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一、所谓哲学上的人本主义(Humanism),泛指直接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强调人的地位、作用及价值的一般学说。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属于这种理论范围。它肇始于19世纪中期,主要包括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以狄尔泰、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和以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它成为一个广泛的哲学思潮,对西方社会的各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又译作实存主义、生存主义,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哲学流派之一。通常认为丹麦神学家、哲学家克尔凯郭尔(1813—1855)是存在主义的奠基者。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雅斯贝尔斯(1883—1969)和法国哲学家马塞尔(1889—1978)、梅洛一庞蒂(1908—1961)、萨特(1905—1980)等人。存在主义在理论上是近、现代非理性主义学说,特别是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狄美  相似文献   

3.
胡敏中 《新视野》2000,(2):42-44
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也涉及到非理性问题 ,但都只是作为其理性主义哲学的从属和辅助内容而在哲学中占有一席地位 ,它还没有形成一股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现代西方不少哲学家一反西方理性主义传统 ,把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转向非理性问题 ,宣扬非理性主义 ,形成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这股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精神分析哲学家弗洛伊德、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等。一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是从四种意义上论述非理性问题的。第一是从本体论意义也即从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国家中广为流行、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本世纪20年代,它正式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风靡欧美,并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思潮。  相似文献   

5.
社会思潮的“在野性”问题,即社会思潮与代表国家意志的社会主流思想或主导文化之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当前,在社会思潮“在野性”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思潮之所以称之为社会思潮,就是因为它的主要思想和主张不能为社会主流思想或主导文化所接受,对社会主流思想或主导文化来说,社会思潮总处在“在野”的地位,并对社会主流思想或主导文化构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社会思潮与社会主流思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科学的人本主义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延庆 《求实》2003,1(8):25-26
长期以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对唯物史现一直存在着两种主要错误理解,一种是对唯物史观中人本主义思想讳莫如深,另一种是把唯物史观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看作与以往的人道主义思想无异的抽象人性理论.本文认为,唯物史观不但不是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史现或经济决定论,相反,它是一种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中的重大作用的人本主义历史观,是一种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有机结合的科学人本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7.
苗捷 《世纪桥》2012,(23):31-32
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以下简称“西马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多样化格局中影响巨大、代表人物众多,且与所谓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一股马克思主义思潮。作为特定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西马人本主义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解读中,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西马人本主义的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分析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现实的模式。它是当代西方新人本主义思潮与人学化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本文立足于人本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部逻辑,在对其理论基础把握的前提下阐述了它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并指出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在根本上已经背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西方的一些社会思潮也不断地涌入中国,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就是当代西方众多思潮中传播较广的一种,它对我国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有很大影响。一、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基本内容及评价1.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一九五四年,马斯洛出版了《动机与个性》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对人的各种需要进行了归纳,把它们分为生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无主体与意识形态论有一种关涉着对马克思哲学性质判断的观点宣称 :“是否承认人的主体性地位是‘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1)这样一种观点就其本身而言其实并不陌生 ,其所标示出来的立场可归之于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名下 ,也就是说 ,此观点是人本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研究中的反映。然而 ,此观点很容易遭到责难。因为 ,从一个方面看 ,主体哲学的范式已经衰竭(这个意见不是近来才有的,据说始自黑格尔就已存在),这个主体与当代后现代中那个消逝、分裂的主体正好形成对照。即使不是所有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危机、法西斯和斯大林主义的暴力与恐怖、技术理性和人的异化、时代思潮和哲学范式的转换构成加缪存在主义的社会背景;独特的人生经历激发他对荒诞的思考,生活的激情以及反叛精神确定了加缪的哲学和文学主题;生命哲学、宗教根源和希腊精神则构成加缪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传统人本主义的范式日渐衰微,出现了所谓的"后人学"转向.要正确理解这一复杂现象,除需从哲学层面上进行理论探讨外,还要从技术革命的角度进行剖析.本文拟从哲学史角度考察人本主义到"后人学"的演变历程,以技术革命的视角重新审视该过程,揭示"后人学"转向与技术革命的内在联系,认为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后人学"转向的重要社会历史背景,"后人学"思潮可分为极端派和建构派,该转向是人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防范错误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干扰和破坏,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错误思潮是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它落后于社会存在、科学社会理论和群众觉悟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错误思潮的理论实质与实践危害,必须在根治错误思潮上下功夫,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罗洛·梅(RoloMay1908—?)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国的积极倡导者。从本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便长期从事心理治疗,这使得他能够走进人们那林林总总的心灵世界,并对人性与人生中某些重大而深邃的问题予以相当的哲学上的关怀。...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以人为本"思想,在肯定人的力量、弘扬人的价值上有相同性,但是其相同点也仅此而已。两者的本质区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哲学的重大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对传统理性主义和思辩哲学的反动,并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哲学思潮——非理性主义。这一思潮的重要特征,是否定人类理性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作用,反对思辩理性;主张人的意志、本能等是世界的最根本存在,强调人的心理体验、人的直觉是认识、把握世界的唯一途径。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与理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哲学指的是19世纪中叶以后的哲学诸流派,根据它们的主张大致可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最明显的特征是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排斥和对人的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一些西方思潮代表资产阶级的本质利益,它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渗透工具。西方思潮中具有代表性的属普世价值思潮。本文集中阐述了其内涵及实质,分析指出这一思潮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等造成了不利影响。从而提出应该全方位理解这一思潮的实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并且积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应对其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是马尔库塞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的重要文本。马尔库塞用人本主义思想去诠释《手稿》,把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手稿》内容归结为一种人本主义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他对《手稿》的异化理论的曲解上。而且,马尔库塞还用自己的人本主义理论去改造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理论,从而暴露出其理论的唯心、空想的和反理性人本主义的缺陷。其实,细究《手稿》中的人本主义理论,我们会发现其实质是“情欲本体论”意义上的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是在西方国家广为流行的一种当代性文化思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阶段,后现代主义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并崭露头角,作为一种风靡欧美的文化思潮,它在70年代和80年代声势夺人并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