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晶 《半月谈》2003,(18):58-59
从2000年7月开始,甘肃定西地区先后组织实施了“双带”(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创业工程和“双培”(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富民工程,就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进性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临洮县从2001年开始,结合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符合条件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双培富民工程”,加强了农村党的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党员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农村发  相似文献   

3.
一赛强村富民。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科学的强村推进计划,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加强农民创业、致富技能培训,挖掘农民创业潜能,激发、激活农民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4.
杨春燕 《现代领导》2011,(10):10-11
他们.曾是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如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他们,身处农村基层第一线.成为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二一他们,就是奋战在基层的村党组织书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必须进一步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2008年以来,长沙市以新一轮村“两委”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选举机制,成功进行了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在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的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基层党组织活力,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增强党组织致力“三农”的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第三批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试点镇句容市边城镇,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富民强镇、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通过激发创业热情,做优创业环境,凸现自主创业,创设致富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在带领农民创业致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先进性教育成为富民强镇、致富农  相似文献   

7.
马家胜 《群众》2008,(9):77-78
近年来,我们扬中市三茅镇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以优化发展的思路和民生为本的理念,坚持富民优先,深入开展“强村工程”、“富民工程”和“惠民工程”等实践活动.为发展增活力,为经济增实力,为农村增魅力,呈现出“项目强村、创业富民、惠及民生”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赵景发 《现代领导》2005,(12):25-25
江苏省姜堰市共有农村基层党组织1125个、党员干部21753名。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将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发展经济、服务群众、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带头富、带领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双带一促”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村级党组织的“头雁”作用、农村干部的“示范”作用和农村党员的“酵母”作用.带来了群雁高飞的“雁阵效应”.从而加快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全市有967%的农村干部、81.2%的农村党员领办兴办了致富项目,带动了近3万户农民走上致富路。  相似文献   

9.
李乐成 《政策》2004,(7):15-16
2003年以来,荆门市委通过组织开展以“建基地,建公司;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内容的“双建双带”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经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感录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江苏省大丰市自2002年以来,按照建设“双强”(带头创业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能力强)型村干部的要求,在全市开展了以“村企联建”为主要形式的“以企带村”工作.即村企联合建立党总支或党委.由党员企业业主担任“双强”型党组织书记,所在村的原支部书记任党组织副书记。目前.大丰市有10个镇的62个村实行“以企带村”,占全市221个村的28%。在运作模式上,“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抓“第一要务”,侧重抓好本村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原任村书记抓“村级事务”.侧重本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村级事务管理。  相似文献   

11.
苏昌选 《当代广西》2008,(19):37-38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党组织的“班长”,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头人”。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党支部书记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一批年富力强、勇于开拓、有组织能力的年轻骨干被选为村“两委”成员。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英山县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309个村8102名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创星”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党员作用难发挥、党员队伍“出口”难疏通等问题,激发了农村党员队伍的活力,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一、根据村级工作需要设岗定责,搭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长期以来,农村无职党员的组织化程度低,荣誉感和责任感较淡。为了把农村无职党员组织起来,在村级事务和农民致富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市英山县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员队伍的实际,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创星”活动。首先,围绕村务和富民…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十分关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曾多次参加调查研究活动,从我们目前手头掌握的20多个乡镇50多个村的道德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我们认为:一、农村的道德建设成效不应低估近10年来,农村各级党组织在致力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同时,花了大量的气力和时间进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已初步建立起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规范体系和实践体系。1、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将此视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龙头工程。自1986年以来,随州市委在全市各个乡镇开展了农村基层党支部目标管理活动,他们以“五个好”为目…  相似文献   

14.
江阴市处于苏南经济板块“第一方阵”,在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确保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主渠道,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从基层的实际来看,县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统筹、重点在富民。我们江阴的做法是,走新型“三农”发展之路,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实行就业富民、创业富民、置业富民、保障富民,构建富民长效机制,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把“三集中”作为新农…  相似文献   

15.
舒旺彩 《湖湘论坛》2002,15(6):19-20
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普遍比较薄弱,问题也比较多。针对这种状况,我们选择张家界市农村作了调查。现结合我们的调查,就如何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几点看法。一、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乡镇党员干部总体素质与“三个代表”要求差距较大,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一是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与“三个代表”的要求差距大。二是乡镇干部的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与农民群众的期望差距甚大。某些乡镇干部的政策法制水平不够高,说服教育农民的能力不强,缺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中存在着能力不足的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带头致富与共富,提高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理顺"两委"关系,提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提升化解矛盾本领,增强构建和谐农村的能力;发展先进文化,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实现村容整洁,提升生态环境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坚持支部领航、能人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媒介.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指导和服务,也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航作用和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必须进一步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去年以来,长沙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基  相似文献   

20.
田永明 《前进》2004,(2):48-48
在忠实践行“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对农民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是摆在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也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稳定大局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农民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要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建设小康为主题,以增强党性修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农民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与创造性,切实当好“三个代表”,始终做到“三个为民”,大力加强“三个教育”。一、加强培训教育,让农民党员在学习教育中提高党性修养,提高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的能力与本领对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