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昕  乔昱 《新湘评论》2009,(7):52-54
他们是中国大地上级别最低的“官”,“管”着几百到几千号人:然而他们又不是“官”。但实际上他们什么都要管,国家政策要在农村落实得好,离不开这群“不是公务员的公务人员”。而“大学生村官”在近年更是一个热门词。诚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12):44-50
有人说,“村官”是中国最小的“官”,也是最难当的“官”。在农村改革开放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村官”也被卷入了各种利益与矛盾的漩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困局……  相似文献   

3.
“对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要鼓励他们通过选举担任村‘两委’负责人。”在去年的村级换届选举中,我省各地切实按照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提出的这一要求,积极创新选人方式,千方百计鼓励大学生“村官”参加竞选,既破解了基层组织选人难问题,又拓宽了大学生“村官”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他们是中国最小的官——村官。 他们能捞大钱,仅村里的征地拆迁,就利用职权、虚报冒领,合伙贪污了263万元的拆迁款,在小村里放了一颗贪腐“卫星”。  相似文献   

5.
5月12f71,阳光灿烂。彭山县武阳乡大塘村大学生“村官”胡晓非正在地里查看黑花生的生长情况。“这几天的天气适合黑花生的生长发育。”看到黑花生长势良好,胡晓非一脸喜悦:“这块地一共5亩,全部种的是黑花生,是我们武阳乡7个村的7名大学生‘村官’自筹资金种植的。”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14,(2):32-32
“村官”离任前,镇党政领导要与离任“村官”交心谈话,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得失观,理顺思想情绪。同时,新当选“村官”经常与离任“村官”交流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为加强退职“村官”管理,镇里积极开展“一联三包六必访”活动:  相似文献   

7.
三台县永新镇永胜村大学生“村官”、党支部副书记何爱坪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腼腆、俊秀、稚嫩……然而,当地老百姓却夸赞道:“这个大学生‘村官’了不起!”  相似文献   

8.
王春 《廉政瞭望》2011,(5):21-23
有人认为,村官虽然是“从事公务”的人员,但不是公务员,故而纪委的纪律之杖够不着;村官是一级组织的“干部”,但不是中国行政意义上的“党政千部”,故而监察的规矩之箍套不上。甚至还有少数村官认为,“村宫不是官,法律管不到。”  相似文献   

9.
天水市秦州区坚持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的思路,认真落实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报酬和各项待遇,努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一是使村官“安心”。在充分了解专业类型和个人需求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合理分配。积极与财政、人社等部门搞好衔接,及时落实并参照乡镇公务员工资标准同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完善选拔机制,做好将聘用期满大学生村官纳入乡镇事业干部管理工作。二是与村官“贴心”。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1,(3):72-72
如此拜年(二则) (一)教过4岁的女儿几句歇后语,这一天。我找机会考考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我问:“宝贝,‘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后半句是什么?”女儿眨巴眨巴眼睛,说:“是不是‘鸡当了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推进,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最近,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出现少数乡镇长期借用大学生“村官”的现象。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出现这种大学生“村官”干“乡官”的活儿,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司马龙 《党课》2007,(2):73-76
“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虽然称不上“大官”,但他们手中的权力却不容忽视。因为我国共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农民,有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内的村官——这个庞大的干部群体掌控着农村政务乃至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而近年来屡屡爆出的很多农村“两委”干部制造的几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贪污大案,令社会震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官”——一个最贴近老百姓的舒导群体,他们的腐败直接关系民心的向背,严重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要完成这个重大历史任务,遏制“村官”腐败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我到垫江石岭村当‘村官’,就是为农民打工,不要工资,也不拿一针一线!”2008年1月,亿万富翁刘群成为重庆首吃”“老板当‘村官”’螃蟹的人。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有的大学生村官思想上“官”念意识浓厚,行动上难以融入农村:有的只想当管理员、不想当服务员,脱离群众,难以与农民朋友打成一片;有的政绩观发生扭曲,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只想做大事,不屑做小事。这都不利于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被南充市嘉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勇评价为“晒着太阳成长的‘村官”’,名叫王洪全,是七宝寺镇王家嘴村的党支部书记。个子只有1.63米、体重不到60公斤、脸色黝黑的王洪全,记者一看便知他是一个干活实在的人。杨勇告诉记者:“他是我们嘉陵区第—个通过公推直选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村官’。  相似文献   

16.
朱剑锋 《党课》2011,(13):67-67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多措并举,将优秀大学生“村官”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管理。一是纳入工作规划。他们在全区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大学生“村官”是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源头。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环节同步考虑优秀大学生“村官”。二是加强培养锻炼。他们把每年区委表彰的“十佳大学生村官”等优秀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区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由区委组织部统一组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17.
威远县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有效途径,实施“百名大学生‘村官’进村‘两委'”计划,2010年有102名懂政策、有知识、同农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大学生“村官”进入了村“两委”班子。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13,(2):31
村官,是我们最基层的"官",是最贴近大地的管理者和领头人。他们的生活最丰富多彩,他们工作生活中的故事最朴实、亲切、生动。为展示村官的风采,讲述一个个村官的生动故事,本  相似文献   

19.
我是河北省藁城市廉州镇人民政府的干部。读了《党建》近期刊登的关于“‘八小时之外’怎样保持党员形象”的几篇文章,感触颇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八小时之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一个普通人来讲,意味着轻松和惬意。而对一些有职有权的人来说,可能就是放纵的天堂,步入囹圄的摇篮。从胡长清、成克杰等高官落马,到一些县官、村官锒铛入狱,无不留着“八小时之外”放纵的烙印。因此规范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行为,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刻不容缓。“八小时之外”部分党员干部违法乱纪,固然有其放松世界观的改造、律己不严的因…  相似文献   

20.
“我志愿参加大学生‘村官’巡回帮扶活动,扎根农村、服务基层,履行社会责任……”2010年“五四”青年节,巴南区龙州湾沿边村,100余名巴南区大学生“村官”以震耳欲聋的誓言,宣告全国首个大学生“村官”进村入户巡回帮扶队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