市场经济条件下,警民关系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公安机关如何主动回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认清形势,更新理念,创新机制,构建新型和谐的良性互动的警民关系,是我国人民警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赢得先机、占据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是一个有规则、有秩序的社会体系,也可以说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的最根本要求是,个人和企业组织的行为、市场的运行和政府的管理都有严格的法律规范,都必须依法行事。因此,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做到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统一,学会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的特点是:1、法制系统化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制法规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对市场经济的确认是具有根本性的;对调整商品经济的民法,特别是民法中的有关“民事主体制度”、“财产所有权制度”、“债权制度”等的…  相似文献   

19.
国有经济改革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重点,进一步深化对国有经济的认识,是学习贯彻十五大关于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克服国有经济存在的缺陷,实现国有经济结构优化,进一步搞好国有经济的需要。一、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是搞好国有经济的首要条件。当前,由于国有经济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过程中,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得以暴露,尽管经过这些年的改革,但由于所有制改革相对滞后,因而人们对国有经济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包含国家法律体系,也包含党内法规体系。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都是规则制度,具有公共性、规范性、普遍适用性等特征,所以,二者存在一致性的方面;同时,由于二者的制定主体、适用主体等的不同,因而,二者也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