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提到化妆师,人们总会把他们和美好联系到一起。因为这是一个能给人带来美丽的职业。不同的色彩,多样的搭配,通过多彩的调色盘,化妆师用那“神奇之手”让普通人多了一份光彩与魅力。  相似文献   

2.
俞剑明 《法制博览》2008,(16):47-47
对“迟到”二字,不可一概而论。 有的迟到,颇为可爱。 《西厢记》里,张生等待莺莺前来书斋幽会,有大段的心理描写:“我只索依着门儿手托腮。好着我难猜,来也那不来?夫人行料应难离侧。盼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害病了)。”那急切怜惜的心情跃然纸上。此类颇为可爱的迟到。可爱得如今的中国姑娘,  相似文献   

3.
今年五月的一天,在广东省中医院门口的附近围了一堆人。有位护士姑娘挤了进去,看见一个戴眼镜的老头子正与一个农村姑娘争吵着什么。“你这是干什么?”护士姑娘生就爱管闲事的脾气,开口便质问在争吵中占了上风的老头子。“她卖菜的秤有问题。”老头子一手指指农村姑娘身旁的两筐菜,另一手扬起“缴获”过来的一杆秤。原来,他也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管得这样宽,你算是什么?!”护士姑娘有心要庇护同性。老头子亮出了义务物价检查员的证件。“哼!”护士姑娘杏眼圆睁,连珠炮般地斥责老头子:“又来罚款那一手吧?哼,我讨厌你这类‘发钱寒’(想着法子要钱)的人!哼,恃强凌弱,仗势  相似文献   

4.
“没有微笑的面孔谁也不愿瞧! 没有微笑的生活谁能受得了? 你也微笑我也微笑架起友爱之桥……”广州的一家音乐厅里,歌迷们啜着饮料,正在听熟悉的歌星演唱。一位身段苗条、穿着入时、面带微笑的女郎款款而入,在一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也许是姑娘甜蜜的微笑引起了旁边几位青年男女的注意,也许是现代青年们之间特别容易沟通,他们很快就交谈上了,并开始自报家门。轮到这位姑娘了,她轻轻地说: “我在民航局工作。”“空姐!”一个小伙子竟大声嚷了起来。姑娘颔首微笑,示意对方小声  相似文献   

5.
吴先生的表妹今年刚刚从艺校毕业,她是一位决心成为明星的好姑娘。这天,她找到了以策划家而闻名的表哥吴先生。 “表哥,我希望能有人来找我拍个什么片子,什么都行。” “你太没有志向了,我还以为你打算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影视歌三栖明星呢。” “那可是谈何容易的事。要知道,现在要  相似文献   

6.
提到化妆师,人们总会把他们和美好联系到一起.因为这是一个能给人带来美丽的职业.不同的色彩,多样的搭配,通过多彩的调色盘,化妆师用那"神奇之手"让普通人多了一份光彩与魅力. 然而,提起殡仪化妆师,许多人会感到害怕或者忌讳,因为人们潜意识里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薄雾.其实,殡仪化妆师和平常人一样.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让逝者走得安详、美丽,被社会誉为"人生最后一站的美丽天使".接受我们采访的谭孟跃,就是工作在东郊殡仪馆的一名殡仪化妆师.  相似文献   

7.
一个穿着建筑工人服装的高大男子,伸开双臂,搭在小车顶上,其样子似老鹰被缚。“我的上帝!我的天哪!”他不断地重复,在他身后,站着一个年轻的姑娘,个子才只有他一半高,金黄色的头发,脸蛋长得很漂亮。她拿着一支小手枪,顶住男子的背部,用另一只手,从口袋里掏出两用通话器,报告她的方位,要求派车来接人。过不一会儿,开来了一辆巡逻车,在华盛顿警察局干了多年的卡拉克中尉走出车来,对姑娘说:“在一般的情况下抓人,不要拿出枪来。”“他想逃走,”姑娘答道。“上个星期就有一次,  相似文献   

8.
过埠新娘     
我陪同B女士登上了开往深圳的快车,列车徐徐开动,她终于抑制不住,抽泣起来。“姑娘,是出国去吗?”坐在对面的一位白发苍苍的华侨老太太开了腔。 B女士只顾哭,没有理会她,是我代为点头作答。“如果我没有猜错,她一定是个过埠新娘。”过埠新娘是广东人对远嫁外国的姑娘的特殊称谓,我惊讶地望了这位慈祥的老太太一眼,情不自禁地又点了点头。心想:这老太太的眼力真不差! “她那位先生呢?”老太太大概从我身上  相似文献   

9.
卫士与桥梁     
7-7-5-8-9-1,7 7 5 8 9 1 !广州市较场东路五号三楼,电话铃响个不停——那是消费者委员会的电话。在广州市民的心目中,消费者委员会是他们的——卫士“哗,真好看!”小丽戴着一只新颖的玉色手镯回单位,立即成了姑娘们注目的焦点。“要十几块钱吧?”“才六块钱,挺便宜。”这是小丽昨晚在一间商场首饰柜购买的。这是一种标名“进口仿牙丝手镯”,由于时兴,又说是“舶来品”,颇受姑娘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熟悉我的人近日都象发现了新大陆:“你?发福了!”我免不了一遍遍抚摸着日渐凸现的“啤酒肚”向对方点头微笑:“是,发福了。”对方有时还有新发现:“每一个发福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善烹调的贤妻!”我这回摇头了:“错了,是我自己做的菜搞胖自己的。”我说这话时并无半点责怪妻子不贤的意思。妻子上班的地点远,要等她回家才买菜做饭那我的肚子就得拨长空城计的时间,我受不了。广州人眼中的“最佳妻子形象“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可我从正式进入二人世界那一天起就代为承担了“入得厨房”那一半(另一半则我  相似文献   

11.
大街上,一位穿着崭新绿制服的姑娘,正执行着平生的第一次投递任务。啪!一块小石头砸在她身上,回头一看,一群小学生正在后头有节奏地喊着:“油老鼠!油老鼠!”小巷中,一位中年邮递员正为郊区农民分送邮件,突然腿上一阵剧痛,一只凶狠的大狗咬上来了……乡长说:这狗是在执行保卫任务。信箱前,一位居民拿着被退回来的信,既恼火又惊讶,那信封上歪歪斜斜地写着:“未通邮。”但  相似文献   

12.
夜幕降临广州城,你猜,人们都干什么去了?有位朋友说,他听到夜空中飘荡着吉他的声声奏鸣,很多,数以万计……眼见为实,我们发动了摩托车。 A、浪漫曲流花路一幢五层的宿舍楼。一阵“笃笃”的高跟鞋着地声把我们的视线吸引过去:一位背挂吉他的少女轻盈地走来。直觉告诉我们,这位漂亮姑娘与我们要寻访的主人公会有关系的。“请问,东方轻音乐队的植嘉敏先生住哪间房子?”“请跟我来,”边走,她边回过头介绍,“我是他的学生……”我们问路果然问对了人,漂亮姑娘原来还是植嘉敏的女朋友哩!他俩是在吉祥路小学吉他学习班  相似文献   

13.
谁比谁好?     
这天晚上,我正为老师布置的那篇作文而头痛,窗外突然飘进一阵嚎声:“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过得比我好……”天! 楼下的陈大叔是个体户,买了卡拉OK之后,每晚总不忘开两小时的“演唱会”,我们这些左邻右舍也唯有照听不误。你听,今晚又准时开演了。虽然楼下面“吵(涛)声依旧”,但作文还是要完成的,我只得耐着性子继续爬格子了。不过在陈大叔那强大的声浪刺激下也不免有点精神恍惚。写着写着,一不小心便走了神,仔细一看,只见作文纸上赫然写着:“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无奈,我只好掷笔长叹:“唉,陈大叔,到底是谁过得比谁好呀?”[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我是多么幸福。你终于接受了我的表白。你是我生命的意义……我们的蜜月将会持续3个月。这是一次浪漫的蜜月旅行,我们将会途经罗马、威尼斯、米兰、巴黎、柏林,然后到英国,最后去美国。我要满足你的每一个愿望。不过,我想和你商量一下,3个月是不是有点太长了……我只是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我觉得3个月有点长了。”  相似文献   

15.
拒绝 之后     
就因为一身军装,每每出入车站、码头,总不可避免会成为“伸手派”们捕捉的目标。似乎当兵的个个都是乐善好施的大善人,为此我常常苦笑着摇头。今年春节前,我返乡探亲途经杭州。在汽车站候车室,我卸下大包小包,刚想坐下松口气,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便轻轻移步近前。她先不好意思地抬眼一瞄,象是以目光打了个招呼,接着颇为羞涩地自我介绍说,她是西北一所大学的学  相似文献   

16.
    
一日骑自行车去谈生意,中途轮胎没气了,幸好见拐弯处有一修车摊,忙推车过去。拐弯时,有一姑娘骑自行车迎面急速驶来,我车头往里一拐,她也往里拐,“口平”!我的手隐隐生痛。只见她嘟着嘴直喘粗气,看样子要火山爆发  相似文献   

17.
柳顺玉是北京妇产医院职工很熟悉的年轻医生。她的歌唱得好,舞跳得美。联欢会上一首动听的《桔梗谣》让大家很快就知道柳顺玉是一个地道的朝鲜族姑娘。不要小看她身材矮小,身体柔弱,可她学起英语来的那股韧劲,自我知道那天起,就一直感动着我,促使我走近柳顺玉,了解她不寻常的英语学习经历。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1996,(9)
9月,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去年9月,我们收到了一位校长写给吴颀和雨雁两位姑娘的信,因为校长在我们的“城市故事热线”中看到两位姑娘将利用自助旅行的机会为“希望工程”做点事,所以来信将他们学校的困难告诉两位姑娘,希望她们前去采访。两位姑娘接到信后,马上给校长回了信,还给学校的孩子们买了许多学匀用品和自制的智力游戏。很快,一封封孩子们的亲笔信寄到了吴颀和雨雁手中,那歪歪扭扭的字体,亲热而稚气的言语,表达着孩子们最纯真的情感。 在今年教师节的前夕,我们又收到了这位校长的来信,信中说,学校的情况仍然很艰苦,但这位本已可以回家安享晚年的校长却决心克服种种困难将学校办下去,因为:这些孩子需要读书,他们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9.
山村故人来     
许多年了,这桩往事一直压抑着、咬噬着我的心,每每想起,我的心就在滴血……那是70年代初一个寒冷的冬天,我随父母下放到江南的一个乡村,那儿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然而,刚入学时,乡村小学那清一色的“光头”,让我体味着生活中缺少伙伴的孤寂。翠儿——这个乡村小姑娘的出现,宛若一道霞光注入我的生活,我终于有了一个“扎小辫”的伙伴,那时的我多么  相似文献   

20.
广州得了个“全国十佳卫生城市”之一的美誉,有朋友告诉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据说在那一次卫生大检查中,南华西街是让检查团的成员大饱了眼福的。听了朋友的议论,我心生一个疑点:该街是不是靠突击搞卫生来装门面的? 我随便挑了一天下午,吹毛求疵地,逐条街逐条巷去挑毛病。我服了,时逢下午5点多,只见家家的门角都很有规则地放着一小袋垃圾——那是等着环卫工人来统一清理的,而路面则怎么也找不到一丁点垃圾。最奇的是,我左瞧右看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