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现行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对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定位存在误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不是法律监督行为,而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事实行为。可以借鉴行政指导理论,将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定位为检察指导行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度改革应当明确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范围、完善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程序、提高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理论水平、提供公正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2.
检察文化建设对促进检察人员公正廉洁执法,提升检察机关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基层检察机关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应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一是检察文化四个层面的关系。检察文化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对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定位存在误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不是法律监督行为,而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事实行为。可以借鉴行政指导理论,将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定位为检察指导行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度改革应当明确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范围、完善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程序、提高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理论水平、提供公正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建设作为落实“科技强检”战略,推进检察业务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和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举措,不仅促进检察机关办公、办案条件的改善,更是对检察传统工作模式的一次革命。要使检察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健康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行解决信息化工作机制的问题,就是针对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完善检察信息化服务和管理职能,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机制。笔者认为,当前主要应加强以下几项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温莉 《法制与社会》2010,(35):322-323
检察职业道德是检察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操守,是履行检察职责和从事职务外活动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检察人员崇高的价值追求,是检察官的思想之魂、行为之基、立身之本。检察官职业道德素养,不仅关系到其能否正确运用权力,高效履行职责,而且关系到公平正义理念在全社会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法治发展进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检察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全国检察机关正在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并广泛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使检察公共关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检察机关公共关系建设,建设新型检察公共关系,是检察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检察文化概念问题是研究检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新时代推进检察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检察文化是指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创造、发展和形成的,体现检察职业特点的核心价值、职业特征、规则制度、行为方式、器物媒介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其中,核心价值是检察文化内核,职业特征是检察文化品质,规则制度是检察文化规范,行为方式是检察文化呈现,器物媒介是检察文化载体,这五个层面之间是递进和包含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仅仅要打击和预防犯罪,更重要的是把服务放在第一位,研究并实践“有威、有为、有力”的检察服务理念,自觉把行使检察职能同服务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融为一体.力创一个良好的检察法制大环境。  相似文献   

9.
加强科技强检,增加检察工作的科技含量,一直是检察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信息化建设则是“科技强检”的最重要内容。随着全国各地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局域网、数据通讯网等硬件设施的完备,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愈来愈成为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信息科学以信息学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同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学相联,涵盖组织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有关学科领域,对技术有极高的要求,必须达到对组织的深刻理解和对行为的合理组织,能够反映科学同人本融合的特点。建设一个高质量的信息化系统(检察业务及办公系统),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是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对黄河流域治理难题的关键性举措。由于黄河流域的整体性与复杂性,实践中黄河流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存在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立法主体选择存疑以及检察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加强黄河流域检察机关跨区域、跨部门协作,必须从建立基础性协作制度、健全黄河流域公益诉讼协同立法机制、提升公益诉讼检察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行破局,以推动黄河流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治区院把2005年作为全区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年”,我院明确提出“突出三个重点、抓好三项建设,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思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紧密结合“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进一步加大硬件建设投入,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前,检察侦查工作还比较薄弱。从浙江检察侦查工作实践来看,要推进检察侦查工作现代化,应充分体现侦查办案的优质高效、行稳致远,更有力地服务、促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应强调坚持整体性、系统性、斗争性、法治性等检察侦查理念,推进检察侦查理论、职能、组织、情报体系建设,完善检察侦查一体化、复合型办案、数字侦查保障、办案协同等机制,同时有规划、有目的地加强检察侦查队伍的法治化现代化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人民检察》2023,(20):15-19
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智能网络的迅猛发展,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案件更加复杂,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明显,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更高,检察人才建设的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变化。新时代检察人才建设的目标是不断提高检察人才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能,实现检察人才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检察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主要路径是建立灵活的检察人才选拔机制、多元化的检察人才培训机制和多层次的检察人才储备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基本上形成了以办案为中心、以职能延伸为触角的总体框架。乐清市人民检察院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巡回检察"工作模式。同时,发现实践中也存在对检察职能有认识误区、基层执法监督体系不健全、犯罪预防协同性不够、信息化等新型手段运用不足等问题,提出四项对策建议:精准把握职能定位、完善基层检察执法体系、提升普法工作协同性、推进基础社会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在长期法律监督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相关的思想观念、职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方式以及相关载体和物质表现的总和,是检察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检察文化建设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本文结合检察文化建设,谈谈对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高哲远 《法制与社会》2012,(36):295-296
检察理念对于检察执法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新时期检察机关面对更多更为复杂的案件,这就需要检察机关以科学的执法理念来指导检察机关案件的办理.检察工作人员在实践中的检察执法活动是由其自身的理念所规范和引导的,而一个检察机关的检察执法理念也对本机关的检察执法行为有着指导和指引作用.基层检察机关是践行检察执法理念最重要的途径.检委会是检察机关处理疑难案件,以及讨论检察机关重要事宜的重要组织形式.特别是疑难案件的讨论和决议,都能体现出检察机关在检察执法过程中体现出检察执法理念.本文以某市基层检察院①三年间检委会讨论案件情况为例,分析新时期检察执法理念的内涵和贯彻.  相似文献   

17.
检务公开工作开展以来,张北县检察院牢固树立“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促廉洁”的理念,不断推进检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立体化、信息化建设,丰富公开内容、拓展公开形式、强化公开效果,着力打造“阳光检察”品牌,通过多举措、多阵地涵盖,实现检务公开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官渡区人民检察院始建于1956年,1979年恢复重建,现有内设机构16个,在职干警102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检察信息化的大潮正席卷全国。官渡区人民检察院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政治建检、业务立检、人才兴检、科技强检、文化育检的理念,走队伍、业务、信息化三位一体之路,始终把业务建设、队伍建设与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检察文化建设是在党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级检察机关面临的新课题.推动检察文化建设不论效果如何都会对检察机关自身建设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反贪部门隶属检察机关,担负反贪肃贿的历史使命,站在当前我国反腐倡康工作的风口浪尖,因其特殊的社会角色,对于如何推动检察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眼细处,就反贪部门办案中立足人性化,着力推动检察文化建设展开论述,以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行检察监督基本原则就其本质而言乃是诉讼规律、检察规律和其自身特殊规律等三方面磨合、融汇而成的,它蕴含着民行检察监督行为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包含着民行检察监督行为的行为方式、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我国目前民行检察监督基本原则最为重要的是要强调三大原则:一是全面监督原则;二是依法监督原则;三是客观公正监督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