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劳动法》和《经济活动章程》的实施,保加利亚以日夫科夫提出的社会主义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开的理论为依据,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了劳动集体自治和经济组织自治,完成了经济组织向自治组织的过渡。笔者拟就这一问题,做一粗浅的概述。  相似文献   

2.
公民社会组织的参与是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地方治理强调地方分权和地方居民自治背景下的治理体系,地方居民为主体的公民组织是其重要参与者。日本的自治会作为地方社区的基层公民组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分布规模来看都是日本最大的公民组织,是日本地方治理中的重要参与者。同时自治会又具有辅助行政功能的色彩,与市区町村的地方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协调关系是其特色。因此自治会在参与地方治理中表现出了"行政媒介型公民参与模式"的特征。自治会一方面发动地方居民的力量参与地方治理,实现地方居民的主体性参与;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协助地方政府的行政,和地方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而达到影响地方政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综观目前八十年代中已经过去的几年,可把发展生产管理的自治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体上包括第八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为适应保共十二大关于国家、个体和劳动集体、社会主义所有制主人的规定,为使经济生活确实实现民主化,进行了多层次的,富有创造性的政治-组织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这一时期,从事物质生产的所有企业都确定或建立了自治的集体机构(作业队和企业集体全体会议,作业队理事会,经济理事会)。1982年开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中,金融业已从原先为制造业服务的派生行业转变为无所不能的经济支柱,而银行又是金融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中日两国在银行体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处。本文对中日两国银行体系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一、中日两国银行体系的形成比较两国银行体系应当比较双方形成的过程,这是纵向比较法。中国银行体系的建立从历史上看,早在解放之前就有了。当时由中央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构成。由于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该银行体系不免烙上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印记,整个体系运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国民党政府搜刮钱财,筹集战款;并为四大家族理财…  相似文献   

5.
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已历尽三十八载风雨,在其间他们根据实际遇到的问题,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着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已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自治经济政治体制,社会主义自治的精神和原则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苏联的社会主义人民自治从安德罗波夫提出迄今亦已几年。过去苏联一直把社会自治看作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而将其排除于社会主义社会之外。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才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人民自治思想并把“日益全面地实行人民的社会主义自治”作为现阶段苏联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战略方针。苏共二十七大政治报告中还列专章论述了人民自治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瑛 《当代韩国》2004,(2):38-40
194 6年 11月 ,韩国颁布了军政法令第 12 6号 ,宣布实行地方自治。 194 9年 8月 15日 ,公布了韩国历史上第一部《地方自治法》 ,开始了地方议会的历史。韩国自治团体分为决定地方自治团体意志的决议机关———地方议会和执行地方自治团体一般事务的执行机关。地方议会包括特别市、广域市、道议会 (简称市、道议会 )和市、郡、自治区议会 (简称市、郡、区议会 )二级。本文着重介绍韩国地方议会的组织体系、主要特征、职能及其运作的基本原则。一 地方议会的组织体系1 地方议会议员定额。韩国地方议会议员定额依地方自治团体种类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政策时期是苏俄社会组织发展的"黄金时代"。苏维埃国家在这一时期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管理体制。1921年3月-1924年5月,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初创,建立了宪法框架下社会组织部分自治的管理体制。从1924年5月至1928年2月,随着在经济领域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措施的收缩,开始构建苏共主导型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1930 年 8 月通过了关于社会组织的新的条例,明确地将社会组织的宗旨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该条例的颁布和实行,标志着宪法框架下部分自治的管理体制终结,苏共主导型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确立。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初创与确立,是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摸索和建立治理国家模式,从相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一个缩影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涵盖银行业等领域的市场经济的建立成为独联体各国金融市场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端,外资准入问题是其中关键内容.上世纪90年代,独联体国家银行体系的发展战略主要立足于本国私人资本,致力于维护国家银行体系独立性,在吸引外国银行资本问题上持谨慎态度,对引进外资设置了重重壁垒.外国银行初期服从于跨国公司的"紧跟客户"战略,对独联体国家的开放市场进行扩.随着2000年初独联体国家经济形势趋稳,外国银行转变策略,收购本地银行成为其开拓市场的主要方式.外国银行已在独联体国家站稳了脚跟,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张.与此同时,独联体国家的银行近年来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们在本地区积极扩张.  相似文献   

9.
法国《东西方比较研究杂志》1982年第2期)南斯拉夫是一个分权自治的联邦国家。在南斯拉夫,调节法令和自治法令是由各级行政当局制定的,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议会、联邦执行委员会、社会政治共同体和自治组织是制定调节法令和自治法令的机关,同时还在行政上负责监督法令的执行情况。作者认为,自从1963年建立联邦宪法法院和各共和国法院以来,法律监督得到进  相似文献   

10.
南斯拉夫自治经济中,包含着市场和计划两个因素。它们共同对自治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即既要尊重市场的客观规律、利用市场规律的作用,又要规定市场起作用的范围,限制市场的消极因素。也就是说自治经济中不仅不排除必要的计划,而且自治社会计划还是南斯拉夫经济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和机制。他们用自治社会计划机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行自觉、有意识地指导和调节。  相似文献   

11.
析德国经济治理的法律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析德国经济治理的法律保障体系杨伟国王飞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自治经济,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内在含义,是国家在经济治理中对自治经济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从而使经济有序运作。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正是这种典型代表:无论是二战后的经济重建,还是两德统一后的经济并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制度是反映某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在实现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套完整的制度。它是通过制定一套有效的政策措施,规章制度和一定的经济组织机构来实现的。南斯拉夫现行的经济制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自治,社会所有制及商品货币经  相似文献   

13.
南斯拉夫的自治过程由经济到政治,由工人自治到社会自治大致经历了25年(194~1974年),三个重要阶段。74年时基本定形,74年以后仍在不断完善。完善自治的过程在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以前,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基本上照搬苏联模式。1948年6月南被开除出情报局,苏南公开分裂。与苏彻底决裂后南要创立新的意识形态。首先要从理论上解释苏为什么采取霸权主义政策。南由外及内,认为苏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官僚变形”,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从经济上解释,即国家对经济的极大集中。对南来说,避免走苏联的道路,必须减少国家的权力,走自治道路。其次,由于与苏决裂,南面临严重经济  相似文献   

14.
李志明 《欧洲研究》2012,(4):109-122,7,8
自治管理机制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组织原则,它是基于德国社会与政治领域深厚的自治传统以及政府对于直接介入社会保险治理的谨慎态度下产生的,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德国著名的"1881年11月17日帝国诏书"。作为一项不断经历变革的机制,自治管理在整体性质上保持了连续性,只在具体内容及生效空间上发生一些变化。时至今日,虽然在各个社会保险项目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但是自治管理机制仍包含着诸如法律上独立管理主体的存在、相关方的民主参与以及社会保险机构内部事务的自治三项基本内容。尽管中德之间在现实国情以及历史传统上迥然不同,正处在社会保险制度定型并走向法制化关键时期的中国仍能从德国社会保险自治管理体制中汲取养分,用以改善中国社会保险的组织治理。  相似文献   

15.
非虫 《新民周刊》2022,(28):16-19
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居委会在上海目前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居民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收集、整合居民区基础数据,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提高居民区服务和管理效率提供支撑。鼓励居民委员会运用信息化方式,拓展自治渠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尽管各成员国之间差异巨大,但欧盟金融结构总体上呈现银行主导的特征。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欧洲金融体系的动荡表明,欧盟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并不完美。一方面,对银行业的过度依赖会因银行监管和市场出清机制的不足导致系统性风险累积,增加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另一方面,又因缺乏一个替代性机制缓冲经济基本面所受到的冲击,难以为经济复苏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因此,欧盟在通过银行业联盟确保银行体系稳定的同时,着手借助资本市场联盟的建设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欧盟金融体系也因此启动了从银行主导向银行与市场并重的重大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7.
自治与分权下的德国医保统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谊娜 《德国研究》2010,25(4):51-58
多年来,德国医疗保险体系一直保持着自治管理与分权经营的制度特质。在自治管理的框架下,德国医疗保险的运营处于一种高度分权的状态。为保证医疗保险与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与高效性,德国政府在基金管理、医疗递送体系管理等方面实行了自治与互济、分权与效率相统一的统筹管理机制。虽然统筹改革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曾遭遇过挫折,但最终还是消除了制度内外的壁垒,使德国的医保体系得以有序、持续地发展与推进。  相似文献   

18.
苏共二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以及新修订的苏共党纲都强调:“必须始终不渝地和不断地发展社会主义的人民自治”,要“进一步采取步骤提高工会和共青团以及各个创作协会和志愿协会在人民的社会主义自治系统中的作用”;另外,在苏共新党章中还增加了一个章节,专门论述党与国家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相互关系。确实,近年来,苏联对发展人民自治的问题愈重益视,而且对党在发展人民自治过程中应起的作用也愈益明确。本文拟从苏联社会的一个侧面——高等院校,向读者介绍大学生各种自治组织的职能以及在大学生的自治活动中党组织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论是从金融危机前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波动还是从在工薪收入缓慢增长时的消费萎缩看,造成欧洲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似乎都应该是心理上的冲击。周期性下降的投资和由于美国经济减速造成的出口下降只是加重了危机的程度。由于英国房地产泡沫很严重,因此危机给英国造成的冲击更大。从欧元区银行主要资产和负债的情况看,银行信贷紧缩不会非常严重,银行对公司部门和居民的贷款增速也并没有下降。美国投资银行的去杠杆化和向银行持股公司的转变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欧洲全能银行制度在稳定金融体系方面的优势。欧洲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救市措施将以宏观经济刺激为主,并且最先提出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这样的长期行动倡议。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联邦主体公共权力组成一般原则法》,是为具体落实2020年修宪中提出的统一公共权力体系而出台的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联邦法律。本文以该联邦法为研究基础,对公共权力概念、法律出台的背景和内容进行分析,梳理统一公共权力体系下联邦中央、联邦主体和地方自治三者的权力关系,并对俄罗斯联邦制20年的改革逻辑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统一公共权力体系建立的最大变化,在于将不属于国家权力的地方自治机关纳入到公共权力体系,统一由联邦中央和联邦主体管辖。联邦中央自此完成了对联邦主体和地方自治两级机构的统一,使国家权力下沉至基层组织。从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关系来看,中央对地方的组织控制、程序控制和责任控制的力度继续加大,同时垂直权力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归结而言,俄罗斯联邦制改革以及统一公共权力体系的建立,受安全和稳定逻辑、历史逻辑以及制度逻辑的影响。三者既是俄罗斯联邦制改革的动力来源,也是影响俄罗斯联邦制发展的最大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