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共利益”两大精神基础:公共精神和公民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描述"公共利益"的内涵和本质特征,从公共行政实践中寻求公共利益之价值追求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可以开辟出一条认识"公共利益"的新路。对于公共行政人员来说,培养起公共精神是做好公共事务的基本要求,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则应当逐步树立起公民精神,实现从"臣民"到公民的转变,这二者一"上"一"下",构成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两大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2.
陈伟 《理论视野》2008,(12):47-49
公共行政伦理精神是政治体制的“内蕴”和“灵魂”。要顺势把握新的发展预期,通过全面提升公共行政伦理精神这一软实力,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高公共治理主体的伦理素质、因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善治”之道,推进并深化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直至当前的和谐社会之诉求,现代化始终是萦绕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一个实质性问题.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公共行政现代化是其应然维度之一.现代化从"器物"到"政制"直至社会精神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念这一结构性的深化历程,更昭示了公共精神正是公共行政现代化须臾不可"缺场"的价值向度.实际上,从公共行政自身发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双重维度去探究和反思公共行政的现代化现象,我们也发现公共精神不断地从边缘向中心位移,从"遮蔽"状态走向"解蔽".其中,公共行政现代化所涵摄的民主理念、公正理念、契约精神、公共服务精神以及和谐、科学的发展理念等公共精神既是公共行政现代化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骨核与价值引擎.一种多元宽容、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生活能够得以形成和延续必须以发育良好的公共精神为其基本精神质料和社会价值支撑.我们需要从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开新传统公共精神资源,大力培育公民社会、拓展公共治理的实践参与,加强公共意识教育、提升公共理性水平等几个方面努力来促进公共精神的化育与养成.  相似文献   

4.
论公共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公共精神是公民道德和公共行政伦理的基础,培养起广大公民的公共精神,才可以建设良好的公民道德和公共行政伦理.公共精神的生长空间是公共生活和公民社会,它的人格化则是公民气质,故而必须落实到对公民个体的引导上.  相似文献   

5.
用制度培育公共行政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行政理论主张职业主义、行政专才、强有力的行政部门以及部门层级之间的纵向控制关系;当我们考察政府行政活动时,所关注的也往往只是行政体制、行政效率、行政人事、行政决策等管理层面的价值。相比较而言,当代公共行政则越来越强调一种以“公共精神”为内涵的“公共性”,其基本要义在于政府必须把公众的意志作为公共行政的首要原则,行政机关通过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再分配,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确保社会成员追求和实现自己利益的公平机会。因此,行政权成为一种公共服务权,这种公共权力不再是一种“发号施令”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对公共行政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公共危机的管理需要政府行政精神的支撑,因为行政精神是公共行政管理的灵魂和核心。要塑造有强大支撑力的行政精神又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作为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以及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决定着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行政精神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共行政发展中交替成为关注的焦点。以效率主义为核心的工具理性,在行政学建立之初就被确定为行政业务追求的主要价值。新公共行政剖析到效率主义的弊端,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主张行政学应更多的关注公平、公正、民主等价值。以市场化和工商管理手段为主要特征的新公共管理似乎又回到了“效率中心主义”。如何找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共行政发展中的平衡点,规范行政学科学地发展,给我们提出了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的基本要义在于政府必须把公众的意志作为公共行政的首要原则,在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公共行政精神的培育。公共行政精神的缺失有其制度方面的根源,为此,应重视运用制度力量培育公共行政精神。就我国目前公共行政精神公展现状与要求,可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治理体制及公共政策体制,逐步培育与行政体制改革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行政精神。  相似文献   

9.
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是为了使履行政府职能的公共管理主体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维护离不开有效的公共行政,而有效的公共行政必然是责任行政.从前赡性视角审视行政问责制的构建,则意味着政府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行政问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有预见性的提出相应对策,以达到完善行政问责体系.服务公共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西方国家“突破官僚制”的行政改革中,逐渐成为主导性的行政范式。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经济、效率、效能的片面追求,使得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等公共行政应有的价值观念丧失殆尽。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应运而生了。它在肯定新公共管理理论固有价值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与实践中的缺陷进行了批判,努力构建一种以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为指向、顺应现代公民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公共行政范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行政学)在其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所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具体评述了每种研究“范式”形成的背景、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劣。作者力求表明,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主题、方法和理论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现实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尤其是管理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代国内外变化着的公共管理的现实尤其是转轨时期我国公共管理的现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拓展行政学的研究范围,转换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改变原有的理论形态,以便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2.
郭泽保 《行政论坛》2004,25(2):10-12
政府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模式为传统管理、集权和人治。近代社会是公共行政的起点,但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主要体现为“守夜人”的角色。到十九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使“行政国家”出现,公共行政学也随之产生。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公共行政学,使公共管理模式成为以后政府治理的基本范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共行政改革,导致了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出现了公共管理的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即市场化政府模式、参与式政府模式、弹性化政府模式和解除管制政府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公共精神:塑造公共行政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民社会理论在近一、二十年间的复兴与拓展,几乎形成为一股全球性的“公民社会思潮”,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以公共精神在公民社会中的孕育发展为起点,探讨了公共精神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以公共精神为基本理念的公共行政应该实现的几个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4.
民主行政作为一种适应后现代社会迅速变化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行政模式,蕴涵了丰富的“公共”行政精神。对于当代政府行政活动中公共性逐渐流失和“公共”行政精神日益衰微的现实,要以民主行政的理论视角来引导“公共”行政精神的重塑,着力催生民主型、法治型、公正型、服务型的“公共”行政精神,以实现整个行政体系作出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本质要求的系统变革。  相似文献   

15.
公共精神:我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关心公共利益的精神,针对理论上的需求与现实的不足,将公共精神作为我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价值取向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通过公务员“一心为民”和“公正公平”等意识的培养,以及法的力量、社会团体与公民的力量、社会舆论的力量的制约,即由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的相互作用,必将使公共精神作为指引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回应与平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行政范式转换与社会治理范式变迁相生相伴,每一种社会治理范式实际上都在寻求回应与平衡效率、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只是在社会治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某一种公共行政价值有所侧重而已.从公共行政价值多元交叉并存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倡导效率、责任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并重、统一、均衡的科学公共行政价值观,不仅有助于科学把握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破解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悖论,也有助于社会治理持续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强化公共行政精神,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7.
我们观察到的一个普遍事实是公共行政中伦理因素⑴的衰微,这与伦理考虑在公共行政中应该具有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本文对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一是在理论层面上传统公共行政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导向;二是在实践层面上对外在控制的倚重以及外在约束所遇到的制度困境.从纠正这一现象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在政治与行政,内在控制和外在约束等方面寻求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人是公共行政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自从公共行政创立以来,"公共行政中的人是什么"一直是公共行政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本文综述了公共行政发展不同阶段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并提出了"公共人"的人性设计,认为可以通过实现制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最终实现"公共人"。  相似文献   

19.
透明政府构建:后现代会话理论的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颖 《理论探索》2006,(5):124-126
后现代主义的会话理论与现代透明政府的构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在会话理论的视野下,我们可以看到公共行政理论对透明政府构建中公民的平等意识、参与奉献精神以及公共利益、公共精神等价值诉求的回应。会话理论有助于建立透明政府的对话与协商机制,有助于建立基层行政人员与公民的合作参与机制,有助于培育透明行政中的公共行政精神。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32)
现代国家建设是我国当前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主要内容。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国家建设主要在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两个维度展开。作为公共道德的公共精神,能为现代民族—国家建设提供内核与原动力。公共精神的培育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公共行政精神的培育,二是公民主体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