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在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影响被害性的因素主要是年龄而非户籍,而犯罪性则与户籍、职业、年龄、婚姻状况等相关.此类案件多以陌生人侵害为主,不过,在熟人相犯场合,同辈侵害与长辈侵害比例相当.侵害行为以强奸和猥亵为主,方式上多为欺骗引诱.不过,未成年人主动报告的比例却不高,父母往往是第一发现人.性侵未成年人的原因是多维度的,未成年人、犯罪人、监督保护人与社会组织均负有一定责任."一体联动"的刑事政策要求从三方面加以防控:强化自我保护与监督保护、及时甄别危险以及进行系统化的立法.  相似文献   

2.
纵观近几年来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其引发犯罪的原因无论是家庭失和还是家庭失教,无论是家庭溺爱还是棍棒教育,无论是学校拒收还是社会浸染,其结果都将直接侵害未成年人的权益。而当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势必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创伤、性格扭曲,于是违法犯罪就发生了。我们发现,权益侵害与未成年人犯罪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为了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势头,有必要围绕“权益侵害”问题进行探讨。权益侵害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权益侵害是指各种致害因素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的侵袭和损害。权益侵…  相似文献   

3.
周红亚  魏军  余莉 《犯罪研究》2011,(2):96-102
“企业员工内盗案件”一词是对发生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侵害企业财产权益类刑事案件的统称,对照刑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员工内盗案件通常包括盗窃;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等类型的犯罪。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上海青浦区  相似文献   

4.
章丹 《法制与社会》2011,(27):259-260
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然而,公诉案件实践中往往对正当权利或合法权益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一方的权益保护却往往被忽视。这就会导致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不平衡,因此完善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建锋 《内蒙古检察》2007,(6):61-62,65
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的检察机关在刑检部门成立了未成年人犯罪办案组,由专人办理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实践中初步把惩罚与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有机结合起来;90年代后期.不少基层检察院相继成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科.与法院少年审判机构相对应,通过办理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对失足未成年人进行法、情、理的合力教育,强化了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的未来,在社会中处于特殊群体.由于其身心智力的发育都没有成年人成熟,在社会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他们的权益极易受到侵犯,也极易成为各类违法犯罪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不断的进步,侵害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的犯罪屡见不鲜,未成年人犯罪率也逐年增加.新刑诉法特别程序一编专门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这是新刑诉法不同于旧刑诉法的突出变化,填补了旧刑诉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诉讼规定的空白,使刑事程序关于未成年人部分在立法上更加独立,丰富完善了刑事司法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制度,也充分注重了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犯罪目标,近年来,对未成年人实施奸淫、猥亵等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影响恶劣。笔者通过对已发案件的案件类型、罪名认定和案件处理情况进行分析,从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时间、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关系等多个方面总结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基本要素及特点。针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证据的特殊性,应从该类案件专门办理机构建设、坚持"一站式询问"原则、强化证据初始收集、特殊案件个案参与等方面构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的新型侦诉关系。  相似文献   

8.
金泽刚 《法学论坛》2008,23(1):136-139
贪污罪不仅侵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还严重侵犯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尽管不动产有许多不同于动产的特性,但房产仍可以成为贪污罪侵害的对象.只有正确认识贪污房产案件侵害的法益特征,识别贪污房产行为的手段方法,才能准确把握这类案件的定罪问题.贪污房产案件的犯罪停止形态之判断,在实质上与传统的侵害财产罪没有区别,不能以房屋是否实现过户为既遂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2015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出台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正式实施。该意见从明确临时监护职责、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审理和判后安置等方面就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进行了细化,以保障未成年人得到妥善照料。一、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属性未成年人监护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法律上的监  相似文献   

10.
自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设立第一个合议庭模式的少年法庭以来,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在我国开始成为一项专门的审判工作,人民法院从此踏上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制度艰难而执着的探索之路。22年来,经过初创试点、推广普及、逐步规范、不断提高的历程,我国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在预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结出了硕果。我国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成就喜人在22年里,我国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从零起步,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机构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自下而上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机构的体系…  相似文献   

11.
罗素君 《法制与社会》2012,(23):120+125
“两抢”案件多发,危害大.近年来,“两抢”案件呈现出未成年人犯罪率高,流动人口和无业人员是主要犯罪群体,团伙犯罪多等特点,有管理不规范、侦破难度大、群众法律意识不强等六个方面的原因,应当从加强市场管理、加大打击力度、加强法制宣传等方面入手有效防范打击“两抢”案件.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第五编特别程序中专设一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对该类案件办案方针、原则、诉讼环节的特别程序作出规定,其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尤为引人关注,这一制度充分反映了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故意伤害犯罪是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对人身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犯罪,它影响着社会稳定和人们的正常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检察院未检科的司法实例为为基础,对于我国今年上半年的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件进行了调查,从犯罪主体、犯罪原因、做案手段、作案地点对于未成年犯罪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从加强在校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落实力度、加大犯罪预防的工作力度和针对性。要教育未成年人提高容忍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公检法机关要加强协调配合、建议公安机关加强巡查力度等方面谈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佳轩 《中国审判》2013,(5):49-49
正4月1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揭牌,这标志着该院成为全国首家成立有编制、有职数、有职责范围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的高级法院,标志着北京市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朝着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了解,新成立的审判庭主要职责是:审理二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及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二审民事、行政案件;对下级法院  相似文献   

15.
抢劫犯罪虽属财产型犯罪,但它不仅侵犯财产权利,而且直接侵害人身权利.这种由双重客体组成的结合罪,无论从刑法理论上,还是在审判实践中,均是较难掌握的问题.未成年人由于受其生理、心理等尚不成熟因素的局限,犯罪的动机、手段等往往出现许多畸型状态.因此,就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或对策等均难于掌握,由此,不难想象未成年人犯抢劫罪问题确属难上加难、不易划一的棘手问题.就此问题审判实践中长期存在着“二大、一多、一少、一乱”这五个特点.即:第一、案件比重大.第二、案件处理分歧大.1990年天津市中院二审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13,(8):87-89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中央领导同志对此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结合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水平亟待提高的状况,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决定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为主题,举办大型系列活动以促进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推动有关部门和责任主体全面严格落实法律义务,宣传未成年人法律制度,引  相似文献   

17.
从业禁止     
《方圆》2023,(5):10-11
<正>1月31日,根据检察机关起诉,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法院经审理,对被告人李某(小学教师)以强奸罪、强制猥亵罪、猥亵儿童罪,判处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同时禁止李某终身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这是宁夏对性侵未成年人的被告人判决终身禁业的首起案件。2022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该《意见》规定,教职员工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犯罪的,法院应当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判决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这条法律红线,搭建起未成年人保护的“隔离带”和“防火墙”,明确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底线,织密了预防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网。  相似文献   

18.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顾布以来,我国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未成年人的权益并未完全得到保障,以各种方式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仍大量存在.本文从未成年人权益维护的含义着手,在对国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经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深圳市某区近三年来成年人涉毒犯罪情况统计数据为样本,分析现阶段未成年人涉毒犯罪的特点,对检察机关今后如何更好的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涉毒犯罪的发生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规定的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阴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以外,一律公开进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应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但除二审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