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冷战后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三大理论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本国政治文化的影响,美国则尤甚。在美国历史中积淀下来的四种相互矛盾的政治文化:美国例外主义、道德主义、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作用下,美国的外交政策一直处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孤立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冲突之中。冷战以后,...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俄古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时期,地处美国后院的岛国古巴一直是苏联在西半球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从古巴革命胜利到苏东剧变之前,苏联一直是古巴政治上的盟友,经济上的依托,军事上的后盾。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由于俄罗斯奉行了亲西方的外交政策,苏古之间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不复存在,俄古...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新孤立主义的言论甚嚣尘上.新孤立主义认为,冷战结束了,美国承担众多国际义务的时代也该结束了,美国应该回到"应有的位置"上来.他们反对"全球干涉主义".但是,这些孤立主义的主张,尤其是大幅度减少海外义务的要求,离现行的美国外交政策距离很大,因此出笼以后并没有也不可能为当时的布什与克林顿政府所采纳.  相似文献   

4.
法国的新外交政策王燕阁进入90年代,法国为适应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战略环境,对其外交政策作了方向性的调整。巴拉迪尔政府去年上台后,总结了前几年的经验教训,又推出"新外交政策"。这一新政策具有鲜明的特点,虽尚未成型,但其轮廓已经显现。一、再次调整外交政策背...  相似文献   

5.
法国的新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的新外交政策王燕阁进入90年代,法国为适应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战略环境,对其外交政策作了方向性的调整。巴拉迪尔政府去年上台后,总结了前几年的经验教训,又推出"新外交政策"。这一新政策具有鲜明的特点,虽尚未成型,但其轮廓已经显现。一、再次调整外交政策背...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韩国利用变化中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局势有利于自己的契机,果断调整在美国卵翼下无所作为的外交政策,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交往,在外交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双轨政策”,即区别对待外国政府与人民,是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冷战中美国对东欧政策就是灵活运用“双轨政策”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冷战中美国对东欧“双轨政策”的研究,不仅能使我们进一步认清美国外交政策的特征,也有助于我们从东欧的角度出发,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如何进行国家定位再次成为困扰俄罗斯的重大问题,并对其外交政策的调整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俄罗斯对其国家地位如何定位以及如何制定与之相关的国家外交政策,也是它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必须认真考虑和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外交理念是外交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从美国立国之日起,始终贯穿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实践,构成了美国外交的特点.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对外交事务的看法虽然对立和分歧,但都是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彼此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阿根廷对美国政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阿根廷对美国政策的变化曹琳自1989年7月梅内姆就任总统以来,阿根廷政府对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作了重大调整。“它一反过去历届政府与美国相对抗的态度,主动加强同美国的关系,与美国自动结盟,在诸多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的立场。梅内姆政府的这种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美国对华政策历来是随着其自身实力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从来没有象冷战结束后这样摇摆不定,变化莫测。如果说冷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也非常稳定和明确的话,那么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则变得很不稳定了。美国趁1989年...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外交政策的道德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主义死亡了吗?推行美国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民主、人权和法治应该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吗?一直以来,如何在理想与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是个永恒的话题。“9·11”事件后,这个问题的探讨更为激烈,也更有争议。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蒙古适时调整了其安全战略,积极发展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和联系。地缘因素是蒙古安全战略调整的基础,其“多支点”外交政策的实施为美蒙关系的突破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美蒙政治、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并持续升温,特别是两国在军事领域内的密切合作对于中国的战略安全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将可能对我国国家安全产生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标志着美国对其对外战略进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调整 ,美国正在成为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者 ,它企图按照单极霸权的需要和能力 ,来建立新的世界战略格局。这将给各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当代国际关系造成强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与冷战后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期间及冷战后是联合国维和行动急剧增加的时期,我们看到大量分析冷战后维和行动形势变化的材料,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形势中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冷战剩下的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动向。很少有人把联合国维和行动面对的形势变化同美国冷战后的战略策略变化联系起来,本文拟就此略加填补。  相似文献   

16.
浅析当今美国的冷战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美国以冷战的“胜利者”自诩,不仅没有改变冷战时期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新形势,反而更加强调要用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制来改造世界。那么,后冷战时期,美国坚持冷战思维到底要在国际上扮演什么角色、给国际社会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一、美国冷战思维的特征及表现所谓美国的“冷战思维”是指在战后持续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的国际大环境中,美国政界、学界及舆论媒体等分析国际形势、观察国际事务特有的思维模式或认识框架。美国是冷战的始作俑者,冷战思维是冷战的思想基础并延续于整个冷战时期。冷战结束…  相似文献   

17.
冷战时期,印度对拉美采取的是一种相对疏远的政策,两者的关系也比较冷淡.冷战结束后,印度对这种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拉美政策以加强经贸合作为主要内容,以大国为重点,强调南南合作,积极与拉美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与"入常"问题相联系.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也对自己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奉行一种独立自主的多边外交政策,希望能与更多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与拉美的关系开始逐渐升温.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的美国中东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的美国中东战略及其影响吴承义二战结束以来,中东一直是诸多热点中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复杂程度较高的一个地区。冷战结束后,中东地区战略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的各种矛盾、危机更趋表面化、激烈化,如何确保中东的安全与稳定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美国从...  相似文献   

19.
克林顿人主白宫后,美国的波黑政策三起三落,左右摇摆,最终由初期的强硬态度转变为目前畏缩不前的态势,反映出美对现实利害关系的考虑压倒了“理想主义”的冲动。同时,克林顿政府多变的波黑政策招致国内批评,在波黑问题上迁怒德国,诿过法英,又引起西方内部矛盾,暴露出克林顿政府面对冷战结束后复杂的国际形势,既想“领导世界”,又缺乏足够国力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原因 ,加拿大与拉丁美洲关系先后受英国和美国的制约。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加拉关系的转折点。战争使加拉关系密切。然而 ,冷战开始后 ,无论是拉美还是加拿大都被美国纳入其称霸全球的冷战体系中。在对拉美政策上 ,加拿大一直设法与美国拉开距离 ,尤其在对古巴问题上与美国分歧最大。 70年代后 ,加拿大不断加强与拉美由来已久的经贸关系 ,引起美国不满。 1990年加拿大正式加入“美洲国家组织”。这是加拿大国力增强 ,外交政策更加自主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