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重庆是中央批准的第一个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与其他经济区不同,在重庆试点主要是探索怎样在这种经济类型的地区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为什么在重庆试点?现在进展情况如何?重庆市委常务副书记廖伯康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我国大体可以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地区多为沿海城市,工业经济发达。但西部开发得很不够。我国二○○○年要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光靠东部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2.
五年前,重庆成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中央交给重庆“四件大事”:按期完成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任务;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温饱问题;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五年后,重庆以崭新的面貌崛起在中国西部  相似文献   

3.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实施 四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为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在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倡导下,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从2000年开始,每年从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入部属和省区市属重点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中,选择1100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每人资助2万元,帮助他们完成大  相似文献   

4.
张悦 《党政论坛》2006,(6):24-25
自1999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至今已有六年多了。六年来,国家共在西部地区新开工建设60个重点工程,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水利枢纽、交通干线、机场建设等,计划投资总规模达8500亿元。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46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其中,中央累计安排西部地区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约2700亿元。在国家财政投资和国债资金的引导下,西部12省区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从1999年到2002年,西部12省区市连续四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东…  相似文献   

5.
走进重庆团结村中心站,放眼望去都是印有“中欧班列”图标的集装箱,橙黄色的吊车紧张忙碌,一列列中欧班列驶出站台,前往1万余公里外的德国杜伊斯堡。团结村,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关键地标。2011年3月,中国第一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在此首发。8年后,《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正式发布,截至2019年底,西部陆海新通道目的地已覆盖全球六大洲88个国家的213个港口。以“渝新欧”为起点,西部地区已形成东西南北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带动西部地区从“开放末梢”变身“开放前沿”。另一方面,线路重叠、恶性竞争、基础设施滞后等,制约着通道建设推进和效能释放。  相似文献   

6.
WTO背景下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西部地区的发展放到了重要地位。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随之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在分析了目前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以及融资难的现实成因、综合考虑了WTO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借鉴了国外以及我国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筑“菱形”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系统来解决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单大年 《团结》2005,(3):20-21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促进区域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在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中部崛起”首次列为全国经济工作的任务之一。这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实施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表达了中央解决这个焦点问题的决心,也为中部地区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4年12月8日,中部五省省委书记分别以“打造武汉城市圈”、“湖南要加速产业发展”、“订…  相似文献   

8.
刘亢  黄豁 《瞭望》2002,(23)
制约西部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城市化水平较低,这导致了西部地区既缺乏承载现代化经济的城市带(群),又缺少产生聚集效应的以大城市为代表的经济核心区。从另一个角度说,差距意味着成长空间。近日,在重庆举行了“首届中国西部(重庆)房地产论坛”,正如一位专程从广西赶来旁听的房地产企业老总所说:“西部广阔的房地产市场太诱人了,让人不能忽视!”虽然与会人士的观点各异,但大家都一致认为:西部房地产业已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战略“摆到突出位置”已经近两年了。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一问题作过不少重要的指示,中央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已破土动工;西部各省的领导对开发问题谈过具体的设想和规划;专家学者也发表了数目可观的文章、著作以参与、影响这一世纪盛事。那么,西部地区的广大干部如何认识“开发西部战略”这一问题?他们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基层和中层领导,是实施“开发西部战略”无可替代的领导者、指挥者、参与者。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最直接地关系到“开发西部战略”的进程和成败。2000年7月中旬,笔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看西部开发”问题,在中央党校两个班次的学员中进行了调查,本文是调查结果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已成为举国上下极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这场始于新世纪的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资本市场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上市公司作为经济领域最富有活力、整体素质最高的群体,正面临着无限的商机和严峻的挑战。这是一次跟随政策导向并获取政策支持,从而发展壮大企业的重大机遇。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明确提出,此次开发西部地区的战略意义堪与80年代初开发四个经济特区相比,将西部大开发提到了相当的战略高度,并逐步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方针政策。在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1999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抓住机遇,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利于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下一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从现在起有关部门应加紧进行研究,要进一步明确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重要方针政策,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些论述揭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点和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发展的重大关系,这也是我们思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理论视角和政策选择的基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赵寒 《瞭望》2004,(34)
当前,中央加强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与此同时,这次宏观调控中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冷热兼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给西部地区带来发展新机遇。利用好宏观调控带来的新机遇,西部地区要继续积极推进重点建设任务。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农  相似文献   

13.
一、需求约束是西部开发的“瓶颈”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政府逐步强调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问题,“九五”计划将缩小地 区差距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同时,中央政府预算资金投入中西部 的比例有明显增加,1993~1998年,国家预算资金投入中西部的比例由41.5%上升到51.5 %。尤其是西部,由于陆续开工了一些大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比例增长更快。1998年 ,中央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主张,动用了两个1000亿元大规模增 加投资,其重点用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1999年党和政…  相似文献   

14.
论西部开发中的“补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契机,也是陕西省面临的一次历史性机遇。在这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中,中国西部地区是否能够重新崛起,不仅取决于各省区本身的努力,而且取决于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众所周知,自“七五”以来,我国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上,中央政府采取了优先并加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政策。此项政策实施的结果,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增强了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使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加大,西部地区不仅在经济增长和收入…  相似文献   

15.
肖金成 《瞭望》2020,(15):14-15
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聚焦“成渝”,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意味着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成渝地区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地区。中央做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既是成渝地区担当国家使命的政治任务,也是成渝地区在历史交汇期迎来的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6月 18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主持召开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和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 ,应该向全党全国人民明确提出 ,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江总书记的这次讲话 ,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1999年 11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西部大开发做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 ,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标志着西部大开发已经拉开了帷幕。国家有关部委已在全面制定和部署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世纪之交 ,西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首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将于12月上旬在昆明举行。这是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首次整体亮相。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本届西部文博会组委会主任、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的专访。《瞭望新闻周刊》: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有哪些优势和特色?丹增:首先,西部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这里有内蒙古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及西周到春秋早期的夏家店文化、西藏公元10世纪前后的古格王国文化、云南春秋至三国时期的古滇文化及宋中叶至元初的南诏大理文化、青海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的五凉文化、陕西的远古文化及古帝王都文化、四川及重庆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等等,构成了西部地区文明史的纵向脉络。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22,(10):90-91
西部(重庆)科学城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紧扣国家要求和自身定位,瞄准基础科研和区域创新突出短板,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主目标,着力打造高端研发平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正在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新焦点". 瞄准科技前沿,布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  相似文献   

19.
杜新  刘伟 《瞭望》2006,(29)
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聚集境内外资本的第一梯队,而“环北部湾”地区,则很可能成为第二梯队“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提出,可能引出中国第四大经济圈的热烈猜想。作为中国西部惟一一个沿海的省份,广西谋求“海上突破”的战略从未停止过。如果说上个世纪90年代中央决定兴建的  相似文献   

20.
“反推拉”理论与西部民族地区本土化就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会往能改善生活条件的地方迁移,全国人口流动的总体趋势也印证了“推拉理论”。但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却存在着“反推拉”模型,即贫困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对当地人有着“拉力”而非“推力”,发达地区对西部民族地区人口有着“推力”而非“拉力”。这种“反推拉”模型决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难以依靠人口转移得以根本解决,而依据西部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本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发展民族地区的本土特色经济,以解决本区劳动力的就业反而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