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目前所提倡的自主创新当中,工业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很重要的经济价值。当一个产品具有赏心悦目的外观时,不仅能给单件产品本身带来溢价,而且还有助于促成产品的差异化,更好地突出其独特功能以便更好地控制市场。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测算,在工业品外观设计上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可见外观设计在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林晓云 《知识产权》2003,13(6):55-59
(接上期)三、商标/商业外观法对产品外观设计的保护由于国会不愿扩大版权保护范围,外观专利的申请过程又长,而且律师费代价高昂,故许多设计实际上被排斥于保护之外。于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人在商标法上动脑筋。传统的商标一般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及三者的结合。但后来开始扩大到所谓商业外观(tradedress),也有译做商业装饰的。最初商业外观主要是指产品的标签(label) 与包装(packaging)以及它们构成的总体形象。这方面最经典的例子是可口可乐的瓶子。由于人们心目中已习惯将这种形状的瓶子同可口可乐联系起来,所以可口可乐公司有权要…  相似文献   

3.
由于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外观设计专利权易与其他知识产权发生竞合与冲突,尤其是与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商业外观的商标权和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合法权益等。伴随着我国司法实践的进展,上述权利竞合与冲突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其他相关知识产权之间亦存在一定差别,需要在权利客体方面有所区分。借鉴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法律经验,只有法国给予完全重叠的保护,其他国家均在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权利客体方面与其他知识产权加以区分。我国应当进一步明晰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其他知识产权之间的边界,将纯属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排除在外观设计保护客体之外,例如服装设计、书籍封面设计、动画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小摆设;将纯属商标权保护的标识排除在外观设计保护客体范围之外,例如在实用功能或形状结构上没有新创造的商品包装盒(包装袋、包装瓶)、店面装饰装潢;对实用功能或形状结构有新创造的设计,可选择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或者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否则不能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  相似文献   

4.
引言2011年4月15日,苹果公司以美国的三件发明专利和四件外观设计专利以及商业外观(trade dress)对三星提起了知识产权诉讼,赔偿要求如下:2012年8月24日美国北加州地区法院(California Northern District Court)陪审团裁决三星侵犯苹果三件发明专利和三件外观设计专利以及商业外观,判赔10.5亿美元。在这起诉讼中外观设计专利占据了重要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是什么?根据1967年《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有关下列客体的权利:(1)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2) 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3) 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4) 科学发现;(5) 工业品外观设计;(6) 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7) 制止不正当竞争的保护,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  相似文献   

6.
论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商业外观是指商品或者服务的外部特征,包括其形状、样式、装潢、颜色或者其他外观上的整体性特征。国外对于商业外观的保护有两种基本立法例,即一种是将商业外观纳入商业标识的保护范围,强调市场混淆等要求,美国、英国等采此例;另一种是将商业外观作为一种特种商业成果,作禁止他人侵害的商业成果保护,如大陆法系国家确立了以“原样模仿”或者“寄生竞争”为代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类似于英美法中商业外观的商业成果进行保护。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除以外观设计专利、注册商标和著作权等特殊方式保护商业外观外,可以将其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范围,但应当受有关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要件的约束。至于我国是否有必要将商业外观作为特殊的商业成果进行保护,那属于进一步完善立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商业外观是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商业外观。目前,国内外都还未将网络商业外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法律保护。传统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模式主要有商业外观专门法保护模式、以商标法为中心的法律保护模式和以不正当竞争法为中心的保护模式。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商业外观与传统商业外观相比具有变化性、不确定性、跨国性等特点。鉴于网络商业外观的特殊性和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我国适宜构建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中心的网络商业外观法律保护模式,但需要对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标准和条件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专利法》第25条第1款第6项规定,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不授予专利权。由此,我国《专利法》正式从法律层面上对平面标贴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进行了限制,从而与国外专利立法趋势保持一致。但在当前仍存在大量平面标贴外观专利申请的背景下,该如何对平面标贴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9.
略论保护知识产权与发展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燕 《知识产权》1995,5(4):26-28,31
知识产权制度是当今国际上通行的一项保护智力劳动成果的法律制度。根据《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有关下述项目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它商业标记;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  相似文献   

10.
时尚设计是时尚产品外观的设计,时尚产品上承载的利润价值不但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还引起了法律上的变化,即外观设计权的扩张。时尚设计是传统知识产权法的“遗漏”,欧盟和美国为保护时尚设计作出立法努力,将外观设计权扩展至非注册的设计或寻求类似于版权的自动保护方式。这固然是对设计产品投资利益的诉求,但在立法上应当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应当在厘清时尚设计产业的运作方式后进行理性的制度设计。以规制市场秩序的竞争法规范代替非注册设计外观设计权也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述我国法律没有“商业外观”这一法律概念,出现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相关概念包括“美术作品”、“外观设计”、“商标”、“商品的包装装潢”。美国的商业外观保护法(TradeDressLaw)中商业外观的定义是指,“包装商品或服务的各要素的组合。这种要素组合在一起给消费者创造了整体视觉形象,作为商标的一种形式或识别商品来源的标记可以获得专有的法律保权利。”①从此定义中总结出商业外观的特点:第一、商业外观用于商品、服务之上,对商品、服务进行外观的包装。WIPO1996年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示范规定(注释)2.10第(2)款第(V)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称法律依据 ,特指国内法上的依据 ,至于可能涉及到的国际法问题 ,将另作探讨。此外 ,限于篇幅 ,所谓依据仅指直接的法律依据 ,故诸如《民法通则》、《合同法》等在保护相关权利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法律 ,亦暂时不加考虑。   一、《专利法》中国《专利法》同时保护发明方案和产品外观 ,对前者授予发明专利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权 ,对后者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由于奥运知识产权客体基本上都是名称、徽记等具有识别性质和美感的设计 ,因而在《专利法》范围内只能作为外观设计受到保护。一项外观设计只有具备新颖性才能被授予专利权。…  相似文献   

13.
外观设计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对外观设计进行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外观设计,又称工业品外观设计,或简称工业设计,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对此有明确的定义:“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我国台湾地区专利法称之为“新式样”,并定义为:“凡对物品之形状、花纹、色彩首先创作适于美感之新式样者。”世界知识设对美法花识产权组织编写的《著作权和邻接权法律词汇》的解释是:“一般指用于工业产品的标准图案装饰和样式,使工业产品在制成后有吸引人的外观。”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外观设计有以下特征:(一)外观…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     
《科技与法律》2009,(2):1-2
2008年中国专利申请授权呈现四大特点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08年,中国共受理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828328件.共授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411982件,专利申请授权呈现四大特点:一是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中国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增幅达到19.4%,特别是国内发明申请增幅达到27.1%,是增长的主要动力。二是企业申请数量,单个企业申请量、百件以上申请企业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呼唤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是基于智力的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权利,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真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赛有权利。通常分为工业产权和著作产权两部分。工业产权王要涉及人类一切活动领域中的发明泰利、科学友现、工业合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租标志等。著作权王要涉及文学、艺术、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工作者的表演、唱片、广播节目和电影等。作为知识产权的商标是一种思维劳动的动产、不动产,是一种物质财富。有关权威人士预言:“哪个国家拥有更多的世界性商标,它就是未来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16.
《商务与法律》2004,(5):49-50
澳大利亚《2003年外观没汁法》自2004年6月17日起开始正式生效,该法案源于澳大利亚法律改革委员会(ALRC)的一份报告一新《外观设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进一步优化注册程序,新《外观设计法》将提供一种更优化的注册程序,一件外观设计申请中包含的可以是一项外观设计,也可以是与多种产品相关的单一外观设计,或是属于同一分类的多项外观设计,  相似文献   

17.
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 ,旨在保护商品的整体形象 ,其将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其他民法领域的保护整合一起 ,大大超越了传统商标法的范畴。我国现有商业外观保护规定较为分散 ,其理论体系亟待进一步整合与扩展。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从机构改革到体制的转化,从职工下岗、离岗到再上岗,常发生一些职工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1985年8月,佛山市太平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平洋公司)以悬赏广告的形式向社会征集外观设计的图案。悬赏广告明确了参与者,入选者的奖励办法和奖励方式。太平洋公司的图纸设计员李某也参与该外观专利图案的设计经过评选,李某设计的作品被太平洋公司选中,太平洋公司依悬赏广告的引诱,兑现了李某一台录音机次年太平洋公司将该图案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使用至今。之后,…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专利法时外观设计的授权条件已经作出了较为完备的规定,但是由于我国对外观设计采用初步审查模式,初审过程中并不对外观设计的“新颖性”与“创造性”进行审查,因此专利法第23条的规定便成为判断一项外观设计是否能最终获得实质性授权的判断要件。尽管现行专利法及审查指南对外观设计专利实质授权要件的规定作了进一步修改,但在实践中却仍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专利法第23条第2款的相关内容,针对专利法以及专利审查指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专利法第23条第2款实质是针对外观设计的创造性要求做出的规定。而在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专利法第23条第2款的规定时,判断主体应当为所属领域的普通设计人员;判断时的对比设计不应当仅限于相同或相近种类产品:产品的局部外观设计应当纳入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山寨现象在文化与经济两个领域的区分,指出山寨现象在商业领域的侵权特征,具体侵犯了企业或个人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商标权或者企业名称权,作者认为可以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兜底的法律规定来对山寨现象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