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度重视激励关怀帮扶是中共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建立这一新机制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性和理论意义。体现的是以党员为主体的党内制度运作要求,其理论基础是党内关怀思想。建立健全这一机制的基本原则包括: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关爱党员与关爱群众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需要特别重视弱势党员群体的帮扶,必须注重具体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题中要义.当前,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刺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必须开展党内民主教育活动,推行党务公开,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建立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健全党内民主的监督检查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如何建立健全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我以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活力,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政治激励。要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逐步推进党务公开。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切实保障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目标激励。针对党员队伍…  相似文献   

4.
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是民主政治的工具.民主的本意是人民当家做主.党员是政党的主人和主体,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不仅强调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而且强调党员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主体.当前,确立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和坚持以党员为主体发展党内民主,应积极开展关于坚持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的理论研究,积极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不断健全保障党员参与权的制度,不断推进党代会常任制的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与改革,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5.
发展党内民主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内民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党内民主可以有效地防止党内权力过分集中和腐败滋生;党内民主是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应发展保障党员各项民主权利的党内民主;发展党务充分公开、党员能自由和舒畅地表达真实想法的党内民主。为了更好地发展党内民主,应健全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易军 《党建》2012,(3):44-44
◆三融入:创先争优融入“十二五”规划的制订与实施中;融入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中;融入中央企业的政治和社会责任中。 ◆三结合:创先争优与人才强企战略相结合;与宣传表彰先进典型相结合;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三延伸:由党组织“创先进”向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创先进”延伸;由党员“争优秀”向全体职工“争优秀”延伸;由国内企业向海外机构延伸。  相似文献   

7.
为民 《支部生活》2004,(12):42-42
党内表彰是各级党组织通过进行典型的示范作用,教育、引导、激励党组织和党员,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弘扬正气,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党内协商民主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一种政治状态和政治原则,也是党员参与党内选举、党内决策、党内监督等党内政治生活各个环节的动态过程。发展党内协商民主的根本着力点是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一、创新实践形式,为构建党内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提供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内协商  相似文献   

9.
党员挂牌是一项公开党员身份,既便于群众监督,又有利于自我激励的党员管理活动。一、确定目标。党员根据自己的年龄、文化程度、职务、技术特长、家庭情况等自报责任目标,通过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党支部审定、报上级党组织备案等程序,来确定每个党员的责任目标。1.党员自报。党员自己提出的责任目标应包括:能做哪些,怎么做,有哪些有利条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等。2.大会讨论。党支部要适时召开党员大会,对党员自报的责任目标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3.党支部审定。审定党员的责任目标应把握的关键是,既要对党,又要对党员负责。目标定得既…  相似文献   

10.
党员是党肌体的细胞和党活动的主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可以成为激发党员自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党的整体活力;有助于保证绝大多数党员权利的具体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标志着党内民主功能的实现程度。要从政治制度、政治关系与政治行为等对党员主体地位进行思考;要从党员素质、选举制度、领导体制与监督实效等的改善来推进党内民主功能建设;要从党务公开、学习实践、党内关爱与组织创新等途径促进基层民主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党员民主权利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是政党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保障党员权利,切实增强党员主体意识,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快党内民主建设步伐的迫切需要。一、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知情  相似文献   

12.
县权公开"是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新尝试。县权公开应坚持制度创新与制度整合相结合,对一把手权力进行规范是县权公开的重要内容。"县权公开"应注意县权公开与效率关系的平衡,做到改革的协调和配套,并构建以垂直为主的县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党章为根本依据,着眼于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围绕责任设计制度、围绕制度构建体系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具有以下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党内监督目标任务;明晰党内监督责任、主体,健全相关制度,构建起完备的党内监督体系;看住人盯住事,突出党内监督重点;坚持"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织密党内监督网络;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强化监督成果运用,确保实现立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陈红媛 《党史文苑》2011,(12):48-50
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具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等方面的价值。它应包括政治关怀、思想关怀、物质关怀、心理关怀和智力关怀等五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田文媛  李宝琴 《奋斗》2010,(10):19-20
##正##高校党务公开是指高校各级党组织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法规,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将对党的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情况,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实施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各项党内事务发生过程及其结果在一定范围以一定形式向党员及群众予以公开,实现党员和群众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监督的一项组织制度。一、高校实行党务公开的重要意义高校党务公开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发展高校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加强  相似文献   

16.
赵春 《党的建设》2010,(11):42-42
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当前,各级党组织要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为前提,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制度体系为重点,切实落实好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党务公开,落实党员知情权。落实党员知情权,最根本的是要健全完善党务公开制度。要明确公开内容,凡属党内规定要求公开的事项,都要在适当范围内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  相似文献   

17.
制度视野中的党内民主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吸纳和接受人民政治参与的空间和能力,有赖于党内民主向制度范式的转变。党内民主生成的制度安排应置于突出的地位,用制度所具有的约束、强制、保障等刚性特点,完善和健全党内民主的运行机制,保证党内民主的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18.
射洪县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引导作用,从全县各条战线上精心选择1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个先进集体,由先进典型党员组成"先锋颂"事迹报告团,先后到县直单位作了26场宣讲.同时,将这些先进典型事迹摄制成电视短片,刻录光碟下发到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对照先进谈认识、讲体会、找差距,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党员从事迹见精神,从典型看自己,变感动为行动.各部门各单位还树立和宣扬了189个先进典型,由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激励党员学先进、赶先进.  相似文献   

19.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首先要从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开始。要改变片面强调“集中指导下的民 主”的惯性思维。建立健全党内选举制度、建立代表大会常任制等制度;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明确划分集 体领导与个人之间的权限责任;要在“行动一致”的前提下,健全保障党员主体权利的制度。充分听取广大党员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都市委党校把健全党内关爱帮扶机制,作为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增强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激发了组织活力,取得了党员群众满意的效果。关爱党员成长有平台 在建立党内关爱帮扶机制中,成都市委党校首先目光向内,针对自身党建工作,建立了党员政治激励制度、党员职工培训学习与实践锻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