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对农民进行切实可行的普法教育和宣传,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立法完善农村相关法律法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必须在立法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农业法最近的一次修改是在2002年,但实施近4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方针政策已经有了较大变化,新的法律法规必须尽快出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另外,要完善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明确确立各级人民政府在农业投资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农业投资每一年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投资的预算、投资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家政策和立法推进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保护农村环境要遵守农村环境法定原则、政府责任原则、农民利益至上原则。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化的主要领域涉及水源保护、垃圾处理等。实践中,由于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加之修改《环境保护法》困难重重等,因此,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专门立法体系,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关键是把农村的建设、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治环境中,以法律手段来规范、引导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有序推进。从总体来说,就应该进一步加大涉农立法力度,建立起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涉农法律体系,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目前特别需要加强涉及农村建设规划、农业发展促进和农民权益保障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村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农村法治建设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发展。远眺前行的路,需要在总结过去农村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加强法治宣传,使我国农村的法治建设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5.
土地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牛鼻子"。"三权分置"是党的"三农"理论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对稳定农民家庭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土地要素功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当通过完善农地产权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及配套制度和措施,通过立法赋予农民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政策执行力,推进农地"三权分置",为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发展现代农业、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既关系黑龙江自身的发展振兴,也关乎全局。黑龙江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和绿色资源大省,发展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同时,我省在建设现代化农业中也面临着很多矛盾和问题。我省要实现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保障机制;健全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快辽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农村现已初步形成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的,涵盖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商品市场体系。辽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注重硬件(形式)建设,忽视软件(功能)建设;市场法规建设滞后;农民进入初级市场,组织化、合约化程度较低。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应把构建现代流通方式作为重中之重,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农村传统交易和流通方式,构建农村市场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农业市场风险和农民生活风险剧增、促进农民消费意愿的需要,彰显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性。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通过立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社保基金的监管、建立农村社保网络等途径,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韩月清 《世纪桥》2010,(21):41-42
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在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体育领域迅猛发展的现实相比已显滞后。本文通过对体育法律体系滞后的突出表现,即立法指导思想的相对滞后,缺乏与《体育法》配套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提出应当转变立法指导思想,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重视体育法学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后奥运时期立法重心的转向的思考的问题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培育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技术创新,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村环境治理投入,建立农村环境补偿制度;改革政绩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农村干部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态补贴立法是生态法治的重要内容。对农业进行生态补偿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农民良好生产环境的需要。江苏省苏州市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对农业生态补偿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总结苏州农业生态补偿的得失,可以为我国国家层面的农业生态立法提供借鉴。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必须从构建并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制体系、明确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地位、制定和完善农业生态补偿专门性法律法规、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力资源是农业中的主导因素,对农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要求重视并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实施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同时建立发达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人力资源转变成人力资本,从而对三农难题的破解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平华 《求实》2006,(10):81-82
韩国新村运动高潮期正是韩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快速推进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大量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工业、服务业和城市转移,其绝对数量大幅度减少,有力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新村运动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全面理解“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内涵,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双流县重视农村教育,取得了经济繁荣的辉煌成绩。为了实现县域经济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完善农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流转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省、市制定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地方法规或政策。借鉴地方立法经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流转制度,必须针对诸如集体土地产权的主体不清、集体土地产权的内容规定不合理、集体土地产权的实现形式不完善等问题,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加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立法。  相似文献   

16.
杨珏 《理论导报》2014,(2):13-14
农村环境的恶化及其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的恶化不仅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威胁到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农村环境恶化的原因和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体系进行探讨,并针对目前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孟景伟、岳树民在2007年第11期《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持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要加大支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要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的投入;要加大对农产品补贴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长春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但当前仍存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对此,应协同域内种业创新力量全面打造“北繁硅谷”,加速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长春市农业科技水平;充分发挥本地产业资源优势,不断为农业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强化政策支撑,有效整合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农高区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适应入世的新要求,就加快地方农业立法来说,应当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健全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培育农产品市场主体,建立一套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建设问题始终是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陈云立足于中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对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农村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