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都市报迅速崛起,不少地市党报发展出现困境。从本质上讲,地市党报作为新闻信息资源的载体,与都市报具有的报纸功能是基本相同的。地市党报与市场化报纸相比较主要是在观念上、体制上和机制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地市党报要实现拓展市场,必须准确认清自身存在  相似文献   

2.
一张报纸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一张地州市报纸的容量更是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版面应用新闻照片来传播更多、更好、更快的信息,让新闻照片在报纸上唱主角,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新闻性是报纸的本质特征,是报纸的灵魂。中国报业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就是对新闻性、对报纸自身特征的不断强化的过程。报纸之间的竞争,貌似发行、广告、经济实力的角逐,实质上是在新闻采编制作上的比拼,是报纸新闻性的比拼。要闻版更应突出新闻性,地市党报要闻版尤其要强化“新”意识,增强新闻性。新闻性体现在新闻的质和量上,体现在新闻的时效、价值的大小、内容的贴近性,以及后期制作上。我国大部分地市党报,在我国报业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却一直游离于报业市场之外或在报业市场边缘徘徊,办报模式陈旧,新闻观念老化,新闻性弱。地市党…  相似文献   

4.
一等奖:(29篇)关注国际动态发掘新闻宝藏强化新时期报纸的服务性浅谈新闻的“返朴归真”地市党报强化读者观念要义地方党报如何办好焦点类栏目关于新时期“三农”报道的几点思考浅谈编辑部的新闻控制策划竞争制胜之宝报纸如何迎接网络时代增强法律意识避免新闻侵权新闻—不同观点群的共享信息资源专版—近十年报纸新闻改革的标尺试谈党报的调产热点报道办好办活党报要闻版地市报如何面对报业集团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坚持党的新旬原则试论“两个满意”的一致性如何跨人网络时代的‘.坎”发现力—记者的生命力联动办报如何抓好新时期经济…  相似文献   

5.
当前,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要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好民生新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既能够使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又能够在读者中产生更强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出自身的特色,提升地市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报的一版被称作要闻版。顾名思义,要闻版就是刊登一些重要新闻的版面,是报纸的“灵魂”版面。报界把要闻版比作整张报纸的“脸面”。地市党报要闻版难办是困扰地市报人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因为要闻版存在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多、新闻公告多、大块文章多,而服务生活类的报道少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要闻版处于被动局面。如何办好办活要闻版呢?笔者结合萍乡日报的实际,认为要使要闻版真正“活”起来,必须坚持做到“六个结合”。一、硬新闻与软新闻相结合作为党报“脸面”的要闻版,是人们阅读时首先映入视线所在。“全党办报,全民办报”是我们党的办报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新闻事业的白热化竞争,要求摄影报道必须做好策划 (一)新闻媒介激烈竞争产生的新格局使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随着新媒介和手机报纸的兴起,全国性和省级报纸在地市影响力的提高,使地市报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新形势下,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不仅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党报尤其是地市报的新闻宣传创新明确了重点和目标。新闻宣传创新,突破口在“三贴近”。在当前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市报要想走出低谷,有所作为,必须围绕“三贴近”在报道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湘潭日报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地市报只有坚持“三贴近”,才能不断地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也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争得更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迈进新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新闻传媒的市场竞争也将更趋激烈。省级党报应对竞争,已逐步走集团化的产业化路子,壮大了实力,增强了竞争发展能力。地市级党报由于处的层面较低,区域性较强,同级大众化报纸还不多,报业市场的竞争还不是十分激烈。但随着地市州晚报等大众化报纸的扩容,地市报业市场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地市党报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走产业化的路子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一种必然和现实的选择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各种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舆论导向功能、服务娱乐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报业市场的竞争,不仅是记者、编辑在新闻采编方面的竞争,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都市类报纸、电视的不断增加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地市党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挑战,地市党报要继续保持主流媒体的地位,需要主动走市场化道路,主动与读者贴近,做足做好民生新闻,把党报办成读者的“贴心”报,以改变可读性差、贴近性弱、发行量下降等颓势,增添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报纸通过新闻话语,向人们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传播”是报纸的基本形态,这里有个怎样“传播”即怎么“说话”的问题,党报作为机关报,不仅要“站”在党委和政府的角度发言,更要贴近百姓、为群众着想;既要把好“话语权”,主动说话,还要注重效果,善于说话,使新闻传播更具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 ,新闻策划越来越被新闻媒体广泛应用 ,大凡发行量大的报纸 ,新闻策划搞得比较好。这对于当前地市党报发行量下滑来说 ,具有重大意义 ,地市党报如何把党报特性与可读性融为一体?笔者以为关键要引进新闻策划。新闻策划的要点一、新闻策划是有创新、科学性的计划。它需要策划人科学、精心、准确的计划 ,但它又不等于计划 ,远远高于计划。它的核心是有创新性、科学性、预见性。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过程和规律 ,客观分析这一过程 ,就可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和现状。新闻事件也不例外。科学的报道计划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为完成特定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党报姓“党”,传播党和人民的声音是它的天职,党报的这一定位决定了它的权威和高度,这就是政务新闻、典型报道、成就报道等“硬新闻”多,社会新闻、街巷生活、百姓故事等“软新闻”少。如此,与都市生活类报纸相比,党报的功能定位使其在读者中的发行和广告经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处于劣势。当前,在许多城市,党报和都市类报纸在经济效益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党报大多是省委、市委机关报,报社所在地以省会和地市级城市居多,地市级城市占到90%以上。城市党报也和其他报纸一样,以刊登消息、通讯、新闻评论和图片新闻为主,向读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新闻、信息和知识,也向读者解疑释惑。以社  相似文献   

15.
地市级党报是我国报业家族中庞大的一支,也是覆盖国土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支。300多家地市报,覆盖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进入新世纪后,地市报面临的竞争态势愈加激烈,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在此形势下,探寻地市党报的发展之路是非常必要的。地市级党报面临的困境目前我国地市级党报面临的局势,简言之,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一)我国地市级党报面临的内忧 1.新闻采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不足与人才外流的矛盾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新闻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除部分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带的地市党报外,绝大部分地市报都既缺新闻采编人才,又缺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西部广大地区情况尤其严重。而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多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报纸跨区域创办政策的放开,加上一些大城市的都市报到地市抢占市场,地市党报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的报业市场中,地市党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传播优势,其区域影响力是垄断性的。然而,近几年来以市场为指向的一批批都市报迅速崛起,其市场覆盖率、绝对发行量不少都超过了当地党报。那些走向成熟的晚报、都市报,功能定位正,努力从“拾遗补缺”、“茶余饭后”向主流报纸转变,向地市党报的“老大地位”提出了挑战。另外,随着网络对生活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晚报、晨报等都市报纸的兴起,地市党报的发行越来越难,因此地市党报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一下发行市场,找出自身的“卖点”,在稳定发行量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党报的政治优势,在发行市场的夹缝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党报姓党”仍是竞争优势和强势党报是党的喉舌和耳目。党报作为主流报纸,其政治优势是非主流报纸不可比拟的,它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地市党报作为党的地方性机关报,其特性和任务决定了它只能姓“党”,必须围绕地市党委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新闻报道。这一特性和任务既规定和限制了地市党报的服务定位,也赋予地市党报生存竞争的优势和强势,使之具有都市报等休闲报纸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兴起,都市报的风行以及各省级党报子报和分社的创办,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地市级党报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在地方财政补贴“断奶”的条件下,地市报如何接受挑战,迅速成长壮大,做强做大报业?潮州日报作出了努力的探索:这就是确立新的办报理念,把报纸当作一种产业来经营,做到主业与副业一起发展,即在办好报纸的同时抓好报业经济,两个轮子一齐驱动。一、新闻立报提高党报权威性加快发展,做强做大报业,其指导思想必须坚持新闻立报,努力提高党报的权威性。潮州日报作为中共潮州市委机关报,由于确立导向、质量是党报生命的理念,因此,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  相似文献   

19.
伴随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过去那种龙头"老大"的地位不断受到冲击。不仅本埠晚报、都市类报纸不断强大,分得"一杯羹",一些省会媒体也来到地方"抢滩"。在这种情况下,地市党报作为党政喉舌,应在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如今,报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一些市民类报纸(如晚报、都市报、生活报)纷纷进行改革,或增版扩版,或加强报道策划,以抢占有限的市场资源。特别是互联网、手机报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更加剧了报业市场的竞争。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正走向市场的地市党报如何才能更好地拓展党报的生存空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