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沿革、经验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一个困扰全世界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扶贫成效.在优化扶贫格局、培育多元化扶贫主体、构建动态化扶贫目标、精准化扶贫瞄准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当前,针对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中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完善扶贫政策,重构扶贫机制,创新扶贫战略,实现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2.
杨智 《党的建设》2021,(6):25-26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甘肃作为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全国乃至全球加快扶贫进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甘肃作为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先行先试区,是第一个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试点区,是第一个集中连片推进区域性扶贫开发行动的实验区,是第一个实施大规模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行动的先行区.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浓缩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1,(24):23-23
国务院新闻办日前发表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我国近十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取得的进展。白皮书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先后制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等减贫规划,使扶贫减贫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回顾、成效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反贫成就,并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模式,在构建"大扶贫"格局、多元化扶贫主体、动态化扶贫目标、多层次扶贫政策、立体型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当前,以扶贫标准上调为标志,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将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继续优化扶贫战略、重构扶贫机制,包括扶贫目标瞄准机制、扶贫项目选择机制、扶贫资源管理机制、长效扶贫机制和扶贫政策协调机制等,努力开拓扶贫开发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大体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新时期扶贫开发等四个阶段。本文揭示了不同时期扶贫开发呈现出的特点,介绍了不同时期扶贫开发采取的措施,论证了扶贫开发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要实现2020年消灭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战略目标,就要探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扶贫开发的新思路和新方式。县级党委和政府是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的"前线指挥部",是推进扶贫开发的责任主体。为了及时、准确地收集县域扶贫开发的信息,反映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总结成效显著的扶贫经验,为决策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对策建议,中央党校精准扶贫智库课题组,对第5期县  相似文献   

7.
提高财政扶贫资金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6年5月16日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建立为标志,我国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已20年。这20年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6年一2005年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1.25亿下降到2365万,减少了1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14.8%下降到2.5%。我国扶贫开发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扶贫资金效益不理想的情况仍在不少地方存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我国自开展扶贫开发以来,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0年中央各项扶贫专项资金达到了248亿元,与1980年相比,增加了30倍。2001—2005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  相似文献   

8.
双到扶贫开发是广东省在扶贫开发中创造的一种新模式。各地将扶贫开发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建立以党建促扶贫、以扶贫带党建的互动机制。双到扶贫模式的开展实施,开创了农村扶贫工作的新局面,不仅有利于强化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的整体水平,而且为培养锻炼机关干部和构建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扶贫开发是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加快建立精准扶贫新机制,让贫困群众在社会改革发展稳定中深切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深切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更加坚定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疆农村与全国同步启动扶贫工作。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初步形成了"五个精准"的扶贫体系,新疆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五个精准",即:"精准扶贫指导思想""精准扶贫方针""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方略""精准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底国务院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了“两个不愁”、“三项保障”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做出全面部署,明确指出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这标志着中国农村扶贫进入到新阶段。基于此,我们对未来十年中国农村扶贫的基本走势作以下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我市从开始农村扶贫工作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八七”扶贫攻坚成效卓著。新世纪我市的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很重,我们要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到村到户的方针,加大扶贫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曲芳 《世纪桥》2008,(1):57-57,75
尽管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当前仍面临着挑战: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依然庞大,现实中的扶贫工作仍面临问题。农村扶贫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现阶段要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农村的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3.
片区扶贫是我国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安徽省六安市是新时期大别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主要战场之一。通过调研分析六安市金寨县、霍邱县、寿县等县区贫困基本情况、贫困人口特征,提出现阶段六安市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实践中,党和政府通过传承发展扶贫理念,适时调整扶贫政策,科学制定扶贫战略,创新扶贫政策机制,构建起多层次扶贫体系,搭建了多主体扶贫格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扶贫开发经验。中国特色扶贫的开展在实现国家全面脱贫的同时,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我国整个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西部特别是以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等为代表的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是教育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不断加大西部教育扶贫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就目前而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西部农村教育贫困的含义有学者提出,当前农村教育贫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大体可以划分为体制改革推动扶贫、专项计划推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等3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史纲的核心内容由组织领导、多元主体、战略布局、运行机制、统计监测、实践模式等6部分构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在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和世界反贫困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精准扶贫是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的主题。全会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全会刚一结束,省委书记王东明即赴南充检查指导扶贫开发工作,他再次强调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做得更实、做得更细。如何才能把省委提出的精准扶贫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如何才能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实做细?笔者认为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逾7亿人摘掉了贫困帽子。但目前我国仍有7014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四川有近500万农村贫困人口。如果把贫困比喻成疾病,那么现在的农村贫困人口就是病得最重、最难治愈的人群。重病需用猛  相似文献   

18.
望谟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县委、县政府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国家扶贫项目、社会帮扶、自身“造血”等多重拉动,着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工程,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促产业、产业兴区域”的方式实施“菜一菜一稻”和“林一草一畜”综合推进的产业化扶贫工程,以及异地移民搬迁工程、“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劳务输出工程、社会扶贫工程和小额贷款扶贫工程,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城口县在以扶贫开发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过程中,注重抓党建促扶贫,积极探索“强、帮、带”党建扶贫机制。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5,(6):18-19
我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贵州省传来喜讯:2004年全省共有4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4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