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虚假供述成因的可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犯罪研究》2014,(3):24-32
虚假供述是个体特质和审讯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借鉴现代控制论中系统-状态可控性理论,构建虚假供述可控性研究模型,在审讯-供述系统状态空间坐标系内对个体状态和情境状态中的各因素进行可控性分析,有助于充分认识虚假供述成因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亦有助于理解虚假供述本身是否具有可控性以及可控程度.  相似文献   

2.
虚假供述是指由供述者的特定需要而为的供述,即故意或无意中伪造供述。虚假供述可以划分为自愿型、依从型与内化型三大类。人们供认从未犯过的罪行,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原因,受制于差异性的强制条件及讯问策略。虚假供述的鉴别与克服,对于刑法功能的实现,具有具体的指向价值,它可以从动机分析、压力源、撤销供述时间性、行为人供述解释、记忆失真(虚假与歪曲)、人格特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被告供述在刑事法上对查清案件事实真相至关重要,过分看重其功能则可能导致虚假供述的产生,而虚假供述正是造成刑事错案的一大诱因.从虚假供述的生成机制来看,影响虚假供述的关键因素在于供述的任意性,不具有任意性的供述直接影响其信用性.现行刑事法在确保被告供述任意性方面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但是这些规定之间不仅存在着冲突关系,而且在刑事司法实务上的运作也不甚理想.因此应从确保被告供述任意性入手对我国刑事法进行再审视,在被告供述的取证上实现全程可视化、透明化,在被告供述的评价上严格排除非任意性供述,并使坦白从宽条款的运用相对化.  相似文献   

4.
核心提示:根据作用于犯罪嫌疑人心理方式的不同,审讯策略分为施压型策略和引导型策略.施压型策略,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夸大"策略,是指审讯人员通过对模糊语言、肢体行为、虚拟情景的合理运用,放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错觉,给嫌疑人施加压力,促使其作出供述."夸大"策略可以通过夸大犯罪性质、证据、后果、办案手段等方式进行."夸大"策略包含一定的欺骗性因素,使用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和合理的限度,避免出现违法结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法学》2017,(3):122-131
疲劳审讯不仅会对被讯问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催生虚假口供,诱发错案,因此,对疲劳审讯应当明确禁止,排除由此所获证据。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于疲劳审讯的认定可归结为三种模式:强制性认定模式、裁量性认定模式和原则加例外的认定模式。基于当前的刑事诉讼结构、辩护制度的发展以及既有的侦讯环境,我国对疲劳审讯的认定应采原则加例外的模式,规定除法律设定的特殊情形外,连续讯问超过24小时应被认定为疲劳审讯,所获供述亦应排除。另外,要准确认定疲劳审讯,还需厘清"必要的休息时间"和两次讯问间隔时长的关系,对剥夺饮食和夜间讯问能否归入疲劳审讯也需做出明确回答。  相似文献   

6.
新《刑诉法》规定下,侦查讯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能是以提升合法手段获取供述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获取自愿供述为出发点。而侦查讯问法定强制特点、侦查讯问策略内含的强制性因素又与犯罪嫌疑人的本能的常态的非自愿供述心理之间相互抵触,在侦查讯问实践中如何认识犯罪嫌疑人的自愿供述,提出犯罪嫌疑人"相对自愿"供述观点,成为依法开展侦查讯问,勇于正确实施讯问策略的关键和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遵循合法性和"不致使社会感到惊讶"标准的许诺讯问策略是抓住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需求,使犹豫不决的犯罪嫌疑人看到从宽从轻处罚的希望,引导其在了解法律精神的基础上做出如实的供述。由于许诺没有强烈的心理强迫,不会造成无辜者产生虚假的认罪供述,是一种获得认可的讯问方法。及时抓住嫌疑人的心态和表现,加强许诺和其他讯问方法的结合运用能够取得有效的讯问效果。  相似文献   

8.
所谓影响被告人的心理,就是针对被告人在审讯中不同的心理状况,采用适当的审讯策略和方法,促使被告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从而将他所犯的罪行全部如实地供述出来。这个问题是审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提高审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都是有益的。(一)审讯被告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  相似文献   

9.
站在法教义学的立场上,《刑事诉讼法》第52条相关规范文本的演变、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条款的引入以及司法实践的经验均表明排除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口供的主要目的已经由防止口供虚假转变为保障口供自愿。威胁、引诱、欺骗取供行为构造的核心是对被讯问人供述自愿性的破坏,可鉴于此类取供行为的特殊性以及与正常讯问策略的相似性,相应口供的排除应符合“破坏供述自愿性——行为达到特定严重程度或者可能导致口供虚假”这一双阶层标准为宜。此类违法口供达到排除标准后,可类推适用《刑事诉讼法》第56条将其排除。证据取得禁止与证据使用禁止的关系为取供违法与口供排除的逻辑关联提供了理论参照。综上,排除目的、行为构造、排除标准与排除方法共同构建出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取供排除规则的教义学。  相似文献   

10.
许诺作为侦查讯问中获得被讯问人供述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纵观世界各国的立法以及司法实践,我们发现大多数国家对于许诺均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容许性.对于许诺的客许范围,我们必须采取排除虚假供述与比例原则相结合的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