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发展党内民主走向人民民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扩大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是一种战略的选择.人民民主不是党内民主的简单外溢,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需要一套运行和实现的机制:包括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价值示范效应、党内民主的实践对人民民主的经验性示范作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制度互动关系,以及党内民主升华为人民民主并创造出中国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中国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走一条创新之路.我们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探讨"党内民主"是否可以扩展为"党的民主",后者更具有理论逻辑、宽广的外延和更可行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把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思想,这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发展党内民主是应对世界民主化潮流、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变迁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共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后.发扬和扩大"党内民主"的命题.其理论话语体系由过去属于党建领域的问题已跃升为推进整个国家民主建设的战略抉择在中国.党内民主所具有的能够推进人民民主发展的优势.都充分说明了"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实现党推进政治现代化的一个战略性一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何种路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发扬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的作用.充分挖掘现有体制内有效政治制度资源.以期促进中国式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党内民主上下工夫,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出发,为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所作出的战略性选择。其实现路径为: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把学习和研究党内民主制度问题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以党内民主的示范为中介和桥梁;以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各种形式的互动为机制。这一民主建设的途径必将有效地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来总结经验得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行途径。成都则是中国基层民主试验阵地,在统筹推进"四个民主"互动发展中,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带动社会民主"的基层民主建设新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  相似文献   

6.
苏伟 《理论探索》2007,2(4):51-53
统治阶级与国家权力机关关系的民主化、多权化、政治公开化是民主的共性。与人民民主相较,党内民主具有前提和归宿不同、体现的价值原则不同、保障体系不同、民主化的党内组织生活等特性。从民主的共性和党内民主的特性出发,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是: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实现党员群众主体与党内民主制度客体的统一,实现党内组织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许多极具创见的制度设计,包括:进一步完善"两会"制度、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健全监督机制和实现依法治国等,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鉴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要遵循借鉴别国经验与立足本国国情相统一、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相统一、稳健发展与积极推进相统一以及存量完善与增量补充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坚持不断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对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努力地探索。  相似文献   

9.
党内民主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基础,这是由党内民主具有利益整合作用、政治认同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决定的.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以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为核心,以完善制度程序为保障,在党内民主的整体推进中实现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的新要求.据此,以当代中国独具的人格化权力结构视角来分析党内民主的决策功能释放,以期为切实推进党内民主提供有益的启示.主要内容为:党委制及其优势的学理分析;当代中国的人格化权力结构与一把手政治分析;充分释放党内民主决策功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人格化权力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