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首著名的《赠汪伦》诗,使曾遍布唐代诗人足迹的泾县闻名天下。 泾县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如画的黄山脚下,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从泾县向西南约40公里处,就是桃花潭镇。镇  相似文献   

2.
<正>桃花潭,位于安徽宣城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而名扬天下。桃花潭所在陈村镇,有保存最完整的皖南古民居群,计有明清建筑700余处。一路南行,时间是暮春,连片的油菜花田基本都开过花了,结出翠绿的豆荚,夹杂着些零星开剩的嫩黄的花,气候清爽,阳光明媚。  相似文献   

3.
天宝十四年,李白从安徽的秋浦前往泾县的桃花潭游览,当地乡民汪伦以酒款待,临别时又热情欢送。大概是欢送的方式非常特别,激发出诗人强烈的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深挚情谊的著名赠别诗——《赠汪伦》。全诗虽然寥寥28字,但作者以明快的节奏,清新的笔调,绘声绘色地描画了一幅别具风格的欢送图,堪称“赠别诗”中的上乘。  相似文献   

4.
正安徽泾县有个叫查济的村落,当地人祖祖辈辈以"山东济阳人"自称。为一探究竟,五一前夕,济阳县政协组织我们文史工作人员一行人到查济进行了实地考察探访。查济村位于安徽省泾县的西南边陲,距李白笔下的桃花潭不足二十公里,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植被茂密,古建筑林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第一批被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的古村落之一。查济村历史上虽经多次人为破坏,现仍有明、清等朝代古建筑近200处。  相似文献   

5.
写李白,铁杵磨成针2001年9月,在李白故乡四川省江油市隆重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1300年诞辰之际,江油市人大副主任、民进四川省委委员、女作家王慧清的长达80多万言的历史小说《李白》由长征出版社隆重推出。一书激起千层浪。《李白》一书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关注。面对如潮好评,王慧清笑微微地慰然长叹:“写出《李白》是我终生的心愿,我终于完成了!”王慧清1947年生于江油武都镇,她的青少年时代便是伴着李白的传说和诗歌度过的,从小心里便有解不开的“李白情结”。1983年,在绵阳地区召开的创作会上,有领导提出:“李白是江油人,江…  相似文献   

6.
唐僧故里偃师散记霍建瀛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唐僧取经过程的《万国历险宫》。4年前,我应一位朋友之邀前往偃师。这位朋友向我介绍说,偃师曾是七朝古都,历史悠久。唐代圣僧──玄奘的故里也在偃师境内。他家乡的人们决定要修复玄奘故居,并兴建纪念馆,很值得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7.
说起全国人大代表方志远,就不得不提明史。自2010年应《百家讲坛》栏目之邀先后主讲《大明嘉靖往事》与《万历兴亡录》后,方志远声名鹊起,公众开始知晓这位学术功底扎实、为人严谨低调的历史学家。有不少的媒体称他是目前最火的“学术明星”和“国学明星”,但他似乎不太理会这样的头衔,身为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院长,方志远更愿意别人只把他当成一名普通的代表和一位教授历史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赵辉 《台声》2014,(3):84-86
“好故事、练说书、学书法、爱赋诗”,这是张大春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外界给他的评价则改了其中两个字,“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自然,前者是一种自谦,后者则是他人的评定。张大春在新作《大唐李白》中选译了一个“好故事”并用他“会说书”的方式,呈现出一个盛世背后的大唐和盛名之下的李白。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反映我党隐蔽斗争的电影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里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李侠,是以本文主人公李白烈士为创作原型的。李白烈士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鼓舞了几代人,他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但是敌人的特务机关是怎样破坏我秘密电台的?李白等烈士是怎样被捕的?凶手是谁?我公安机关是如何破获这个案子的?却鲜为人知。当你看罢本篇文章,便会揭开谜底,恍然大悟。李白,原名李华初,化名李霞、李静安。1910年5月1日出生在湖南省洲田县张坊区板溪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5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8月,参加了红军。1934年10月,…  相似文献   

10.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点评:本诗是鲁迅于1903年在日本求学时所作,当时题写在他的剪辫照上,赠给挚友许寿裳。1936年,许寿裳作《怀旧》一文,自述说:“1903年他23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的……“并  相似文献   

11.
朱雨晨 《台声》2004,(9):62-65
没接触深圳邀月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申之前,曾经拜读过他的作品《我不是罪人——同旋在两岸三地的生存实录》,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两崖亲人失散的悲哀。或许是命运的多舛,使得他更加能体会到两岸亲人的那份悲痛和渴盼。  相似文献   

12.
张大千画赠毛泽东《荷花图》李永翘张大千先生像(1899—1983)。现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在45年前曾画赠毛泽东《荷花图》。张大千一生个性倜傥,慷慨豪爽,交游甚广。他虽然常常主动赠画给其友人,尤其是那些经济拮据的穷朋友,但却甚少送画给达官贵人。可是这一次...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友谊与合作 应日本国政府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4月11日-13日对日本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11日.中日两国政府在东京共同发表了《中日联合新闻公报》,进一步确认了两国间的战略互惠关系。此外,受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及参议院议长扇千景之邀.温总理12日在日本国会发表了题为《为了友谊与合作》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坦言:如果说安倍晋三首相去年10月对中国的访问是一次破冰之旅.那么我希望我的这次访问能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相似文献   

14.
七月的成都,天气热得只在有空调 的地方才有些凉意。应朋友之 邀,我去采访西南最大、经营最成功的社会寻呼台——“八一台”的领导、成都空军司令部通信处处长朱林。 初见朱林,是在他的办公室里,这里除了几张简易沙发,一张办公桌和座椅外,就是书架上《毛选》、《邓选》、《新编二十四史》。《现代领导艺术大全》、《现代通讯系统》、《数据传输》、《计算机实用编程》等众多书籍和墙上偌大一块“通信处年度工作安排”备忘录了。身着大校制服的他,言谈举止带着军人特  相似文献   

15.
“李白遭谗于杨贵妃”说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自天宝元年(742)应诏赴阙,天宝三载(745)即被放归山,关于他离开长安的原因,一种说法是由于杨贵妃进谗而被逐。近人考证此一段公案最为详备者,当推郭沫若先生的专著《李白与杜甫》: 唐人韦叡的《松窗录》(原书佚,《太平广记》中有收录)记载高力士以脱靴为深耻,挑拨杨玉环,说李白在《清平调词》中“以赵飞燕比妃子,是贱之甚矣!”(锷按:原书作“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李白《清平调词三章》有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因而使李白失掉了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曾经三次想授李白以官职,便被杨玉环阻挠了三次。这件  相似文献   

16.
今年初,应台湾书法教育学会之邀,我有幸赴台参加内蒙古通辽市明仁实验小学和台北东湖小学师生绘画联展开幕式。在访台一周的时间里,交流活动安排得十分紧张,我们走访了几所学校,拜访了台湾教育界有关人土。应《儿童美育文教》杂志社主编李英辅先生的邀请,使我能有机会拜访了台湾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委员会,受到该会同行们的热情接待。在极有限的时间里,李先生陪我走马观花地参观了儿童美术研究发展中心——新创美术教室。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该学会推荐的《美术造型阶梯》、《艺术家系列》等书,也有技法方面的《小画家的天堂》等系…  相似文献   

17.
1.往事越千年这个人站在山脚下,朝北仰望了一下隐没在浓雾中的山峰,忍不住惊叹出声:"我的个天噢,危危乎高塞!要想翻过这道山岭,实在是比登上青天还要难哇……"这个人名叫李白。他留下来的关于这座山岭的名篇叫《蜀道难》。李白是浪漫诗人,豪放而夸张,但他  相似文献   

18.
据《宋史·杨时传》记载,杨时小时候聪明伶俐,人称神童。他考中进士后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攻读经书、写作教学,后来拜著名理学家程颐为师。  相似文献   

19.
林嵩     
正林嵩,字降神(又作降臣),古长溪赤岸(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人,约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他自幼聪颖,胸有大志。懿宗咸通年(860—873年),在灵山(今福鼎市太姥山东)搭建草寮读书,刻苦攻读,博通经典,成为饱学之士。僖宗乾符二年(875年),跋涉千山万水,远赴都城长安应试。所作《王者之道如龙首赋》策论,因立意高远,词采隽永而考中进士,誉满京师。自唐神龙至后唐天成的223年问,今福州、宁德两地仅有的36名进士中,林嵩是继"开闽进士"薛令之后闽东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中,我最仰慕李白。 我仰慕李白的品行。李白从小深受道教的影响,有行侠仗义的骨气,有“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的抱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他一生都在官场和民间徘徊。与众不同的是,无论是进是退,李白都能从容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