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2月18日,最高法院开庭对刘涌案进行再审,20日作出“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死刑判决书。22日上午宣判,上午11点35分刘涌被执行死刑。 从媒体所报道的情况来看,刘涌是在最高法院再审合议庭宣判后,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被执行死刑的。笔者因此有了疑问:在这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最高法院能否完成死刑复核程序的各项工作?而不少人又因笔者的疑问而产生另一个疑问:最高法院作出的死刑判决也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后才能生效吗?  相似文献   

2.
法国最高法院于2007年11月20日作出最终判决,驳回了摄影记者法布里斯.沙塞里的上诉请求,维持2006年2月关于沙塞里侵犯私生活的判决,要求他与另外两名记者向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生前的男友多迪的父亲支付1欧元象征性赔偿金.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最高法院在平成十八年(2006年)三月一日,围绕着国民健康保险费是否符合实质意义的税收作出了最高院(大法庭)判决。本文的目的是介绍与此判决相关的各种法学原理并评论此判决是否恰当。为了正确理解此判决的意图,有必要理解作为日本社会保险制度核心  相似文献   

4.
定期金给付判决是根据判决基准时判定的事实对未来预测而作出的给付判决,因而该判决可能与将来实际情势产生重大差异。对此,我国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可以“相应调整”和“作为新案受理”,但在制度设计上忽视了前诉与后诉之间的牵连关系,致使出现系列理论和实践难题。相应,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变更判决之诉这一特殊诉讼程序,来对原定期金给付判决进行修正,解除其部分或全部既判力,给予权利人以提出新主张的救济机会,追求实质公平。在此,可以借鉴域外相关立法,在既判力理论视角下构建我国变更判决之诉,为在情势变更情形下调整定期金给付金额提供程序保障,以实现定期金给付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付迪 《江淮法治》2011,(2):25-25
2010年12月3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法院对全国首例QQ相约自杀案作出判决,不仅判决自杀约定者张某承担20%责任.而且判决腾讯公司承担10%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如此判决实欠妥任兴宝**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人民检察院不久前,笔者看到一份由某基层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刑事判决书,这份刑事判决书在对三名被告人的侵占犯罪行为作有罪判决的同时,也对检察机关在侦查该案过程中的追赃等活动作出了判决。该判决书认定:某区...  相似文献   

7.
7月17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波罗镇山东煤矿和波罗镇樊河村发生群体性械斗。根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斗殴事件。看起来并不复杂的矿权纠纷案,经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省高级法院裁定,至今仍得不到执行,致使价值数亿元的集体财产归于个人名下。面对生效的判决,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协调会,以会议决定否定法院判决,最终导致矛盾激化。前不久,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表示,行政部门不能干扰生效判决的正常履行。  相似文献   

8.
行政驳回诉讼请求判决并非《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判决形式。但是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四种判决形式———维待、撤销、限期履行和变更判决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各种类型的行政案件 ,完善行政诉讼的判决形式———增设行政驳回诉讼请求判决这一新的判决形式在理论上和立法、司法实践中被提上议事日程。最高法院刚刚通过的司法解释就明确规定了行政驳回诉讼请求这一新的判决形式。本文就行政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的法律地位、意义、涵义和适用范围等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一、行政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的法律地位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应当设立部分判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行政诉讼应当设立部分判决李道清我国《行政诉讼法》对部分判决未作规定,笔者此文谈谈在行政诉讼中设立部分判决有关问题,与诸同仁商榷。一、部分判决的概念部分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对其中已经查清的部分事实先行作出的判决,或者说先行解决案件部分实体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18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抗议日本东京高等法院对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中国受害者作出的不当判决。1974年10月20日,在中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发生遗弃化学武器致人死伤事件;1982年7月16日,在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  相似文献   

11.
判决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是法院判决的重要类型之一,关系到行政法律关系的重新设定问题,法院作出此类判决要准确把握其适用条件,并要保证其有效实现。本文即从判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涵义及其属性,适用条件和实现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X(原告、上诉人[向第二审法院上诉]、上告人[指对第二审的判决不服向高级法院或最高法院上诉])取得Y公司(被告、被上诉人、被上告人)的股份100股,并接受了股票的交付。此股票附随一份为A过户用的空白委任状。但是,在办理过户手续前,上述股票及空白委任状被盗。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行政判决形式的局限性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我国行政判决形式的局限性及其完善□潘昌锋行政判决是人民法院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对审理终结的行政诉讼作出的实体裁判。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可根据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维持、撤销(含部分撤销并可判决被告重新作出...  相似文献   

14.
判决不应随意超出诉讼请求范围刘如谦目前,在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发现有些人民法院作出了超出原告诉讼请求范围的判决(以下简称超判)。这种“超判”是指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未提出增加诉讼请求,受诉法院却作出超出原告诉讼请求范围的判决结果。如某县...  相似文献   

15.
“纪念毛泽东钻石女金表”案作出一审判决1994年9月6日,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就"纪念女表经销合同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原告上海振宁实业公司,被判支付被告上海手表厂拖欠的货款、违约金和劳务费。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这一纠纷案的过程中,就原被告诉讼提出...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白秀娥诉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这也是该院审结的第二起因使用剪纸作品而引发的著作权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17.
刘俊 《法律科学》2009,27(6):21-25
法官作出判决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价值判断,法官价值判断的前提是对所审理案件的有关价值主体关于该案件判决的价值需要的认识,法官只有对案件判决可能有那些价值需要存在比较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此基础上作出最好的价值选择,从而才能作出最好的判决。对判决价值需要的认识取决于法官的价值发现,法官审理具体案件的价值发现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法官对讼争各方需求价值的发现;二是法官对社会主导公正价值观念的发现;三是法官对适用该判决的法律中的价值发现;四是法官对自身需求的价值发现。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关于判决的方式问题,在第54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包括部分撤销和可以判决重新作出)、履责判决和变更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56、57、58、59、60条,在符合立法原则和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审判实践确立了几种新的判决和处理方式。这几种判决方式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审判实践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有关问题作以下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9.
论判决的既判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自强 《法学研究》1997,(2):96-110
论判决的既判力叶自强在民事诉讼中,法院的判决确定之后,无论该判决有无误判,当事人均受判决的拘束,不得就该判决的内容再进行争执;同时作为享有审判权的法院亦须尊重自己以国家名义所作出的判断,即使是把同一事项再次作为问题在诉讼中提出时,亦应以该判断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判决重作具体行政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判决重作具体行政行为的蕴涵 判决重作具体行政行为是法院对已受理的行政案件经过审理,认定被告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后,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这一具体行政行为并同时作出要求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判决形式。因为,法院对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撤销判决,有时并没有完全解决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所引起争议的行政法律关系;如果法院对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仅仅作出一个撤销判决而不对其在法律上设定处理其所管辖的行政事务的积极义务,则其可能会放弃履行法定职责,结果可能会损害国家、社会以及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