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司法的基本准绳是法律以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而立法解释、司法解释都是依附于立法的,因此,对法律条款的研究,是司法适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拟就贪污罪立法模式作一番研究,并结合实践,就贪污罪的具体司法认定提一些粗浅看法。 一、贪污罪立法模式及其构成 现行刑法为突出对贪污犯罪的惩治,将贪污罪从侵犯财产罪中剥离出来,设专章规定贪污贿赂罪。应当说,贪污罪定罪量刑的基本条款即为该章中的第382条、第383条。但是,由于贪污犯罪形式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刑法在贪污罪基本条款之外,还规定了一些补充性、提示性或照应…  相似文献   

2.
董邦俊 《河北法学》2006,24(10):93-97
现行的贪污罪立法为惩治贪污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司法实践的发展变化,有必要对贪污罪的立法加以审视.结合2003年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贪污罪的体系定位与罪状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官吏或公职人员为官不廉的贬义评价“贪污”一词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含义。为此,将我国刑法中的贪污罪与国外刑法中那些类似于我国刑法规定的贪污罪的犯罪行为进行比较研究,以其对我国贪污罪的立法司法适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中贪污罪贿赂罪法定刑的立法发展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中贪污罪贿赂罪法定刑的立法发展及其完善曹子丹一、贪污罪贿赂罪法定刑的立法发展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贪污罪法定刑的规定,是在总结民主革命各个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立法和司法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早在我国第一次国...  相似文献   

5.
1997《刑法》第382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这一规定是全国人大在总结历次贪污罪立法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对贪污罪以立法概念的形式作出的最简明、最全面概括其犯罪构成特征的较为成功的立法例。可以说这一规定是几十年来我国惩治贪污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从立法发展进程来看,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尽管如此,这一款规定在文字表述上仍然存在涵义模糊的弊端,而立法的不明确直接关系到对立法原意的准确理解以及司法适用的实际…  相似文献   

6.
贪污罪绝对确定的法定数额标准存在明显弊端,对此标准加以调整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和刑法标准"确定性"的要求。"立法相对模糊、司法相对确定"的定量模式能够使贪污罪的数额标准保持实质的稳定性与合理性。贪污罪法定刑设置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数额标准和法定刑区间的划分过于粗糙,有必要予以细化。贪污罪数额标准的司法定量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根据"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量化"数额较大"这一入罪标准;二是按照入罪标准的一定倍数来确定"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针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在司法中应推行地区差别化的数额标准。  相似文献   

7.
贪污罪是我国职务犯罪中一种较为常见、多发的犯罪。严惩贪污罪历来是我国政府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到1979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8年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及至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都十分重视对贪污罪的惩治。其中贪污罪的主体范围问题是立法和司法要解决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略论贪污罪主体之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贪污罪主体之重构丁旬袁晓云贪污罪主体问题在刑事立法、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占有重要位置,且一直为理论和实践的争论热点。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飞跃发展,全国人大和“两高院”相继对贪污罪的主体进行过多次修改、解释和补充,但都有不尽完善之处。1997年3月1...  相似文献   

9.
董邦俊 《法学论坛》2006,21(3):115-119
贪污罪的数额对贪污罪的定罪与量刑具有重要意义。对贪污罪数额理解存在诸多争议,对贪污罪的司法实践具有较大影响。本文围绕贪污罪数额的界定、贪污罪数额的内涵、实践中贪污罪数额的认定标准展开探讨,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从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来分析、探讨与研究贪污罪的认定,包括贪污罪定罪的基本原则、贪污罪与非罪的界限和贪污罪与他罪的界限。 一、贪污罪定罪的基本原则 刑法分则对贪污罪定罪的基本原则没有明文规定,而是由刑法理论对司法实践总结分析予以阐明确定的。关于贪污罪定罪有哪些基本原则,近年来,在刑法理论界认识不尽一致。有的认为包括主客观相统一、协调统一、平等公正、疑罪从宽四个原则;有的认为只有主客观相统一和疑罪从宽两个原则;还有的认为包括依法  相似文献   

11.
职务侵占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召刚 《河北法学》2001,19(2):81-84
职务侵占罪具有行为的职务性、侵占的非本义性和主体的特殊性三大本质特征。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有着貌合神离的关系 ,与贪污罪有着惊人的相似。由于法定最高刑偏低 ,造成了刑罚内部的不协调和司法实践中的束手无策。要解决这些问题 ,应从立法上完善职务侵占罪。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刑事立法对贪污罪主体的规定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我国刑事立法对贪污罪主体的规定及变化赵延波贪污罪是身份犯罪,正确理解和认定本罪主体的身份,是正确认定贪污罪,区分贪污罪与盗窃、诈骗、侵占罪界限的关键性条件之一。而我国刑事立法对贪污罪主体的规定,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地变化着。为明确贪...  相似文献   

13.
浅析贪污罪     
贪污罪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犯罪,学术界对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及相关问题观点不一,对贪污罪的司法认定也存在不同意见.笔者从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及几个争议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对贪污罪的司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贪污罪主体问题在刑事立法、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占有重要位置,一直是法学界的争论热点.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全国人大和“两高院”相继对贪污罪的主体进行过多次修改、解释和补充,但都有不尽完善之处.修改后的《刑法》对贪污罪主体又一次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重构了较为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贪污罪主体范围,这对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维护国家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为此,笔者谨就贪污罪主体之重构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贪污罪立法规定的若干思考张兆松近年来,法学界对修改完善贪污犯罪立法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笔者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完善贪污罪立法规定的若干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以供立法机关参考。一、关于贪污罪罪名的存废问题关于贪污罪罪名...  相似文献   

16.
论侵占性质犯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占性质的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包括侵占罪、职务侵占罪、贪污罪 ,实践表明存在立法界限模糊 ,罪刑关系失衡等问题 ,笔者从比较研究的角度 ,建议将刑法中具有侵占性质的侵占罪、职务侵占罪及贪污罪合三为一 ,以侵占罪予以概之 ,这样既符合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发展的要求 ,重要的是还可解决现行刑法在司法实践中的一系列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刑法规定,通过贪污罪的犯罪结果与处刑数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把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于贪污罪的处刑实践,并依此建立了贪污罪的量刑基准体系,以准确确定被告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数量,以减少司法实践中法官个体之间对贪污罪行为处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石魏  李思 《法制与社会》2014,(16):63+66
贪污罪的犯罪主体一般是国家工作人员,在贪污罪共同犯罪的认定上,嫌疑人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无疑对贪污罪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主犯与从犯只有一人为国家工作人员的情况下,理论上存在主犯决定说、实行犯决定说、实行犯决定说为基础,特殊身份说为补充等争议。本文以一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为研究背景,对贪污罪共同犯罪中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中贪污罪的认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混合制财产中既有公共财产,也有非公共财产。司法实务中对符合贪污罪主体身份的人员非法占有混合制财产以贪污罪论处。显然,贪污罪对象只限于公共财产的认识已落后于现实司法。混合制财产和应交公财物也已成为贪污罪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张蔷 《法制与社会》2014,(6):262-263
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在司法实践中,这两个罪名的认定问题,在同一案件中通常存在较大争议。两罪量刑差距较大,因此对二者正确辩析意义重大。本文将理论问题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对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