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任庭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独任制在方便当事人诉讼、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改革完善现行独任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诉讼成本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诉讼成本论王如铁,王艳华目前,诉讼成本问题愈来愈成为阻碍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诉讼成本问题的研讨,已成为司法改革中迫在眉睫的课题。一、成本问题的提出诉讼成本,也即诉讼耗费,是指因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而消耗的社会资源,包括国家用于诉讼业务的...  相似文献   

3.
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诉讼法必须发展和改革。当前行政诉讼法实施过程中存在权利救济不足、诉讼成本偏高、司法功能错位等问题。行政诉讼法应当从确保权利救济的有效性、降低行政诉讼成本、强化行政诉讼的解纷功能、促进诉讼效果最大化、防止行政审判权的怠用和滥用、提升行政诉讼法科学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修改。  相似文献   

4.
许乐群 《法制与社会》2011,(27):276-277
诉讼成本是指在司法程序中为了解决社会纠纷,而投入的社会成本。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会造成诉讼成本的内耗,因此诉讼制度需要不断地优化以降低诉讼成本。我国当前诉讼制度中的审理期限制度、简易程序制度、司法调解制度都存在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性,造成了诉讼成本高昂,或者没有实现降低诉讼成本的目标,因此需要在司法改革中对这些制度不断优化,以真正实现对诉讼成本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宁可慢些,但要好些 中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浩 《中外法学》2010,(6):928-943
@@ 民事司法改革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话题,但我国的改革目标与西方国家并不相同.西方主要国家的民事司法改革,是在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们司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诉讼迟延和诉讼成本过高,所以他们司法改革的矛头自然就对准了以上两个问题,期望通过加快诉讼速度、降低诉讼成本来使司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使民众更容易、更方便寻求和获得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6.
钱弘道 《法学杂志》2003,24(6):44-46
从制度变迁原理和交易成本理论出发,从分析司法制度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和司法效率实现的途径看,司法改革是一个制度选择过程,重要的是降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司法资源配置不当、诉讼和执行成本过高、诉讼和执行周期过长是司法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司法效率,就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减少司法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左卫民 《法学研究》2005,27(4):122-132
基于成本收益的理性行为模式,一国的刑事诉讼活动必须以尽可能少的诉讼成本产出尽可能多的诉讼收益。权力与权利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因素,所谓诉讼经济也因之可分为权力的经济与权利的经济,而这两者的基本着力点、内涵与具体制度设置迥异。从古代到现代,刑事诉讼成本投入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从追求比较单纯的权力的经济演化为对权力的经济和权利的经济并重。从建构权利充分保障与权力有效行使兼具的经济性诉讼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亟需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8.
试论诉讼改革的成本策略王如铁诉讼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所谓诉讼成本,也即诉讼耗费,是指因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而消耗的让会资源。在时间范围上,它始于起诉准备(如刑事侦查、民事仲裁、行政复议等),终于执行终结。在归集与分配的形式上,它寓于各种诉讼制度的具体履行之...  相似文献   

9.
论刑事诉讼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成本是指国家和诉讼参与人为实现其刑事诉讼目的所支出的、客观存在的各种损耗,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个案诉讼周期、司法工作人员数量及素质、诉讼程序的设置、刑事诉讼司法独立程度。为降低刑事诉讼成本,在保证刑事诉讼公正的前提下可采取以下措施:1.减少司法工作人员数量,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素质;2.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贯彻“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3.改革我国现行司法制度,谋求刑事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0.
小额诉讼制度确立于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为解决诉讼迟延和诉讼成本过高的问题,陆续展开了民事司法改革运动,在这场改革运动中小额诉讼程序以其具有的平衡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的特色而逐渐凸显出优势并为各个发达国家所采用。因此对于小额诉讼程序这样的一个"舶来"制度如何避免简单的"洋为中用"造成的制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脱轨,而成为一个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构建的最终却沦为"空头制度"的情形出现,是在小额诉讼程序即将被写入民事诉讼法当下,所有法律人最应当关心的事情。本文将以各基层法院小额速裁的试点工作情况出发,结合实际社会情况分析构建适应我国当下社会生活的小额诉讼程序所应注意的各方面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构建及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肖柳珍 《法商研究》2012,(5):126-133
高发的诉讼频率、高额的赔偿金额、高昂的制度成本、有限的制度效果以及对医疗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美国政府改革医疗过失诉讼制度的主要成因。为此,美国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医疗过失诉讼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为应对各种新旧问题,美国针对医疗过失诉讼制度的下一步改革将会集中在提高医疗诉讼进入法院的门槛、增加患方胜诉的难度、限制医疗损害赔偿金的无序增长以及变革传统的医疗侵权责任等方面。我国应重视医疗过失诉讼制度对健康保险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式的医疗过失诉讼制度,推进医疗损害赔偿特别立法并适度限制赔偿金的额度。  相似文献   

12.
域外案件管理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两大法系国家为应对诉讼迟缓、案件积压、诉讼成本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管理的改革措施,虽然二者改革模式与过程不尽相同,但均旨在通过案件管理实现诉讼程序的经济高效,司法资源的有效整合,审判结果的实体公正以及纠纷的实质性解决。我国的司法改革在积极的推进当中,审判的质量和效率同样存在问题,立足国情、借鉴域外的有益经验,加强审判管理是妥善解决当前问题,保障司法活动公正、顺利进行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已势在必行,那么.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没有目标的改革必然陷入盲目。对此,笔者认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就是公正和高效。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如果一个国家的司法不能确保公正,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没有公理,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进而带来社会矛盾的产生和激化。高效,就是在诉讼活动中,将诉讼成本和诉讼活动量配置在最合理的范围内,使得利用最短的时间,花费最小的成本,完成最多的诉讼活动,实现诉讼经济的价值取向。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只有围绕着这两个目标进行,才能真正实现改革的…  相似文献   

1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坦白从宽"制度的具体落实,契合了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背景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穿于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之中,适用于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该制度作为一项集合性的法律制度而言,落实到不同的诉讼阶段中应当有所区别。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中,需通过转变观念、细化制度、加强部门沟通等途径保障该制度依法规范、积极稳妥地推进。  相似文献   

15.
举讼与息讼     
近年来,部分媒体赞扬当事人“打索赔一元钱官司”,实际上是鼓励诉讼。从当事人的诉讼动机、诉讼成本、诉讼心态、诉讼引导、诉讼指导思想诸方面来说,“举讼”与“息讼”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6.
诉讼成本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本是经济学的基本用语,其基本含义是指产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用成本来分析司法活动,就产生了司法成本、诉讼成本的概念。司法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需要支付一定成本,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社会事实。以司法成本投入的主体为标准,司法成本可以分为国家成本和私人成本。国家成本是指国家财政为维持司法活动运作所支出的全部开支。私人成本主要是指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投入的诉讼成本。比较而言,国家成本的投入相对固定明确,私人成本的投入与  相似文献   

17.
诉讼效率是当今世界各国司法制度改革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案件的大幅度上升,在保障司法公正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司法效率成为我国当前司法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实现我国司法高效的路径主要在于:重构我国的简易程序制度,以加快诉讼程序的进程开发;增加新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来减轻诉讼机制的压力,促进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化、多元化和效率化;发挥共同诉讼、群体诉讼在提高效率、适用法律统一等方面的功能;加快现代科技在诉讼程序中的推广和运用的步伐。此外,尽快发展信用制度,加大故意不履行义务人的违法成本,也是实现我国司法高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公正与高效是各国司法改革追求的价值和目标。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审判制度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刑事庭审制度的改革,在深受原有的职权主义特征诉讼模式影响的同时,也注重吸收控辩式诉讼机制的长处,以探求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把对被告人认罪、犯罪事实清楚的普通刑事案件,在不违反《刑事诉讼法》的前提下,探索适当简化案件审理程序,以提高审判效率(以下简称普通程序简便审)确定为今年改革重点的一个方面,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诉讼损耗、降低诉讼成本,充分提高诉讼效益的…  相似文献   

19.
德国诉讼费用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学者棚濑孝雄将诉讼费用称为“生产正义的成本”,并将之分为两个部分:国家负担的“审理成本”和当事人负担的“诉讼成本”。即便是能够产生“正义”的诉讼程序,也由于是同诉讼程序相伴而生的诉讼成本。导致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困扰各国民事诉讼制度发展和革新的阻碍。诉讼费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不同的诉讼模式奉行不同的价值理论,对于保障社会和公众的权益有不同的权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证据及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举证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就举证分配制度及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诉讼资源的合理配置逐一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意在提示我们:简易程序或者简化审理,是现代社会司法实践中为提高诉讼效率,缩短诉讼周期,降低诉讼成本,以有效应对现代社会中民事案件纠纷上升的有效举措。这些举措表明了成本、周期、效益等来源于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对于司法实践的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