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善卿 《当代世界》2010,(12):16-18
201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中联部建部60周年的喜庆日子。我写一篇文章,谈谈我个人从事党的对外工作的几点具体体会。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纪念党的对外工作90年暨中联部建部60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的事业和国家总体外交的战略高度,全面、系统回顾和总结了党的对外工作辉煌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时代主题转换与党的对外工作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枫 《当代世界》2008,(12):26-2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和变化。概括起来,就是过去那种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传统战略出发、以“支援世界革命”为己任的“党的对外工作”,在“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历史条件下,转变发展为“新时期党的对外工作”了,即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总指导思想、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以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为直接目标、以为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争取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为长期战略任务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了。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2008,(1):4-5
日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专访,回顾一年来党的对外工作的新发展,畅谈新体会。  相似文献   

5.
郭一峰 《当代世界》2012,(11):70-71
金秋时节,体味收获,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联部)于9月24—25日和10月10—1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和河南省郑州市分别召开了党的对外工作座谈会——南、北片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计划单列市外办主要负责同志与会。会议通报了当前国际形势和党的对外工作的新发展、新要求,交流了各省、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立足国情,纵览天下,放眼世界,与时俱进,具有世界眼光,重视同外部世界联系,善于同世界交往的政党。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的开拓与创新,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逐渐成为党和国家卓有成效的外交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不仅依靠其卓越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而获得世界称赞,也通过党自身卓有成效的对外工作得到有力的提升。党的对外工作的成就与经验,是党极为宝贵的财富。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关系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体外交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建部60周年前夕,本刊从第八期开始,开辟“党的对外工作理论与实践”专栏。邀请部分党的对外工作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拨冗撰文,他们既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战略高度,也从党的事业和国家总体外交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党的对外工作,既从亲身经历的党的对外工作的重大事件,又从大量鲜为人知的重大细节,梳理了党的对外工作的发展脉络。总之,他们从宏观与微观视野,认真分析、总结了党的对外工作的发展历程及规律。  相似文献   

7.
九月的北京,秋风送爽,时隔9年后,党的对外工作座谈会近日再次在京召开。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副部长张志军、刘洪才、陈凤翔、李进军,中联部各局级单位负责人、驻外参赞和来自中央各部委、地方外办的司局级领导出席了会议。国务委员戴秉国在会议期间会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朱良 《当代世界》2010,(9):9-15
2011年是中联部建部60周年,我就1993年3月离开,中联部领导岗位前,指导党的对外工作的战略思想的变化,提供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2闪别甲胡忱海总书记访问越南会见 越共中央总书记农翻孟、·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不断发展的党的对外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党胜利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对外工作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对外工作的重要论述,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谱写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1月16—27日,应刚果(金)争取重建与民主人民党、马里非洲团结正义党、塞内加尔民主党、中非劳动党、吉布提争取进步人民联盟和贝宁外交部邀请,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上述六国。  相似文献   

12.
13.
郑洁 《当代世界》2009,(9):47-47
7月12-25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也门社会党政治局委员沃法·赛伊迪·艾布贝克尔率该党干部考察团访华。7月15-24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斯里兰卡人民解放阵线政治局委员、宣传书记、国会议员维杰塔·赫拉特率该党干部考察团访华。7月15-25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  相似文献   

14.
15.
(2009年12月16日—2010年1月15日)2009年12月17—20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老挝人革党中央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坎培·班马莱通率该党中央办公厅代表团访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会见。2009年12月21—27日,应中国共产党邀请,意大利重建共  相似文献   

16.
(2月16日—3月15日)2月24日至3月3目,应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常委会、孟加拉国人民联盟和泰国民主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刘结一作为中共代表出席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的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常委会第12次会议,顺访尼泊尔,并率中共友好代表团访问孟加拉国和泰国。  相似文献   

17.
张沛 《国际展望》2011,(4):19-34
国际体系是描述国际关系整体发展状况的一个概念。中国近代以来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宏大的国际视野,不断探索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不断深化对国际体系的认识,不断调整和修正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定位和相互关系,完成了从国际体系的革命者、积极参与者、游离者,到全面参与者和建设者的角色转变,实现了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中国共产党国际体系观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指导着中国外交实践走上了一条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相和谐并平稳过渡的全新之路,使中国成为国际体系负责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