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有个关于回声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孩不知回声是啥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喊,他的回声也跟着叫喊。因此,这个孩子很生气,大声叫骂起来,但是回声应他的也是一声声的叫骂。后来,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他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读完这则故事,我感慨万千。闲暇中我又一次想起了家中的母亲,她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以致两鬓斑白,丝丝银发千斤重,而我们又回报了她什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求学在外,每次临行…  相似文献   

2.
天谴     
母亲久久地看着父亲,她看见老伴头上的白发不停歇地生长,如同夏天河里的水草。母亲低下头看自己躺在脚下的儿子,他此刻就像回到了儿时,他是多么听话、多么聪明的孩子啊,那时,他只有三岁,他对帮他洗脚的母亲说:妈妈,你给我的脚洗洗脸吧。他的小脚面上粘了一点水,她说给老伴听,俩人笑啊笑啊,啥时候想起来啥时候乐。父亲在出事后一直处于一种亚昏迷状态,他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弹,他的呼吸微弱极了,他在母亲的掺扶下,才挪动步子,离开了儿子躺卧的地方。天终于亮了,太阳从窗玻璃透射进来,照在母亲浮肿痛苦的脸上,又照在父亲麻木平静的脸上,渐渐就照…  相似文献   

3.
心重     
我的小弟弟身有残疾,他活着时,我不喜欢他,不愿带他玩。小弟弟病死时,我却哭得浑身抽搐,手脚冰凉,昏厥过去。母亲赶紧喊来一位略通医道的老爷爷,老爷爷给我扎了一针,我才苏醒过来。母亲因此得出了一个看法,说我是一个心重的孩子。母亲临终前,悄悄跟村里好几个婶子交代,说我的心太重,她死后,要婶子们多劝我,多关照我,以免我哭得太厉害,哭得昏死过去。  相似文献   

4.
五月,春已纵深。 三月里零星的花,四月里还冷还寒的清凉,在五月里全变了,也就是说,花可以尽情地开,草可以尽情地绿,只有温暖,没有障碍。于是,人就歌唱: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可是真好。五月里的花多,多得你不可能一一说出她们的名字。在四月,在三月、在二月……那些冷的日子里,也有花开,可不多,你可以数一数,说一说她们的名字,五月开花多,想数一数是多少种,数不过来了,给她们取了个总名字:五月的鲜花。  相似文献   

5.
北京电视台的电视主持 人元元说过这样一个 段子:为了能让孩子“早日成才”,一个刚刚3岁的小孩,在家里接受了三语教学。父亲跟他讲英语,母亲对他说日语,爷爷、奶奶则说的是汉语。后来,大概谁也没想到,这小孩失语了,索性不说话,改打手势比划了。不知是孩子的语言系统乱了,还是又学了一门哑语。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我终于对母亲把我的愧悔说了出来。我说:“那时候我实在不应该一个人吃鸡蛋,过后啥时候想起来都让人心里难受。”我想,母亲也许会对我解释一下让我吃鸡蛋的原由.不料母亲却说:”都是过去的事了.你这孩子,还提它干什么!”  相似文献   

7.
备课卡片     
科目修养第3课任弼时不接受照顾解放初期,任弼时住的房子很挤,又靠近大街,不适宜养病。组织上给他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任弼时不答应,他说:“那房子住着一个机关,我一个人怎能牵动一个机关呢?当干部的一丝不能特殊。“后来,组织上又给他找了一所房子,准备花钱修理,又被他拒绝了。他说:“现在国民经济还在恢复发展时期,还是把钱用到工业建设上去吧!”就这样,一直到他逝世,始终住在原来的房子里。谢觉哉的自我批评有一次,谢老女儿要到外地,没有跟他说,就叫司机到火车站买票,谢老知道后,严肃地对女儿说:“国家给我的汽车,是工作时候才用的。你们没有权利叫司机开我的车外出。”接着又对他的爱人说:“你外出也不能动用我的车。”之后,谢老如数付了车费,还在党组织生活上,就此事作了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8.
李家荣 《人民公安》2012,(18):40-40
每逢下雨天不上工,或是晚上不加班,母亲就在家做针线活。特别是到了冬天,寒冬腊月,靠着一个火盆,她有时能纳上一夜鞋底。 母亲虽然离我而去已有30年了,音容笑貌却时常出现在我眼前。 时间虽已久远,可母亲在世时的一些生活细节,我都还记得。可以这样说,母亲是我心目中最敬最爱的人,她的早逝,让我很长时间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但最终还是让我化悲痛为力量,勇敢地面对现实,走向新生活。  相似文献   

9.
深圳一个孩子从老师那里提前得知几天后要改选班长,于是在周末的时候,孩子就拉上母亲去买礼物,各式各样,价格还得基本一致。家长问又不是节日,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同学?孩子回答说,要在老师还没有宣布改选前,就把礼物送到同学们手中,这样大家就不会说我是在“贿选”;大家的喜好不一样,礼物自然要有区别,而价格又不能差别太大,否则有人会不高兴;这样到选举的时候,大家自然就会投我的票了(见2004年10月21日《深圳商报》)。为了当选班长,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行贿,且能投各位同学所好又不露痕迹,真是令人惊叹。然而,中小学生为选上组长、班长,甚至为能…  相似文献   

10.
读了《公民导刊》第5期《当了母亲,你就会勇敢》一文,很有感触。作为一个八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很赞同作者所写的,母爱就是一种本能。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长大的我自然有着独断、霸道、任性等毛病,心态还停留在恋爱阶段,突然多了一个小家伙让我去照顾,让我非常不适应,尤其在她还未满月,一天到晚吵闹得不行的时候,简直有离家出走的冲动。那时的我,完全没有中国传统母亲的优秀品质:牺牲自我、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看着自己的妈妈和婆婆费尽心思地照顾我和女儿,我问自己,她们能够这样无怨无悔地付出,为什么我做不到?我开始修炼内功。只有把自己做  相似文献   

11.
因为我即将临产,母亲不得不从久居了几十年的老家辗转出来。大包小包的行李,搬家一样。卸了行李,竟取一把小板凳出来,说这是为未来的孩子做的,还说这是老家的规矩。只是如今做一个这样的小凳竟是难得很,木匠难找得很……由于身形的缘故,我难以坐下。只是把小凳拿在手中,认真地端详。突然间,竟想起了许多往事,想起了那个游走的小木匠……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听隔壁的邻居说,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可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13.
青青苦夏草     
路来森 《中国减灾》2013,(6X):56-56
<正>有人说,苦夏草就是夏枯草,其实不一样。夏枯草,能生长至几十厘米高,花絮呈穗状,花开在枝条的顶端,一串串的,招招摇摇,开得张扬而生猛,花色为淡紫色;苦夏草,大多生长至一二十厘米左右,花色是粉白色,花开在叶腋间,一簇簇的,拘谨而紧凑。苦夏草,看上去很静,像一个性情柔弱的孩子,默默地待在那儿。它们唯一的相同之处就是:盛夏之后,枝叶就干枯了。小时候,我曾经问过祖母:"为什么苦夏草过完夏天就干枯了?"祖母回答得很奇怪,她说:"苦夏草嫁给布谷鸟了,所以就干枯了。"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答案。至今我也不明白,一棵草怎么就会嫁给一只鸟呢?是不是布谷鸟特别爱啄食苦夏草的原因呢?春天一到,苦夏草就钻出地面,嫩嫩的,碧碧的,  相似文献   

14.
还有几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送母亲什么好呢?这几年,诸如衣服、鲜花、保健品什么的,我都已经一一送过了,可每次母亲不是嫌贵就是嫌不实惠,总是不合母亲的心意。其实,这之前我曾征求过母亲的意见,问她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礼物?母亲却没好气地对我说:"我不愁吃不愁穿的,什么礼物也不稀罕,只希望你能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行了。"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我知道是因为她还在生我的气。  相似文献   

15.
马迎 《中国保安》2005,(22):47-49
吴永德是我父亲认识的一个朋友,他38岁,是个福建人。他来北京十多年了,从一个拉货的打工仔到现在的建材公司大老板实属不易,父亲常教导我要多学学人家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出于好奇心和职业的敏感,我把吴永德放在了被访者的位置上。吴永德是个很豁达的人,他笑着说:“我一直就是一个打工仔啊,来北京之前也是,攒了些钱,这几年才开的公司。路要走稳,既然出来闯,就别怕苦……”我出生在农村,兄弟姐妹7个孩子,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家里,我和小妹妹关系最好,妹妹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但母亲不让女孩子上学。我就和母亲吵,说我自己打工挣钱供妹妹上…  相似文献   

16.
开心乐园     
高兴得太早世界杯期间,某球队队员添了一个小孩,所有队友被邀请参加洗礼。大家来到教堂,孩子突然从母亲手中滑落,守门员果断地扑出,在离地几厘米的地方将孩子稳稳接住。大伙儿鼓掌欢呼,没想到,他却习惯地拍拍孩子,向前跑了几步,接着熟练地大脚开出……领导很忙一天,领导吩咐秘书说:“有人找我就说我很忙,让他等会儿。”秘书问:“要是来人说有急事怎么办?”领导说:“告诉他,这种话说的人多了。”过了一会儿,领导的太太来找领导了,秘书对她说:“领导很忙,请您等一会儿。”太太怒道:“我是他太太,让他马上来见我。”秘书笑道:“说这话的人多了…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土地     
三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母亲把我带到全家仅有的那块三分大小的自留地上,指着旁边的那块同样是三分大小的地,高兴地对我说:"你弟弟命真好,去年刚生了他,今年咱家就添了自留地……"一位中年农妇渴望土地,渴望耕耘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然,母亲不知道那个春天是积年的坚冰已被敲碎了的春天,更是整个中国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春天.她六岁的长子,也不知道那块新划拔的自留地意味着什么,当年的懵懂顽童只明显地感觉到,他幼小孱弱的肠胃从那一年起告别了饥饿的滋味,因为添了三分自留地而欣喜不已的母亲的笑脸,是那年春天开放在他心中最美丽的花.  相似文献   

18.
还有几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送母亲什么好呢?这几年,诸如衣服、鲜花、保健品什么的,我都已经一一送过了,可每次母亲不是嫌贵就是嫌不实惠,总是不合母亲的心意。其实,这之前我曾征求过母亲的意见,问她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礼物?母亲却没好气地对我说:"我不愁吃不愁穿的,什么礼物也不稀罕,只希望你能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行了。"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我知道是因为她还在生我的气。  相似文献   

19.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20.
李传锋 《世纪行》2011,(3):42-43,47
现在,是一个出神童的时代,媒体上会不时出现有关神童的报导。 有一天,我的孙子坐在小书桌上写写画画,写好之后很高兴地拿到我面前,要我看,上面不再是他想象中的机器人,而是抄写的一篇课文:《美丽的花》:正月开梅花,二月开杏花,三月开桃花,四月开牡丹花.五月开石榴花,六月开荷花,七月开凤仙花.八月开桂花,九月开菊花.十月开芙蓉花.十一月开茶花,十二月开腊梅花。小孙子的文章把我吓了一跳,我们家出神童啦!这不就是一个神童吗,这写的是小学生的作业呀,要知道,他还在上幼儿园,他还不到六岁。我问他,隋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