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广东民政》2011,(3):20-20
近几年,惠东县不断改善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奴隶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惠东县五保供养人数为2859人,五保供养金每人每月362元,达到了省政府《五保供养条例》要求的五保供养标准。领导高度重视,把五保供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盐津县有农村五保对象3447人,其中五保老人1605人,需集中供养老人1100人。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雷家岩敬老院、中和中心敬老院、牛寨敬老院、豆沙古镇敬老院、盐井镇福利院,截止2010年底,集中供养老人800人,年供养标准3840元。盐津县在加快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管理新路子,提高敬老院、福利院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数字     
《时事资料手册》2010,(5):117-117,119,121,123
达554万人 新华社7月21日报道,截至2010年5月,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总人数达554万人,共有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3.1万所,为172.6万名五保对象提供集中供养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前,四川省宜宾市有农村敬老院188所,床位16165张,其中能容纳100人以上的省一级敬老院47所,省二级敬老院15所,其余全部为市二级以上敬老院,集中供养率54.4%,年集中供养标准2620元。多数敬老院已经发展成为集五保供养、托养、健康娱乐、康复治疗为一体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  相似文献   

5.
李建豫 《中国民政》2008,(12):56-56
河南省南阳市辖13个县市区,236个乡镇(办),有农业人口910万,其中农村五保对象82760人,占农业人口的0.9%。2006年以来,南阳市从本地五保对象多、经济基础弱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扎实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连续三年把农村敬老院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十大实事,共新建、改扩建乡村敬老院705所,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每年提高十个百分点,2008年达到40%,促进了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漯河市民政局积极开展以乡镇敬老院、中心温暖小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为主体,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家园建设活动。近几年,全市投资3407万元,改、扩、新建农村敬老院和温暖小区房屋8367间,新建和改建了128个中心温暖小区和453个村级温暖小区,覆盖了全市1000多个村庄,基本实现了将自愿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集中供养,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得到妥善照顾的工作目标,全市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层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云南省马龙县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工作按照"抢抓机遇、整合资源、齐抓共管"的发展思路,以加快敬老院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创新模式,规范管理,五保对象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实现五保对象"进得来、留得住、养得好",五保对象有了温馨的家园,有力地推进了"老有所养".县民政局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县敬老院被云南省命名为"三星级"农村敬老院.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颁布后,泰州市组织民政、财政等部门就贯彻该条例进行了专门调查。一、基本情况 1.供养对象概况。该市现已纳入农村五保供养的人员共18468人,其中绝大多数为 60岁以上的老年人(60至70岁12491人, 71至80岁4869人、81至90岁826人、91 岁以上232人),供养方式以分散供养为主, 集中供养为辅(分散供养12267人,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6201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09,(9):49-49
安徽省泗县民政局薛峰认为,新时期.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应做到六到位:一是规划制定到位。要在全面掌握本地五保供养和农村敬老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即了解辖区内五保户人数,要求进院人数、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和院内集中供养能力等情况,结合县、乡整体发展规划和财力情况.制定科学并切合实际的敬老院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二是资金筹集到位。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汕头市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在做好各项供养工作的同时,着力加强敬老院的建设。近两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010万元,新建敬老院11所,对原敬老院进行改扩建、修缮及配套功能室31所。42所镇级敬老院基本达到等级敬老院的标准,使该市的敬老院建设达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全面建立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保障农村五保对象基本生活,全省农村敬老院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2.
当前,安徽省正在进行科学发展观大讨论,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敬老院”)建设纳入28项民生工程,这为安徽45万多五保对象带来了福音。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六安市结合具体情况,联系民政工作实际,努力探讨敬老院建设的新机制,50多年,敬老院建设走过风风雨雨,是什么因素困扰敬老院的发展?是什么原因使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难以明显上升?2003年以来,尽管六安市加大对敬老院建设的投入,并结合民政部“星光计划”、“霞光计划”和各级福彩公益金的补助,才勉强使集中供养率下降趋势得以控制。但到2008年底,六安市现有乡镇敬老院156所,集中供养5571人,集中供养率仅占五保对象8.34%。这些问题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枣庄市目前共有乡镇敬老院56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8555人,其中集中供养13129人,分散供养5426人,集中供养率为71%.  相似文献   

14.
张霞 《中国民政》2009,(12):57-57
江西省兴国县民政局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提高五保对象生活标准。一是提高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从2009年起全县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提高到每人每年1860元,分散供养提高到每人每年1260元,  相似文献   

15.
植忠鹏 《广东民政》2009,(11):12-13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肇庆市各地相继兴办了敬老院,将部分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逐步形成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供养模式。然而,时至今日,肇庆市一些农村敬老院的管理工作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何促进农村敬老院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肇庆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作为“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摆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日程,通过不断规范设施建设、资金保障和管理服务,全市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质量和服务保障水平一年一个台阶。目前,全市共有乡镇敬老院92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274人,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宣汉县把五保供养工作纳入全县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五保供养工作出现了可喜变化。一是按照国务院《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认真核定五保对象,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二是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月不低干56元.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三是五保供养金由县财政转移支付,同时建立健全账务,实行专账、专户管理,有条件的地方五保供养金由银行直接发到五保对象手中,杜绝了克扣,挪用五保供养金的现象;四是建立定期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督促五保供养政策的全面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做好五保分散供养工作的同时.县民政局提出用3—5年的时问,将全县52所旧型敬老院进行改造、扩建或新建14所“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的新型敬老院。  相似文献   

18.
宁刚 《中国民政》2011,(8):55-55
为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农村敬老院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五保对象服务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等新问题,切实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整合工作,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民政局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农村敬老院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该区五保老人实际和敬老院的分布情况,本着保证五保老人人住率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区政府对全区的农村敬老院实施了较为科学的整合规划。  相似文献   

19.
《山西政报》2012,(Z2):60
保德县地处晋陕蒙三省区交汇处,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贫困县。全县总面积997.5平方公里,总人口16.2万,其中农业人口13.8万,65岁以上老人有10663人,农村五保对象1351人。全县养老机构有光荣院1所,老年福利院1所,敬老院2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20多人,集中供养率为12%。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文明和谐保德、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高度出发,把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完善"政府主导、民政主  相似文献   

20.
五保对象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之一。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五保”对象供养问题, 2003年初开始,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下,全省实施以乡镇福利院集中供养为主 体、以村办院和民办院供养为补充的“福 星工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全省改、扩、 新建农村福利院1867所,使农村福利院 总数达到2436所,集中供养“五保”人 数由2002年底的4.3万人增加到近16万 人,集中供养率达76%,基本实现“五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