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成效明显”,这是中央督导组对省农业厅先进性教育活动作出的总体评价。的确是这样,省农业部门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农民增收的推进器。省农业厅厅长段兴祥倡仪全省农业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围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广大党员服务“三农”的本领进一步提高,确保“农民增收”的中心不移,以教育活动的成果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步伐,以提高为农民服务的质量、效能来检验教育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致富,农村的繁荣稳定,是当前基层农村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认真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好了,农村实现小康生活的目标才有了前提条件。在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早已有之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 ,“三农”问题发生的背景是不同的。现阶段的“三农”问题是在我国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的“三农”问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是新阶段“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核心是农民增收。因此 ,围绕农民增收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解决好“三农”问题,全国,尤其是广大欠发达地区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其出路在于给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深化土地承包制改革,明晰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改革财政金融体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财政金融扶持力度;保证农民的政治权利,让农民成为改革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对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在近年连续发出5个加强“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基础上,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中央制定的又一个重农强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常成宝 《共产党人》2004,(20):32-33
中央颁布的“一号文件”,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三农”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盐池县按照中央的要求,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实现了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入世后形势最为严峻的问题,更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深入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角度,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影响农民增收的各种因素仍然存在,为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做好各项工作,尽快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当前,着力拓展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二是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要建立农民稳定增收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银萍 《共产党人》2004,(11):32-33
今年,“三农”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民的疾苦、农民的困境引起了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的关注.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政策。但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学术界一直都在探讨。宁夏党校行政管理教研部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李培文博士,多年来特别关注中国的“三农”问题,并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近日,她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以稳定农村为根本出发点 ;以发展农业为根本支撑点 ;以富裕农民为根本归宿点 ,这三条经验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关于“三农”问题的主要特征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贫困人口量大,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我省属山区农业省份,城镇化率较低,产业化程度较弱,农民增收困难,农村总体上比较落后,解决“三农”问题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深化农村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深层次问题,是推动“三农”工作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郭翔宇 《奋斗》2004,(4):32-33,35
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针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这种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专门制定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六个“一号文件”,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深刻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4.
叶贤林 《学习月刊》2010,(14):37-38
“三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湖北省汉川市把大力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加速器,放宽思路,积极探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是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农信社如何加强管理、勤练内功已是当务之急,因为它对今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农信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提高和改进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真正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刘春玲 《新长征》2012,(10):56-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了2011年的6977元,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仍任重道远,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党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三农”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充分说明了“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农业新闻工作者,要心系“三农”,关注“三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解决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竭诚服务。这既…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先导和推动作用。河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省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尤其是农村信息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服务农村,用快捷的信息服务农民,以农村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根据这一工作思路,近年来我们立足省情,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始终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开创了全省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北票农民为什么发自内心喊出了共产党好?《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解读“党群共同致富信用联合体”》一文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至关紧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农村  相似文献   

20.
15.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