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一定要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角度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历史方位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肩负的双重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关键是要始终坚持和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两个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解放中国、发展中国的客观要求.时代前进需要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发展需要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诞生8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这部历史一再向人们表明,能否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本身能否永葆生机和活力,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思想、永葆先进性的永恒课题.  相似文献   

4.
魏星河  罗晓蓉 《求实》2002,(5):42-4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不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提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质量 ,而且努力促进国家的政治发展 ,不断优化政治体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领导下的政治体制整合力得到了提高 ,国家的法治化进程得到了推进 ;基层民主实践正在深入展开 ;然而 ,继续促进中国政治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挑战与回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合法性对于政权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正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针对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政治合法性挑战所作出的战略回应。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整合度、反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途径来实践"三个代表",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而且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它不仅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且也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思想基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三个代表"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行动纲领;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保障,"三个代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是全省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的主题是学习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讨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的问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丛喜权 《世纪桥》2007,(3):15-1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进入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怎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将全面推进执政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深化对执政经验的总结,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扬民主,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民本思想,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的先进性,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以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使得我们的党永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