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民本多元”是浙江经济能够迅速走在前列的活力源泉。“民本”是浙江经济的本质特征。由此促成的浙江经济的发展形态可以生动地概括为四个“大小”:即“小资本、大经济”,“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群”。浙江经济发展的根本经验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积极改革国有企业,使老国有企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使多种经济形式都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
四川,“国宝”大熊猫的故乡。古称巴、蜀,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大省、资源大省、旅游大省,同时,也是国内人才富集的省份,有62所大学、54个全国重点科研机构,有两院院士49人,居全国第三位,专业技术人员169万人,居全国第四位。近年来,四川推行跨越式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又作出了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三个转变”的战略决策,并且把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列为“三个转变”的关键。日前,记者就此访问了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3.
“浙江现象”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是一个“三无”小省:无资源优势,无国家扶持,无政策优惠。但它却在改革开放后,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浙江现象”: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全国前列;赢得了三项“桂冠”:“经济大省”、“市场大省”和“个私经济大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浙江现象”的出现?是什么原因创造了这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奇迹”?我们为此特邀几位学者就这一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正> 辉煌的浙江中小企业一谈到浙江,人们就会肃然起敬:浙江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一谈到浙江的中小企业,人们就会竖起大拇指:企业家务实、低调,把一家家中小企业经营的红红火火。人们这样评价浙江人的特性:吃苦耐劳,精打细算,容易冒险犯难;企业家则有点特别,最重要的特质是:高瞻远瞩,格局恢弘,从容取义。没错,浙江人就是凭着一股子干劲,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频频上演“好戏”。浙江是资源小省,却是中小企业大省。工业素来以轻工业和加工业为主,中小企业发展数量从少到多,总量已经突破100多万  相似文献   

5.
<正> 正当国内其它省区也开始提出“商贸兴省”、“科技兴市”,力创“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的发展思路时,商贸、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省,又率先提出建设“信用浙江”的战略目标。在我们看来,“信用浙江”的提出,比之“商贸兴省”等思路来,有着更深刻的文明内涵,也更具战略前瞻性。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商贸、科技等等,无疑都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而信用则是促使社会实现公平公正、有序前进的  相似文献   

6.
双赢     
在浙江各地,无论是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单位股份制改造,还是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处处都有民营资本的积极参与。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文化产业发展须臾离不开民营经济。在浙江各地,无论是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单位股份制改造,还是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处处都有民营资本的积极参与。民营文化产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经营领域越来越宽,为整个浙江的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政府建平台在鼓励引导民营资本和民间力量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省委、省政府采用  相似文献   

7.
<正> “一有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人们喜欢用这样美好的词句赞叹浙江活力不竭的民营企业。但如今,浙江的一家国有企业也以奇迹般的发展速度及其旺盛的活力为全国所瞩目,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的“领航船”和人们解剖电信行业深化改革成功经验的“新样本”,它就是享誉全国的“中国联通浙江分公司(浙江联通)”。自1995年8月成立后,浙江联通在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改革、创新和发展之路,紧紧抓住电信改革给联通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不失时机地扩大网络规模,加快业务发展,各项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衢州市作为浙江经济大省的一员,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3年位居全国地级市前二,连续2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2年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进入全省前四。面对新阶段新特征新挑战,勇挑大梁奋勇争先,就必须在营商环境上再求突破、再攀新高,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  相似文献   

9.
日前,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重新制定的《浙江 省文物保护条例》,其中就如何规范和引导民间收藏,使其走上合法、合理、 有序的科学发展道路的规定,引起了民间“藏宝”人士的广泛关注,浙江民间 收藏也将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6月中下旬,省委书记张德江就建设文化大省作了专题调研,深入到26个单位,召开了4次专题座谈会,实地考察,听取意见,讨论交流。今天本刊全文刊载的张德江同志的文章《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深刻阐述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地位、意义和作用,指出“研究浙江经济,不得不研究浙江文化,不研究浙江文化,就无法真正认识浙江经济”。第一次高度概括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即“三个提高”、“三个相适应”和七条基本任务;强调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突破口来抓”,同时提出了全面推进文化大省的工作措施和指导原则。这篇文章是深入调研的结晶,倾注着省委领导近期对浙江文化建设进行战略思考的心血,既有理论的深度,只有很强的操作性,希望各级党政领导认真学习,更好地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1.
浙江民营企业多年来一直担当着突破中国行业准入“壁垒”的探路者角色.今年以来.浙江的民资如潮般涌向电力、路桥、公交、航空等昔日“禁区”,一次次展示了浙江民间资本的活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2.
郑义 《政策瞭望》2010,(1):53-53
6000亿元最近,我省正在制定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措施。2010年,全省民间投资总额将达6000亿元,增长15%。浙江是民间资本活跃的省份。为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回乡创业,我省将在市场准入方面对民间投资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13.
写在前面2000年,一个新的千年的开端,绘就“九五”宏图的最后一年,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抓落实、重提高、促发展”之年。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活跃地带,频频奏响发展的最强音:“浙江精神”、“浙江经验”的提炼和弘扬,成为浙江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经济大省”实现跨越,为浙江迈向21世纪积累了厚实的物质力量;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目标的提出,掀开了浙江社会发展新的篇章;“科技强省”、“教育强省”的战略决策,指明了浙江加速发展的道路。2000年,站在世纪之交,是省委、省政府领导带领浙江人民迈向新世纪、建设现代化的伟大之年。我省各市地百舸争流、各创特色,奉献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国家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不仅关系到温州、浙江民间资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全国。  相似文献   

15.
<正>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浙江营商环境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委书记易炼红在2023年“新春第一会”上,围绕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大关键领域,提出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其中,“一号改革工程”锚定“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的目标,为浙江描绘了营商环境发展新的蓝图。  相似文献   

16.
李林访 《今日浙江》2006,(12):45-46
“国之宝盆,国之基石,国之命脉”。这是古今以来,人们赋予国家粮仓致高的称谓和比喻。浙江是全国的缺粮大省,是全国第二大粮食销区,也是全国率先进行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省份,并取得成功。在新的起点上,深化粮食市场化改革,加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保证浙江人民有饭吃、吃好饭,必须加强粮食部门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全省粮食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组织和政治保证。浙江粮食改革要在三个方面“走在前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前列。按照抓改革、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港口,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早在200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鲜明指出,在浙江什么可以搞全国之最、全世界之最,那就是港口。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浙江,作出“宁波舟山港是‘硬核’力量”“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指示,赋予浙江重大的战略使命。为切实推动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不断迈向更高水平,省人大常委会部署开展专项监督。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现象备受人们关注:一是被称为奇迹 的“浙江现象”,浙江从一多三少(人多,地少、资源少、国家投入少)的 省份,一跃成为全国领先的经济大省,2002年GDP达7670亿元,财政收 入800多亿元,今年可达1100亿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从过去的农业小省发展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值得我们山东学习的。这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顶尖专家对浙江发展进行提炼总结,这种理论分析“跳出浙江看浙江”,不仅有助于浙江经济社会进一步又好又快地发展,对全国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山东从经济总量上看,比浙江还要大,但是浙江的发展经验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浙江的城乡均质化发展比较好,基尼系数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小。山东在这方面也在不断努力当中,为了发展鲁西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民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远销国内外。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制约了浙江民企的进一步发展和浙江“品牌大省”建设的步伐。浙江的一些民营企业虽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品牌尚未出现;有些民营企业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